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识熏成他第八识见相。见相而生第八识耶。答亦是也。缘无漏生种准此应知者。言缘无漏者。今已说若佛果无漏第八识。能缘无漏种。即无漏具缘故执故生故三实。若因中第八识是有漏。不能缘无漏种。即无执故实。意因中即有生故实。谓得二乘。及同初地一圣位。其无漏种。不得生现行。即因中无漏种子。有生故名实。若未得圣位。即无生故名实。故无漏种。望未得圣位。第八识即无缘故。执故生故。三实总无。若望得圣者。第八识唯有生故一实。亦无缘故。执名实也。若至无漏种中生故名实者。其种生现行。现行生种。即名因能变。即是果能变。即是此缘名为实也。又缘无漏生种此应知者。缘者是藉义。不是缘遍义。藉有漏种能生有漏识现行。藉无漏种能生无漏现行也。若无漏之上有转变合现及。即除佛已外余十地菩萨一乘。名从无漏种子生现行。无漏现行设熏成无漏种。皆名转实。名无漏现行识上起相见分。即是变起变收。

    疏有漏诸识乃至准此应思者。即是变现变。八识之上。变起见相分。本识缘自相分。前六识皆同缘相分。故言应思。即根种子具二变义者。谓种子有二变。即有生故名变。执故名变。而无缘故名变也。若五根亦有二。谓缘故变。执故名变。而无生故名变也。外器唯一者。外器世间。但是缘故名实。而无执故名变。生故名变。然泛中亦约少分。其根器唯约现行法而说。种具二变。外器唯一变。若具变者。种根有二变。外器具二变。种具二实者。谓种子能生诸法故。即是有名生故名变。第八识能执持有漏种故。即有执故名变。又第八识能缘有漏种故。即有缘故名变。根具二变者。谓从种子生五根故。其五根即有生故名变。又本识能缘五根故。在五眼即具缘故名变。又本识能执持五根。五根即有执故名变。外器具二变者。谓外器从种子生故。即有生故名变。又本识能缘外器故。其外器即有缘故名变。其本识不能执持外器。外器即无执故名变。若佛果中亦因位中初义根种具二变。器唯具一变。亦同彼义中。根种具二变。唯前作法七识亦一者。前七识但生故名变也。

    疏言不变者依此二门言可。解云。二门者。即是前能变中转变变。现变变。转变合是生变也。变现者即是相别。是此门缘故变。三门者。于前二门上。更加执故变。除此二门三门以外。更无有变。离此三种外离无变义。故言不变也。

    疏若影像心不定有者乃至境无体故者。若言心起之时。带彼相起。此对小乘法许说。仍不尽理。如缘真如不带相故。若言有体生心。若缘真如。若因证缘见分。皆有体生心。此解尽理。是唯大乘解也。

    疏此如乘见乃至大乘皆别者。如前第一疏中。独无不生俱无得起中解。

    疏不尔果识境便狭也者。言此中者。即简持义。即简者余七转持取第八识。又简者佛果上第八识。持取因位中第八识故。此中亦说因位本识。于自所缘缘三种境。及法处及色处。不能缘余。若不简去佛果位本识者。即佛果上本识。亦解三种。境者即佛果本识所缘之境。便狱也。至无漏位普缘一切。下文云。于无漏位。能缘根境识。根谓六根。境谓六尘。识谓六识。即十八界本识。亦能缘十八界也。二者影像相分为门相乃至同一所缘是也者。若亲分为行相者。即诸识有无不定。谓缘余色等持即是相分。若证真如时。即无相分。瑜伽说。同一所缘。即约亲相分说也。

    疏其一切识或有或无所缘不定者。相分名行相者。缘余也。境变起相分。则有相分。相分为行相。或无者如自证缘见分。或正体智缘真如。皆无相分行相。故言所缘不定也。若见分若行相。证真如时。亦有见分也。

    疏或与小乘别体者说乃至小乘同故者。若大乘见分名行相。即是同体。此解尽理。若相分为行相。即是别体。相分与见分别故。今大乘说。相分为行相者共小乘同故。又是共故。是以说之。若大乘有二说。然此唯识论中。即说相分为所缘。见分名行相。自证名事若集量论中。即说外本质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与次一解别。今此亦约诸识定。有说今此论中。说见分名行相者。即约一切识。皆有见分故。谓见分为行相。自证名事。若集量论中即说。外本质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与次一解别。今此亦约诸识定。有说今此论中。说见分名行相者。即约一切识。皆有见分故。谓见分缘真如时。亦有见分。名行相故。不说相分为行相。若说相分为行相。后智证真如时。即无分故。故相分为行相。诸识不定有也。以不定故。所以此论中。不说相分为行相也。或小乘别体者说以影像为行相者。小乘因故者。然此论中说见分为行相者。即与相分别体者说。谓小乘说相分为行相。今大乘说见分为行相故。其见分唯四蕴。相分具五蕴。即相分与见分为别体。若说相分为行相者。即与小乘同故。此后解好。然唯初解无第二者。乃至故颂二解者。然第八同时五所所缘种子等。唯有亲所缘缘。而无外本质种故。故在第二解相分为行相。以第八识同时五所智。皆亲相分行相相似。名同一所缘也。余心所相分。皆有实用。则虑本识相应五心所相分。则不虑一。为实根无发识用。实种。无生果用也不同萨婆多等许有行相乃至自体缘故者。彼萨婆多宗说。外境为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无心心所自能缘者。若大乘宗。心上有影像之相分。不离释故。名心心所自能缘。或见分与自证。更互相缘。亦名自能缘。彼萨婆多。不立有相分。但取心外境。无有自能缘也。此说能所似摄于见相者。此论中言似所缘相。说名相分。似能缘相。说名见分。其依他见分相。如约遍于遍计二分也。若能似即是依他。若所似即是遍计性。今取能似依他。名见相分。不取所似遍计性。说名二分也。

