关灯
护眼
字体:

佛教可以救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诸位同胞!诸位同志!慈航此次承诸位邀来讲经,实在不敢,因慈航并无所长,深为惭愧!但自念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各有各的工作,比如工商有工商之工作,故佛教亦有佛教之工作,和尚也有和尚之工作。佛教之工作,是教化人间;和尚之工作,是宣扬佛教,故宣扬佛教,就是我之工作。

    此次讲经,同时提倡通俗演讲,开讲已有十几天,男女居士,都来参加,成绩甚好,如摩尼宝珠,五光十色,慈航感觉非常欢喜。本应于通俗演讲,要慈航先打头阵,但慈航未有讲过,觉得有点对诸位不住,故今日来向诸位讲讲。

    又连日所讲因明,利于辩论,若学过了,能否拿来实用?比如当兵的,平时口号叫开步走,但到打仗时,不开步走,不放枪,如何对敌?故今拿因明来讲,题目是《佛教可以救国》。(P97)

    因明学,有三支比量,所谓宗、因、喻。就宗上又分三科,所谓前名词、后名词,中间是联词。前后名词为宗依,在未成宗体之前,先要成立二宗依,比如前名词之佛教二字,后名词之国家二字,大家都是公认,若不公认,则宗依不成。现在前后名词,大家都承认了,便可成立宗体。

    比方立者是佛教徒,敌者是反对佛教,或虽不反对而非佛教徒。现佛徒与彼立宗,佛教可以救国,但敌者不承认,只说佛教可以亡国,因此引起双方争辩,则宗体成立。

    敌者问:“你说佛教可以救国,有何理由?”佛教徒说:“佛教是国家的教育故。”但此处可以分三层问答。问:“(1)佛教是教育否?(2)国家要教育否?(3)教育能救国否?”答:“(1)佛教是教育。(2)国家需要教育。(3)教育可以救国。”若国家需要教育,有教育则可以救国;则佛教亦是教育,故决定可以救国;喻如其他之教育,若《三民主义》、孔教、耶教,及其他一切教育,可以救国者,则佛教亦决定可以救国。上来三支已成,再进一步研究何谓国,何谓佛教。国之意义,普通多用个或字在内,以譬国家或六份、或三份、或十六份、或一城一镇,大小不定。但古国字用个王字在内,乃是王者国家之意义,到现在则用个民字,表国家是民众所有。在国字外边,用个四方圈,以比天圆地方;但现在发明地球是圆形,故今之国字,外边应用个大圆圈。国字如何造成,要于大圆圈内,安立许多民众;比如单独一人,不能谓之民,十人百人,小部份人,乃至大部份人,都不能谓之民,要全体不缺一个,方可谓之民众。故中国要合四万万民众,乃可名之为国。一国之内,有许多民众,这许多民众,要安宁否?若说不要安宁,此语不对十此是连国家常识尚且未有,如何与论天下事?今试问,比如你肚饿,可安宁否?若肚饿不得食,则人类不免互相食人,成何国家?为恐民众不安宁故,就要有农夫去耕田,种田虽好,若人人种田,则谁人做衣服,造房子,以及器具等?故须有工人。但人人去做工,亦是不行;而且农人收成之豆子粟麦,工人做好之器具,则要赖商人运往他处,以资调剂。三种人具足,则衣食住有赖,若人人都去做农工商,假使所种成之豆子,所造成之衣服,所运输之货物,被人偷去,被人抢去,则奈何?故须有政治人员,把民事治理,因此国有国(P99)之官,省有省之官,县有县之官,既有官则有政治,既有政治,则有法律。但法律只可管理民众,民众不听,则奈何?故须有军队、警察,军警之责任,在保土安民。上来农工商是养者,政治、法律、军警是卫者。同时又要有教育,政治法律人员如无教育,则怎样去做官?军队无教育,则不会打仗;警察无教育,则不会保卫民众安宁,故必须有教育。教育有三种:(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3)社会教育。人民幼稚,则由父母教导,是谓家庭教育;稍长则入学校,由师长教导,是谓学校教育;离校之后,在社会上则有宗教为之指导,是为社会教育,有宗教之教育,可补家庭学校教育之不足。是以国家之大,除农工商政治法律军警之外,尤须有宗教之教育,可见佛教是可以救国。