    疏或如余人境者。比量云。如心正缘青时。其心应不能青境宗也。因云许无所缘相故。喻如余所不缘声境。或喻如余人境。然余人境。唯余人得缘之。自身不能缘余人境。故以为喻。余人亦尔者。然余人不能缘我宗之境。我不能缘也。余人之境。今立量云。余人心亦应亲缘自我宗所缘之境。宗也。因云。许无所缘相故。喻云。如自我心缘我宗之境。或我心亦得缘余人所缘境。许无缘相故。喻云。如余人心缘余人境。他人亦尔者。然疏中量云。谓余色外诸余声香等法。亦应为此缘色之心缘。因云。无所缘相故。喻云。如自所缘色等。自他量者。量云应许也。境外余自身所缘之色境。亦应为此他人缘他人境之心缘。因云。无相所缘故。喻如他人自缘他人之境。或论中二量云。第配之初属上后属下者。论中自境。如余即配前。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并不能缘自所缘境也。若余如自故。即配前。或应一一能缘一切也。

    疏方名所缘不尔有如前说过者。若不立有相分者。如前自境。如余境亦不缘之。或余境如自境也。无相分故。此破正量部。

    疏然佛地论第三四智三诤但论相分有无者。彼论明无漏四智是相分。无相分有三师诤。有义。成所作智。见相俱有。似为不能证真。有义。余智根本智见有相无。有义。妙观察大圆平等。三个后得智。见相俱有疏若定心等有缘作用许有实作用者。若心离境有实作用者。便违圣说。圣说诸法无实作用故。故知有境无心。

    疏此中比重准之可解者。重云。心定有能缘用。以能取境故。如灯。此比量不成。灯喻上无能缘用也。

    疏又大众部心得自缘乃至与此等同者。即说外境是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

    疏缘自体者则不如是者。大众部等。四部同说。即心自缘心。若别缘色等相。则所别起行相。若心体自缘心体时。则不谓别起行相。为能所缘心为所缘。所缘能缘俱□□心体更无别体也。但心解即是所缘。谓别起行相也。若萨婆多宗。不许同时心心所得相缘也。由如两人并面同观自像。其人两互不相见。心心所法。同缘前境。则不相缘。又心心所不得缘俱时四相等。如眼识不见眼。眼近故不见。心心所不缘俱时四相等。亦近故不缘。

    疏以大乘相见分即彼宗乃至有见相分名也者。彼小乘。唯有三名。一所缘。二行相。三事。彼宗不立有相见分名字。今者大乘时。将自宗见相分名。与彼小乘宗。立色名也。

    疏行相言似不立善等者据相似乃至无有差别者。前明行相中。不言等字。但言相似与相似等。更无别义相似。即是等无有差别也。

    疏相离见应有是二法故如心与所者。此即是比量也。相分见无别解者。依漏余从识门说。相即识故。若差别论者。相分通五蕴。见分即四蕴。相分通十八界。见分唯六识。并七心界。如心与所有别体也。是二法故。如心王与所者。若心心所。亦不一不异。若自他身。即有异也。

    疏大乘心得自缘者。自证解释证分缘自证分。名心得自缘也。大乘立有自证分。别有返缘。小乘不立自证无返缘。

    论此若无者应不自忆心心所法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者。更者经也。如曾经境。被释分曾缘。后时能忆念。即是曾更忆也。即相分被见分缘。如曾不见事。见分则不能忆。如光时释人后相逢已。遂言省已前何处相见。相见分者。即是见分。见分者。即被自证。自分能见故。由自证分见分故。见分经曾之事。自证能说也。

    疏心昔现在曾不自缘乃至以不曾为相分缘故者。已成心者。即是见分。则此中意说。若相分曾被分缘其见分。后时熏见相分时能应境。相分曾不被见分缘。后时见分。不能境相分。此见分亦尔。若见分曾被自证缘。其证分后时能境已灭见分。若见分曾不被自证。后时自证。不能忆已灭见分。如先时释人经别多日。后熏相见。即言何处省能相识。何曾相见之言。即表自证曾缘见分。此亦粗相证。然唯识论文作彼论。亦立自证分。且言若无自证分者。如不曾更境。必不能忆故。所有道理。与理此问相似。然唯识上下。有二处文。初后文何即被他难。若无实我。云何得有忆识等事。论主答言。由数熏习。得有如是忆识等事。此解最好。由好数习得有忆识等事。由如作学人。由数数熏习。得有忆识。后时即能解义。又已下文言。由想为念因故。念能忆识。即由想取缘。与念为因。后时念能忆忆识也。此解亦好。若今此文中言。由有自证分方有忆识等事。此处论文。不及前二论文也。

    疏除宿命他心智等者。如佛宿命智。若缘自身过去事。则是曾更之忆。如缘他众生过去时事。皆能知之。即名是曾更之忆。是曾更之忆种类故。下文云。念能缘曾习种类。今此疏文。正取宿命智。不取他心。起。他心起以为缘现在心起。不能缘过去事。或兼取他心智。能缘现在心。亦有曾更心境也。若死生智。能缘未来世境也。识受等体有差别故与小乘别者。然小乘中。唯立四种。谓时依行相所缘。此四智皆同。且如眼识同时心王心所起时。即同依眼根。名依同也。又心心所因时而起。即无前后。名时同也。此时同依同。即与大乘相似。更不诤也。若所缘及行相。大小乘有差别。若小乘中说。本质境是所缘。即同一所缘名所缘同。若行相中。即心心所。同缘青等时。皆常青相。青相似名同。若新俱舍论。即分明缘释行相。常有相故名行相。若古萨婆多。虽说有行相。不分明解释也。若大乘中。即说所缘相似心心所等因缘青本质。别带起青相分。相分有相似故也。若行相分别。行相即是分识以了别为行相故。若心取总相。若心取总相。若心取所兼取别相。大乘中。立有五法。谓时依所缘行相事。若大乘说。小乘宗亦有五法。谓时依所缘行相事。即此论云。见分名事故。与小乘同。若小乘说。非但心有能了。余想受等亦能了别。但受能领纳。余心及余想等亦能领纳。非但想能取像。余心心所亦能取像。然于中。有正有助。若心王即生能了别。余心所即助能了别。若受正能纳领。若余心所即助能领纳。若想正能取像。余心心所取像也。相分难不同然极似如青为境诸相俱青相似名同者。此中意说。即彼瑜伽论文同一。然此唯识论文释也。彼论文云。同一所缘者。即青相分。相似名同。即与此论文所缘相似意势同也。或可得转此论文。然彼论文。此唯识论者。所缘相似。相似者是。同一义。此即此论云相似彼。论同一所缘也。此中有行相与见分乃至故一行相者。即约诸相分上上青皆相似。故说名境。据总故名为一。七见分各别故。名为相似也。然此论中。即约实而言。即云所缘相似。行相各别故。二论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疏又彼约疏所缘缘乃至非是相违。此第二解云。瑜伽论文云。同一所缘者。据所疏所缘缘。本质体是一故。或约正体智。缘真如说。若本质。若真如。俱是一体故。名同一也。此论所缘相似者。约亲影像相分说。心王所众多相分。俱言相似。此论约亲所缘缘说故。此论亦言。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既云所缘。且约亲所缘相分说故。二说又不且相违。又此论约后得智。瑜伽论约根本智。证真如说也。果是何义成满因义者。然一切果者。是成满义。如人欲将尺量物时。本意欲知前尺数多少。知彼前物尺数多少。即是成满义。今此亦尔。知心缘境。本意知前境竟。为虚为实。为好为恶。若知心前境虚实好恶时。即是成满。名量果也。然有二师乃至然性不同者。二师者。一即是陈那已前师。一陈那已后师。名二师也。若已前诸师。但说止知之时。即有能取之心名见分。所取境名相分。能取即是识体。亦不别解释量及量果。其已后陈那出世。即分出三量。即说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其已后护法出已。即分出四分。即以自证证自证为果。物前后有此二师。释量果也。又二师者。谓天亲已前。即立见相二分。若陈那已后。即立三分。与第一解同。犹如外书说伏羲造八卦。已后文书始出。而已后依八卦。即译出八八六十四卦。已后孔文。依六十四卦上造十翼。而解释之。翼者。谓上彖等也。谁为量。如前量云。其第三自证分。亦应别有果。因云能缘摄如见分。现量为比不为现果问答亦然者。外难曰。现量得为比果。比量应为现果。答曰自证是内。为外见为果。见分是外。是不得与内为果也。内外难缘难例亦然者。外难曰。自证是内。得为外果。见分是外。应亦得为内果。答云见分唯缘外。不得与内以为果。自证体是内。为缘内故。与外作果。外难曰。见缘相名相缚。自证缘见应名见缚。答曰可然。亦名见缚也。

    疏见缘相缚自证应亦尔是缚无失者。外难曰。见缘于则许名相缚。自证缘见分。应名为见缚。答曰。据粗相说。名为相缚。若委细说者。自证缘见缚。

    疏如五识境缚仍是现量收乃至如末那章者。五识缘有相缚。乃是现量收。自证缘见名见缚。亦是现量揃也。如五识中。虽起烦恼。以为亲证体故。故是现量。若第七末那识中。有烦恼自非量收也。然下文中。第七识处。即名末那章也。即解相缚。不可见分一时之为量以相违故者。不可说见分。一刹那中。缘见分时。即起非量。其见分又是现量。其见分。即与三不为果。以一时量非相违故。