    现在世界上有三大宗教,所谓耶教、回教、佛教。耶教是教化耶教徒,回教是教化回教徒,佛教是教化佛教徒,乃至道教、儒教、天主教,亦各各教化其自己教徒。凡是宗教皆是教人学好做好,亦如政治、法律、军警,保卫人民之安宁。虽耶回等教与佛教之学说不同,而救人救世之宗旨,则大致(P100)不远。

    或问:“佛教是宗教?抑是学说?”答:“佛教亦是宗教,亦是学说。其发明宇宙之理,则是学说;其教化人群,则是宗教。”若明此理,则知国家之大,人民之众,农工军政与宗教家,同是利济人群,不过分工合作耳。故谓佛教可以救国。

    在未研究过佛学的人,在门外望着,生出种种误会,亦所难怪。须知佛教有五乘法,乘即是车。世间车有脚踏车、黄包车、汽车、电车、火车,此五种车,皆可达到目的地。佛教之人乘,要持五戒,如脚踏车;天乘要行十善,如黄包车;阿罗汉要修四谛,如汽车;辟支佛要观十二因缘,如电车;菩萨乘要修六度万行,如火车。

    五戒者,不乱杀、不乱取、不乱淫、不乱语、不乱饮酒,此乃人间法,即是儒教之五常,在新生活名之为四维。世人不明此义,谓佛教为消极,岂不错误?须知佛教之不乱杀是仁也,不乱取是义也,不乱淫是礼也,不乱语是信也,不乱饮酒是智也。又新生活之仁爱和平,即是不乱杀,忠义即是不(P101)乱取,信即是不乱语,此五戒五常四维八德,无非保卫民众之安宁。若谓不需佛教之五戒,要乱杀,乱取,乱淫,乱语,乱饮酒,则成何世界?可成一个国家吗?故五戒是人乘,次则天乘,乃至罗汉辟支菩萨乘,皆将五戒十善扩大一点。

    上来罗汉辟支佛教义,虽与俗人心理,略有不同,但其所谓消极,不过向恶的一方面消极。而对于善的一方面,即是积极,世人不说人乘、天乘、菩萨乘,只执罗汉、辟支佛乘,以破佛教,岂不错误?

    若论菩萨乘,则是秉大无畏之精神,抱大牺牲之主义,生生世世入苦海而救人,岂消极者可比?若明此义,则知佛教可以救国。现将反对佛教者之量列下:

    (1)宗————佛教徒会亡国

    (2)因————不生育故

    (3)喻————如独身主义者

    (图缺)(P102)

    (1)宗————佛教徒会亡国

    (2)因————不抵抗故

    (3)喻————如懦弱者

    (图缺)

    (1)宗————佛教徒会亡国

    (2)因————不生产故

    (3)喻————如无业游民

    (图缺)

    佛教徒向反对者破量云:

    (1)宗————佛教徒不会亡国

    (2)因————有在家佛徒故

    (3)喻————如国民之自由

    (图缺)

    (1)宗————佛教徒不会亡国

    (2)因————有人乘法建立故

    (3)喻————如革命军之自卫抗敌

    (图缺)(P103)

    (1)宗————佛教徒不会亡国

    (2)因————有四众弟子分工合作故

    (3)如民众之有农工商学兵等

    (图缺)

    佛教徒谓佛教可以救国,立量云:

    (1)宗————佛教徒是可以救国

    (2)因————有礼义廉耻故

    (3)喻————有新生活运动

    (图缺)

    (1)宗————佛教徒是可以救国

    (2)因————具足智仁勇故

    (3)喻————如三民主义

    (图缺)

    (1)宗————佛教徒是可以救国

    (2)因————有德智体三育故

    (3)喻————如新教育

    (图缺)

    彿教徒谓大乘彿教决定可以救国,立量云:

    (1)宗————大乘佛教是决定可以救国

    (2)因————不入涅槃常游世界度众生故

    (3)喻————如孔子耶稣

    (1)宗————大乘佛教是决定可以救国

    (2)因————舍身救世故

    (3)喻————如孙总理及诸先烈等

    (1)宗————大乘佛教是决定可以救国

    (2)因————同事摄化众生故

    (3)喻————如林主席、居院长、戴院长等

    明了上面几个量的意义,就知道佛教可以救国。(P105)