    疏若时现量应为第三果难也者。外难曰。见分比量或非量。则不许与第三以为果。见分若时现量。应为第三果。答第四唯是内。又是本故。得为第三果。见分纵现量。为缘外故。又是未不得作第三果也。

    疏此现量亦不缘三者。意说。此见分。拟起现量时。见分亦不能亲缘第三自证分也。以见分缘起心相分。相分定心。亦不能缘也。

    疏答曰义亦可然此文影显故无有失者见分缘所缘相分。见分亦得名所缘。经境为名也。下论文。即谓名识乃至法识。即是从境为名也。此亦说从根立名亦得从境为名影互也。又如他心智缘他心。人能缘心时。即见分名所缘缘。

    疏为色等难皆应准思者。外难曰。见缘于外。则许名外。见缘于色。应名色识。答可然。谓名五识。从境为名。

    疏若为相分心必非一乃至或前后心者。自证缘见分。一体义分。又准是四蕴。若相分心体。即是则与能缘见分。是别种生。或相心缘他别人心起。或后心缘前前心缘后心。皆是相分心。则不能缘虑。缘第四时以谁为果乃至此义应思者。外难曰。始相分是所缘。见分为能缘。不可所缘相为量果。如自证分缘见分时。不可所缘为其果。若第三缘第四时。亦应不可所缘为量果。即以所缘乃至例此因故。此答语也。如第三缘第二。第二通二量有别。不可所缘为量果。如第四缘第三。第三唯现量是内。即已所缘为量果。第三缘第四。第四唯现量。即以所缘为果。例此因故。无色本识见分乃至过如前说者。此是正义。如种子博附自证分。住即见分。缘自证分上种子功能。其自证分即缘见分之功能。其见分。但缘自证分上种子功德其见分。即不能缘自证分上能缘见分之功能也。

    论云或量非量或现或比者。问既言非非量现量比量义已是。何须上二字或量。答云或量者。对前非量为一对。然非量中。无多差别故。下更不明前量中。有差别故。即有二种。谓或现此比。佛即不尔者。如下文有二记。一云佛果上自证分证自证分。若缘外于自证证自证分上。名实起相分缘也。此解杂乱。若别识上。可许变起相分。既一识上。其见分自证证自证上名变相分。即有一心之上。三重相分。故为不可。由此第二又解云。其佛果上。唯见分能缘一切境尽。故成遍智。其第三第四分。亦唯缘内不缘外也。

    疏三四二分由取自证故现量所摄具所能者。即是第三分。第三分第四分故言二分。此第三分第四分。此二分更互相缘。俱现量摄具所能缘也。此中有难如得及生得得非得生生非生法不立第四得及生者。此文即是萨婆多等。难曰。如我宗中谓。文生生本法大生不自生。要须小生生大生。更不立第四生。如大住住本法。大住不自住。要法小住住大住。更不立第四住。谓大异异本法。大异不自异。要法小异异。更不立第四异。谓大灭灭本法大灭。不自灭。要须小灭灭。更不立第四灭。谓大得得本法。大得不自得。要须小得得。更不立第四。汝大我见分缘相分。自证分缘见分。更何须第四分故。小宗中说。得与生相似。谓本生生本法体。小生生大生。即大得得本法体。小得得大得。然得有两种。一者法得。即是大得也。二者得得。即是小得。然大得小得。即是不相应行中得也。若小生大生。即是不相应中生相也。如萨婆多。立三种法。一小得。二大得。三本法。小得得大得。得向前本法。大得亦向后得。小得之上。更不立小得得。又生法大生生本法。亦能生小生。小生大生。更不立有第四。小生生唯有三法。汝大乘。应见分缘相分。却缘自证。应不立第四分也。本法者。即思倍等是也。

    疏彼但成熟生长功能者。成熟者。即是大得小得也。生长者。即是大生小生是。据功能别名为非即乃至体用异名非离。然此第一解非即。与第二解。相似然少别。谓相分是所取功能。见分为能取。若自证分。能缘见分之功德。若证自证分。即是识体功能。若第一解中。即四分功能别。故名非即。其四分用别。其体无别名非离。即四分体。即是唯识也。第二解云。四分能缘所缘。实名非即。无别种生名非离。然中亦约缘无为过去未来等独影境。名四分同种也。不即不约现在五尘境见故别种生也。此二解中。前解为胜也。

    论所取能取缠者。非是八缠等。何以故若唯染心中有见相四分。可言是八缠等。既三性有漏心中。皆有四分。应知此言缠者。不是八缠。但是心心所见相分起时。相扶相詑相勺边义。名为缠也。

    疏相及粗重二缚者。若烦恼种子。若无堪任性。皆名粗重。真如非外以见分用外故亦不得缘者。然准对法论说。论内外法。如彼论说。何法名内。何法外。答谓十八界中。六根名内六尘名外。六识名中。问又云欲界中五尘境名外。若无色界俱慧。及真如等。总名为内。然色界难有色触声三尘。其色界心多缘之起。故总名内。然今此疏中。说真如名内者。准对法说。又今此论中。后二名内。相分名外。由见分缘相分故。故见分亦同名外。虽真如名内。其见分亦能缘之。然疏文中。言亦不得缘者。即疏文错。问六尘是外摄。真如既在法尘中摄。如何真如非解。真如非解如何见分。不得缘之。答所望别也。若真知与诸法为实性边。其真如即名为内。若真如是所缘境边。即是法处法界摄。即真如名外也。言不得缘者错。

    疏若尔内心应非外果此义准可知者。外难曰。内外别见分不为果。内外异内不作外果。答外见通三量缘外。不得别内果。自证唯现量体。是内故得为外。

    疏或摄为三果体一故摄四入三者。即立三分家。谓相分是所量。见分为能重。自证分为量果。故三分中果体唯一。摄四为三也。此上四类名一别义又皆不离识故并名唯者。言四类者。为指四分。为指上识心心所色真如四类。

    疏颂曰虚妄取自心是故心现在者。虚妄者。即能缘心。不证实故。取自心者。谓见分相分。相分不离心。不云为心。是故心现在者。谓见相分。俱现在故也。若论中由自心执者。即是新译颂也。此颂非唯一心如境更无异物者。意说。此颂中唯言。唯有一心。即于境界中。更无异于此。一心言如境界。更有种种色声等事。问曰今此论中。或摄为三。即就陈那三分。或摄为二即就难陀二分。或摄为一。即就安慧一分耶。答此中总是护法义。不是余师义。

    疏又第三分为行相缘第四乃至返覆理齐故者。第三缘第四。第四即是果。第四即是自体。第三名行相。第四缘第三。第三以为果。即第三为自体。第四名行相。返覆理齐也。又难云第二量非量余之二分唯现量者。此文即是假定宗。以论有说见分量非量。余二分是现量。即外人假定见分量非量等。而生下宗难。谓见分量非量。亦应见分染及乐舍别。乃至除二分应不染。乃至无为无漏等事。第二染非染非染即是现量。染者即是非量。

    疏又量非量殊在乐舍应异者。外难曰。第二量非量。余之二分。唯现量。第二在乐异。余之二分。唯是舍受也。答曰文义是同故。是舍受等已下有三对。一二和三性对。二四谛四念对。三五通五眼对。如前由见分。或时量非和三性量。后三一向是现量。是故有此诸虽。具生解者。并约见分说已应知。

    疏又心若自缘即有因果者。境为因心得生故。即境是因。心是果。若约量果。即相分为所量。能自证分为量果。即见分为因。自证为果。若由自证生见相分故。即自证为因。见分为果。能所作者。即自证为能作。见分为所作。能作见分是心。所作即是善恶业。难言。应唯有能作心。而无所作事。或能作是心所作屋宅是。能所成者。即能成是自证分。成所谓见分。已后皆准知。能成即因。因者即是心。所成即是果。能所引者。能引是心因。所引即是所境。或是心家所引果也。能生者。能生是心因。所生即是一切境法也。能所属者。如奴婢。是能专主是所属相分。为能示见分。是所示也。能所缚者。如绳是能缚。人是所缚。烦恼心为能缚。诸境界是所缚。能所相者。所相诸相伏诸法心为心能相。由心二发起所相法故。能所觉者。能觉是心。所觉诸法是。若无心外法。如是已上诸法。不得成也。

    疏亦不应言二缘生识三和生识者。二缘生识者。下论又云。眼色为缘生眼识。眼识由根境二缘生也。既有自证生见。即有识亦生识。二缘不成。有三缘生识故。三和生者。谓根境识三也。今既有自证分生见分。应亦识生于识。三和不成。合有四和生识故。

    疏亦不应言恶心遍体皆是木善者。外难云。若见分自证分等。同是量非量。可许见分是恶。自证分亦是恶。即是恶遍心体。见分是恶非恶。非恶自证。应是正智。以自证分能缘。恶起是恶故。云是正智。见分是恶不善。自证是正智。恶心则不遍体。答自证虽是理量。亦是恶不善。同见分是恶故。若现量不是恶者。五识既有恶。应不现量。故知。不约现量说有恶也。

    疏其四念住亦应无别乃至法念住等故者。身念住者。缘身上十一种色故。受住者。缘受蕴起故。心念住者。或缘六识八识起故。法念住者。前三念住外心所法。或慧等是。此四念住。皆以慧为体。若自证分缘见分者。即慧亦自缘慧。但名法念住。以为慧自证分缘慧见分故。则除三念住。皆悉不成也。慧则法念住中摄故。今难有法念住。疏又四谛起乃至道起等者。然此疏中。有约无漏心缘四谛。不约有漏心中。作四谛也。故论中问有漏无漏。皆作四谛观。于十智中。有何差别。若无漏心中。作四谛等观。即有四谛别。谓名苦智集知道智。其无漏心缘四谛。即有缘苦谛智集智灭谛智。若无漏心自证分。自缘见分。唯有道谛智。则无余三智谛也。以无漏道自证分。缘无漏见分故。若加例行位有漏心中。作四谛观。其有漏观心。即是世俗智摄。若心不缘自心时。即有缘苦缘集等四谛知别也。若有漏自证分。缘见分者。应有唯有漏苦集智。而无灭道智。道谛是无漏。灭谛是无为。以为心因缘心故也。