    一二、佛教怎样可以救国

    各位法师!诸位先生!我们都是中国同胞,今天以学佛的因缘,共聚一堂,这是何等荣幸。尤其是听到各位先生所讲的高论,实在令人欢喜无量。我本才疏学浅,没有什么好的贡献诸位,不过老法师命我来讲,不得不讲,我的讲题是《佛教怎样可以救国》。方才诸位先生所讲的有《佛教与政治》的关系等等,都是说得淋漓尽致。苏东坡庐山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观察佛教也是如此,随各人的观察点不同,所见的道理,也各有差别,所以我的讲题是含有《佛教与国家的关系》。我觉得世间无论是那一种学说、那一种宗教,必须与国民有着密切的关系,才得受人们欢迎,才有存在的价值,不致被社会人们所摒弃。佛教在中国有一千余年,设若与国家人民没有关系,能够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吗?对于佛教的教理没有研究过的人,误认佛教为消极、迷信、厌世,如果听到我们说“佛教救国”(P106)的话,他们一定要笑我们!他们以为佛教的含义,就是“佛、法、僧”。佛,是土木金石做成的;法,是白纸黑字印成的;僧是社会不能生产的份子。佛教只有亡国,还说什么“佛教救国”呢?所以现在讲到“佛教救国”,决定要先说出佛教救国的所以然,因此在佛教救国中间加上“怎样可以”的四个字。佛教怎样可以救国呢?要讲救国,必先讲明国的含义。有人写国字,是四方里面写一个“或”字,这是表明国之大小不一的;有的在四方里面写一个“王”字,这是表明君主时代,国家为一个国王所有;有的在四方里面写一个“民”字,这是表明民主时代,国家为民众所有。但我个人的意思,国字应当画一个圆圈,圆圈内互写许多人字,譬如中华民国有四万万同胞,这圆圈内就有四万万人。科学家发明大地是个球形,地球是圆的,国家在地球之上,国家当然也是圆的。画成一个圆圈,表示国家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圆圈是土地,人字是人民,国家的原素,就是“土地与人民”。国的意义已经明白了,再来讲佛教怎样可以救国。总理说:“国者,民之积也。”那么,救国必先救民。但救民必先正心,所以总理又说:“民者,心之器也。”(P107)《大学》上也说:“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救国的根本方针,在乎“淑正民心”。世间上一切学说,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解答,不出唯神、唯物、唯我三种。宗教家耶教、回教、婆罗门教,主张是神所造;科学家主张是物————分子、原子、电子、以太所造;哲学家、印度哲学家,有主张我(神我)所造。但是要进一步的问宗教家之“神”、科学家之“物”、哲学家之“我”,究竟又从何而来?必至茫然不知所答!主张“神”造,就不能平等;以神为独一无二,非人所能及故。主张“物”造,就不能自由;以物能造人,人不能造物故。主张“我”造,就不能博爱;以万物为我所造,唯我独尊故。以这“不平等、不自由、不博爱”之学说,推行于社会,要想达到“平等、自由、博爱”底目的,那真是缘木求鱼了。老实说,要想达到平等、自由、博爱底目的,非运用佛教的学理不为功。佛教主张“宇宙人生,是唯心所变”,既是唯心所变,则人各有心,皆有能变之用,则各各平等。以唯心故,非神所造,所以佛教为“无神主义”。(P108)

    佛教又主张“宇宙人生”是业力所感,造善业,感生善的异熟报;造恶业,感生不善的异熟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作因,自己受报,作善作恶,任人自由选择,以是业所感故,非物所造,故佛教又名“无物主义”。佛教又主张宇宙人生,是“众缘和合而成”,以是众缘和合故,则一切人与人皆有互助的关系,理应博爱;以是众缘生法之义,非“我”所造,故佛教又名“无我主义”。余尝曰:“佛教是‘三无主义’。”据上佛教教理言之,则神也、物也、我也,皆属“众缘所生”,以众缘所生故,则其性本空;性既本空,则一切平等,无有高下。人人以平等之心,观平等之理,行平等之事,则无逼迫他人之人,亦无被人逼迫之人;彼此互相帮助,互相敬爱,则国无竞争残杀之事,而国家平安矣。“故欲救国,先正民心,欲正民心,须崇佛教”,非以佛教之平等主义,澈底铲除人们不平等之心,不足以言救国,希望诸位爱国同志共勉之。(P109)