    疏又宿住智亦应不成智现在故者。宿住智合缘过去。现在自证分。缘现在见分。唯缘现在法故。应宿住智不成。又死生智。亦不得成。何以故其死生智。即缘未来。既在死生智。自证分。缘现在见分时故死生智缘未来。亦不得成。

    疏又若知他如自者。若他心智缘他心。可名他心智心若他心智。自证分缘自见分。即名自心智。不名他心智。

    疏知自如他返难亦尔者。外难曰。知他心如知自心者。知自心应名知他心也。

    疏又用二故体应非一。解云。二解用者。谓见分相分二用。体应非一者。谓自证分。外难曰。既有见分相分二用。其自证体。亦应有两个自证分体也。

    疏如灯自照其喻不成喻无能缘等心有能缘等故即有因法自相相违喻所立不成过。解云。若灯上即无能缘心。若见分上有能遂故。如灯唯照他心。不能白照也。量云。心定有能因缘能照故。灯此他量。有所立不成过。灯喻之上。无有宗法能缘所立故。灯喻唯自照。更无别照其心。则别有能照。既为比量。则无同喻过。又有法自相相违过。他外人云。汝心定无能因缘能照境故。如灯喻也。此比量。出佛地论意。成见分心。有别能缘。即是自证分。

    疏又灯若性照更何须照者。灯性自能照。更别论别物照。见分自能缘。更不论自证为能缘也。

    疏若非照者应非能照体应是闇者。若灯是闇。则不能照。若见分是闇。应不能体闇故。

    疏然佛地第三卷有解灯照难无解者。彼论唯难灯不照。如何心自能缘。余难皆无解。解难依见一分说疏然他界无为无漏缘等依见分说非自证故者。外难曰。若自证分缘见分。即心缘自心。即缘无为无漏他界等。皆不成。谓心缘无为时。若自证缘见分。应名有为缘。有为缘有为。不名缘无为。又如有漏心缘无漏心。缘无漏时。自证缘见分者。应名有漏。不名缘无漏。又心缘他界时。若心自缘心者。应自界心。缘自界法。不名他界缘。若依自缘分说。即有如前诸妨难解者。唯依见分缘本质说。即无诸妨难故。前他界缘缘无为。及缘无漏。及他心智。宿住智。无生等。皆依见分缘本质记。即无过失。

    疏又以坚执名非量非比非现证名非量。解云。然邪见见分。有邪执故。不亲证境。故名为非量。若耶见自证分。缘见分。见分亲证故。得自相故。故是现量。假是染心自证。亦见现量也。

    疏如五识中贪嗔等乃至故现量摄者。虽余六识等自证分。是现量摄。若是染时。三分总皆染。不是见道染。非染自证则非染。三分总皆染。又如五识。虽有贪嗔痴染。或由意识引起五识中。或五识虽是染。为亲证自体故。故皆现量。余识中自证分亦尔。虽染何妨见现量。若是染故。令自证分亦非量者。五识中亦是有染。应当亦是非量。故知不可也。五识虽有染。亦是现量故也。不废第六识中。善无说心。是非量。

    疏于四分中八识三慧三量因果者。因位五八识唯现量。第六通三量。第七唯量。若至果位。八识皆现量。三慧者。若因位中。第六识中。即有闻思修三慧。闻思修中。是比量。修慧是现量。若八地已去。义说闻思慧皆现量也。若余七识。即是无三慧。若至佛果位。八识中皆有修慧也。

    疏若唯识理唯自心变乃至亦名不共相者。此言共中共者。一切有情。为同处变故。相似故不可。已上止别得。此是自他变。名之为共。若约唯识道理。皆自心变自得用。变山河等。皆是不共相。皆是自种生故也疏一共中共如山河等非唯一趣用他趣不亦能用他起不亦能用者。此山河等。非唯人趣得用取薪用。余趣亦能用之。如狐狼师子等兽。山中居止。亦能受用。此疏中长读之。则可解也。

    疏下文难言虽亦变化。根者。即是不共中共。则阙不共中不共。此师不正。若自身不许变化根者。则有不共中不共义也。

    疏既有此四即至下文一一配属者。论文止皆。有此不共等四义。随说配属。

    疏问曰亦如色中形影假法第八缘不者。形者长短等是。影者光影明闇等是。若第八识形色长短等假法。不缘之。若无影明闇等。烟云尘雾等。是青黄赤自显色差别。若本识若五识。皆能缘光影等也。若曰光名光明照人有势气。若用星火余等光。皆名为明。若近火虽势离火。远虽见火光。即无势气。由是但名为明。唯曰得名光。火气成烟。势气成云。细土上腾名尘地水气名雾。答曰不缘如所造偈乃至此为正者。又解。然第八识。于色尘中。唯缘青黄赤白四种实。不能缘影光明闇等光。影光明闇等光但是显色上差别。其第八识唯缘触尘中实四大。不能缘触处中。涩滑等二十四种假触。问若尔如何前说第八识。得触尘中怡过。自触违烦烦疲触。第八识。唯得触尘中实四大。其六识于身根门中。即得触尘疲息等触也。或从本识。其第八识缘实青等时。亦得假长等。但依青黄等而立故。若第八识缘触尘中四大时。亦得涩滑等触尘也。