    一三、大乘佛法救世

    前次本会(仰光佛学会)开一周年纪念大会日,本人想把这个题目提出来解释一下,后因时间关系未讲。现在把他分析一下,以便不明白佛法真义者,得一个认识。解释此题,先由下而上,次由上而下,是往还的连环式,请读者注意。

    甲、世义

    什么叫救世?在佛学上说他有两种意义:(1)世,是迁流义。因为世有三世,所谓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犹有过去,由过去迁流至现在;现在犹有现在,由现在迁流至未来;未来犹有未来。其实这“过去现在未来”是对待的名词,推之,过去实无始;退之,未来亦无终;不过是一个成住坏空、空成住坏,四相迁流的变相而已。(2)世,是相续义。假若世相迁流而不相续,则必成断灭,“世”之意义已不成矣。由此世之迁流、相续二义,由迁流,(P110)故“无常”;由相续,故“苦”。因世有“无常及苦”,故发生救义。

    乙、救义

    云何为救?其义有二:(1)拯救义,盖世有无常及苦,则必须拯救提拔。如人之堕污泥中,必假方法拔出之;(2)济渡义,世间既是无常及苦,必假方法济渡之。如人之坠落深渊,必假船筏而渡之。由此拯拔、救渡二义,故称为“救”。

    丙、救世义

    世云何救?其义亦二:(1)与乐义,(2)拔苦义。云何与乐?盖有“器”之世间,必有“情”之世间,即众生是也。一切众生堕在此迁流、相续、无常、变坏之中,其苦不堪!事实俱在,毌容多赘;凡有心救世者,必思与其乐。然与乐,必先拔其苦,故进言拔苦。苦云何拔?则先设“法”而超出此世间是也。其法云何?

    丁、法义

    云何为法?其义云何?“法”者,即宇宙间一切事事物物是也。在佛学(P111)上称它为“法”,总括“世”、“出世”间一切之统称代名词是也。其义有二:(1)持性义,(2)轨解义。云何持性?凡称一法,无论有为、无为、名言、种类、自相、差别,皆能任持自性,佛典中所谓“能持自性”是也。云何轨解?轨是轨范,解是了解;盖一法既有自性,则能令物生解,所谓由法之有自体,能令人明了若何,在佛典所谓“轨生他解”是也。法义既明,请进言佛。

    戊、佛义

    佛义云何?约言有二:(1)三觉义。何为三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故称之谓佛。佛能自己觉悟宇宙人生虚实之相,又能说出自己所觉悟者,开示与众生,令一切众生同臻此觉而后已,故云觉他。所谓觉行圆满者,乃是佛之自觉及觉他之功行圆满是也。(2)二满义。满,是满足,所谓佛是福足、慧足,“福慧圆满”之总称是也。经云:“三觉圆,万德具,故称为佛。”

    己、佛法义

    佛义既明,则佛所说之法,其义云何?佛法无边,总括分二:(1)胜谛义,(2)俗谛义。云何胜谛(又云胜义谛)?胜义谛者,不可言说者也。佛经(P112)所谓不可思议,唯有修行者亲证其境界;若假言诠,则可云“真空”是也。既称真空,则有何说?故云不可说。虽不可说,然佛不说断灭法,故有俗谛。俗谛云何(又云世俗谛)?乃世间一切之方便言说是也。若依胜谛,则一法不立;若依俗谛,则万法全彰。一法不立,故称真空;万法全彰,故曰假有。空非断空,即色是空;有非真有,依空显有。非空非有,非断非常,故称中道佛法。佛说假有,则破拨无因果之邪见;佛说真空,则除一切凡夫之迷情。虽说真空,则俗谛之“善恶因果”,一一建立;虽说假有,则胜谛门中“一法”亦不可得。双遮双照,其佛法价值,岂世间一切学说可同日而语耶?梦乎哉!