    疏缘可造时即缘四大依实故如长等同者。本识若缘青时即是长等也。若缘四大。即是缘涩滑也。然长短即法门中。别说为假。若涩滑等。则不别分出。但依四大上。假说其实四大。不造涩滑等假法也。问上二界中及十地。并作受用身。及云中加行三界身。云乃至地狱。畜生。鬼。乃至大中。此等中未知。皆有共中不共四不。问第六识中缘境。作共有行解。即能熏成共相种。共相种后时生现行时。即能变山河等。前五识缘境时。即不能作共有行解。如何能熏成共相种。答五识虽不然作共有之行解。五识中所熏得种。是第六识家种类故。所以五识中。所熏成种。即名共相种也。

    答由业相似故乃至自心碍不碍故者。业相似者。即由第六识缘山河。非作一切。皆能有行解。即熏成种。即是同业。后此种生时即。共变山河等。是有不碍。于一处中。即有多人等。同处共及不碍。问若六识中缘境。作共有行解。即能熏成共相种。共相种后时生现行时。即能变山河等。其前五识缘境。即不能作共行共行解。如何能熏共相种。更应问法师如前解是不相似者。即是自心上等石即有碍也。能业变共者。由如林中生麻。麻中生林。不相障碍。同处共变亦尔。由前生中。第六识缘地水心。作共有行解。不作别解。逢熏成共相种。今生中共相中。种生时同处变。他遂不共碍。由无始来。于木石等。心作碍解。熏成于种。今生中心上木石。还有鄣碍。如自身手打他人身。亦是自心上相碍。他人身上上扶尘。持自家心变。由共他人扶尘。同处损自扶尘。他人亦即命终也。

    疏由随顺缚相顺生者。此文意说。由多人共造同一业。相随顺故。还于同处。木石等相随顺。反不相障碍也。

    疏彼虽说四尘与此相似如山河等者。彼瑜伽论。但说外器四尘等。同处共变。若此论即兼说身上扶尘。立五根同处共变也。他心上者乃至此义应思者。意说。心上反作百千灯明。百千灯明皆不相碍性。方益映不碍。如灯小明。则违日月大明。若将明置者日光明中。即相即相碍。如日光明。而灯光今不现故。灯光与明相违。今此亦尔。名心上百千灯光不相碍。而喻多人共反。而喻多人。木石心不相鄣碍。若灯光与日光相违。即喻自心上木石。遂碍自心上木石也。

    疏瑜伽等说于外器乃至为是谁变者。此中问意。引瑜伽文而为问也。瑜伽意说欲外器欲界有情同业共变皆文差别经文既一切有情业。增上为共所变故。未知上界为是谁变。故为问也。

    疏螺??梵王亦是此类者。问此人是何禅梵王。文是地菩萨。即是维摩经中梵王。答王是十地菩萨。亦能变净土也。

    疏等取二乘诸小菩萨。其二乘异生。及地前诸菩萨。皆不能变。地上十八圆满。他受用土也。今此中言净土者。皆是十八圆满净土也。

    疏此索诃世界者。旧云娑婆。今言索诃。为声相相似。翻名堪忍。余方净土中菩萨行。菩萨行时。无有恶人恶事苦恼之所恼。言不名堪忍。此方并行事时。多有恶人恶事之所恼乱。此菩萨能堪忍之故。说此世界名堪忍世界。又解此方众生虽有众苦所恼客无不求出离。遂取生此处。说此众生。名为堪忍。故说此土。名为堪忍。后解为胜。

    疏亦在此界灵鹫山等者。说山中有执云者。若说报土道。于一切今此土山中有不言唯在此有以遍十方有故。此论实净土净处。皆有为说法华。在灵鹫山中。亦指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有漏净土。外法实生。亦能熏者。有漏大化云。中有加行住菩萨。能变之得生其中。若资粮位菩萨。及外法果生能变不能生大化云中。其十住位已前。外法异生。亦别法能变。加行位中。所见有漏大化云。若第十回向已去。即能变之。问言有大化。云出何经论文。答即梵纳经。周千华上。皆是大化。云大化佛。问何名外法异生。答若至十住第七心是不退。名内法异生。是佛法故。若外道等。名外法异生。不立佛法中故。

    疏一云次生者变。即色界等有情。现受此身已。次身即成生欲界者。其有情。虽身在色界中。亦第八识。而言欲界。若经多身方生欲界者。第八识不变欲界。二云可应生者。其人多经十生已后。应生此欲界。其第八识。亦变欲界。今此解取应生者。变至成劫以来。今生此处。若前解取当生者。如在有顶拟下生成。不废欲界类度成惟者。此解不及后解。

    疏何故瑜伽五十一云彼识不成。实器缘之。若圣者。不下生故。则彼识不缘下器故。约不定境。此师反器缘之。若圣者。不下生故。则彼识不缘下器故。约不定境。此师不正义意也。若正义宗。令此瑜伽文。则上界有顶。不变下界。是不缘外器。