    庚、佛法救世义

    佛法既明,云何救世?其义有二:(1)劝善义,(2)改恶义。世间之苦从何而有?必从众生自作而有,非天赐,非地成,非人与,亦非无因,皆由众生别造共造之所致;别造称之别业,共造称之共业。别业之别报,故约根身而言;共业之共报,故约器界而言。故吾人共居之地球,乃共业共报之处所。(P113)

    知乎此别业别报、共业共报之至理,则知天堂地狱虽有,亦不过是众生共业共报之境不同也,何足称奇?则佛说之西方净土,亦不过是吾人净业之所成,同业之所感者也。

    佛法救世之苦,无非开示一切众生“改恶从善”四字而已矣,而超出此无常及苦之世间而已矣。佛法如是,救世如是。

    辛、乘义

    云何为乘?其义有二:(1)盛载义,(2)运转义。乘如“车乘”,具“盛载运转”之功,其义易知,姑从其略。

    壬、大义

    大义云何?亦分为二:(1)包罗义,(2)周遍义。包罗则无时间性,周遍则无空间性。超出时空二间,大之一义,已足显明,非先小后大之普通名词也。

    癸、大乘义

    大乘之义,离释则通乎世间,合释则专就佛法,其义云何?析之为二:(1)竖穷义,(2)横遍义。竖穷则通乎三世,横遍则通乎十方。十方三世一切众(P114)生,凡修一毫一末一沙一滴之善行,皆归纳于大乘之中;绝非平日误会者所谓“离开入天之善法,及声闻辟支之道果,而别有大乘”者之可比。若对小言大,此乘已不足称大,盖不能盛载运转一切众生,皆至无上佛果之涅槃彼岸耳。若能普收入天二乘之一切功德,统归佛海,同登觉岸,方足称为“大乘”。

    子、大乘佛法义

    大乘虽明,则大乘之佛法,其义云何?大乘佛法,其说虽多,总括纲要,不出其二:一曰缘起,二曰唯识。何为缘起?佛所说法,乃亲证其境界,实事如是,非庄生之寓言可比,亦非他教所谓有一创造及主宰者;乃说明一切万有事事物物,无论自然界、人为界,都不过是众缘假合而显现,实无个体之可言。自现象而言,仿佛似有;论实在而言,其性本空。“众缘性空”之真义,乃大乘佛法最高之结论。吾人有心研究佛法者,对此不可不知。云何唯识?所谓宇宙万有一切事事物物,无有实境,不过吾人心识中所现之幻影耳。迷情凡夫不知,如山河大地、水陆空行、色声香味、根身器界、悲欢离(P115)合、得失穷通,事事实有,诚如梦中所见之境,所作之事;正在梦中,谁人相信是幻境?唯醒中人则曰虚无。一切众生大梦长夜,无明未醒,谁信是幻?惟佛一人是大觉之人,复呼一切无明长夜之众生,速起觉悟,故方便言说,外境实无,皆是众生业识之所变现。众生若果悟明外境是幻,则识之一字,亦不可得,况言“唯”耶?佛说“唯识”,其旨趣云何?盖凡夫执有,外道执空。执有,则迷情六欲,故常受轮回;执空,则拨无因果,故永堕三途。二皆是病,佛法中真空之义未明,不堕常见,必落断见。断常二见,乃外道之深病,学佛法者,对此不知,则必至起增益、损减二谤,所谓“附佛法”之外道是也。佛建唯识深义,遣此空有之病,乃非空非有之中道佛法是也。

    综上缘起、唯识二义,代表大乘佛法之教理,其旨趣云何?盖缘起故性空,唯识故无我,根据此性空无我之教义,方足云“救世”。

    丑、大乘佛法救世

    大乘佛法救世,其义云何?则直答之曰:“和合义,互助义。”何以故?(P116)盖前云大乘佛法,是说明缘起,既称缘起,则其性本空,方能和合。前大乘佛法所说明唯识,既称唯识,则本无实我,方能互助。

    举世之人,所以不能和合,不能互助者,皆未明大乘佛法中之缘起、唯识之真义;故举世滔滔,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皆未能了达“性空无我”二义之咎故。伏望诸君,对于佛法,已信者,固不必论;若未信者,对此大乘佛法之教义,犹目佛教是厌世,是消极,是腐化,则真无法可救矣!悲夫!

    兹建立一比量,以当结论:

    宗————大乘佛法是救世主义

    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