    疏问圣定不生无间之处乃至长寿天亦尔者。无间之处罪人受生长寿天处外道受生圣者。既不生应当不生应当不反也。长寿天者。第四禅中无想天。是云外道生处。

    疏答此问言即现所居地界故得。解云。圣人在欲界亦反地狱。虽往地狱。以禅通力。而不变罪。亦得受用。为同地界故。故变之也。若圣生第四禅天上。变长寿天以。同变异故也。有义。若尔器将。坏时。既无现居及当生者。即劫坏已。又二十劫空。二十劫空已。即先成得大梵王。经十四五日已。即上界有一有情命终。生大梵天作梵王。王独住半惟灭。多劫心惟不。亦方诸梵子。来生梵众天等。即初禅有梵王。即初禅有第八识变。又他化自在天中。既有情。有情第八识。即同变下风轮乃至七金山大地等。又劫惟时。有情渐生上。如是大地火。乃至他化自在天。有情生上。如是灯初禅梵众天时。大梵王。方命终上已。此世间无一有情。经万年三万年。三万年方烧世界尽无成劫。初成时大梵天王宫。无第八识。变乃至他化天。初成亦然。又器正推时。欲界有情。既生上界及初禅中。有情亦生上。既欲界及初禅中。既无现居。及当生者。其欲界火等。是谁第八识变耶。故知同地傍变为胜。现地欲界反为故者。乃至此界有情当生者。此文即是后第三师。欲由正义。先破前第二师。汝第二师。何故但说现居欲界者。不说余世界同其欲界者。而得傍变。此欲界即同地同界。傍得变汝。何故但言此间上三禅中有情为生欲界变欲界。何故不说他方上三禅当生者。而亦得变。此方欲界。又成器时他方三禅乃至故我今破者。后师云。亦如此方起二交惟三千界。下三禅等后成此方下三禅器时。即他方界中。第三禅中。有情即傍变。此方第三禅器。此方第三禅器成已。即从他方第三禅。有情死已。即生此方第三禅中。而遍净天。而受六十四者。乃至下二禅器。亦破能故我即许三禅有情而傍变。此方三禅。何故汝前师。唯许第四禅有情。当生下三禅已。而在上地。变下三禅也。前师许与许是。即说现所居。此三千界有情。而在上变下也。

    疏如大众部无色有色者。此师许无色界有六识六识身必依色根。始得起也。俱舍论中。虽大众部。四无色界。既有色身。何异欲色二界。彼师答曰。无色虽有色身为细故。得名无色。余二界粗也。又难曰。无色界既有色身色。身细故得名无色。无色界色身。细于欲界色界。望欲界应名无色界。彼师答曰。色界色身不是最细。是中间细故。不得名无色。无色身。最极细故。所以得名无色又难曰。无色界。望前色界最细。得名无色者。有顶天。望下三无色。有顶最细。独自有顶天。得名无色。下三无色。既粗于有顶天。应不名无色。由此道理。彼说非即。是俱舍论文中。破大众部无色。有云色身文也。既大众部师说。无色界有色身。即说无色界。有别处所。而在色界上故安置。若大乘及余宗。即不说无色界。别有处所。

    疏如梵王下别变为地者。梵王至欲界地上。由如沙上着油。油即直下文。如面中立。又如云中行。皆陌入也。必法别变他方乃得住。又如大般若经第二说。如欲行欲界地上。必须别变金刚。始得如行住也。何以故。欲界地粗疏如身渐。若不变者。直陷如入地中也。须变之。

    疏若尔圣者于梵宫自地及地狱自地者。若小乘圣者。即许生梵众梵补天。必不生梵王天。既是不生。应不变。大梵王所居之地。及地狱亦尔。今亦初小乘圣者。不生大梵为问若菩萨则不然亦生大梵王天也。即是第八地菩萨及凡夫。皆作初禅大梵王也。以得自在故。若二乘人。则不生彼天中。彼天中为有梵王执乘有邪执。不生大梵天也。意说。不还不得。生大梵王天。其不还果。生梵补天。以不见大梵王故。又不生大梵王。梵王夫虽与梵补同是一地。其不还圣者。即不变自地大梵王宫。以此唯知空圣者。生无云广果天中。其第八识。不变无相天宫。以圣不正彼天故。又欲界圣者。更不入地狱故。其圣者。第八识但变地狱处所。即不变力山等苦具。然据实言。其不还既是圣人。亦曰大梵王。其圣者。第八识亦能变大变下也。今者。亦总相故。言生梵补天。若圣若凡。皆不见梵王。亦不变梵言也。

    如大梵变及孤独地狱随有情多少变之者。问地狱有情。亦能变余人中胜处。答能以同地故。亦能变之若大梵天王。唯变大梵王宫殿。若云一人受用。唯一个孤独地狱。即此人独受此孤独地狱也。以护月通缘三界故。上缘下器乃至不可用之者。问前缘器中。唯有月藏。而无护月。何故今者。言护月光无也。缘下器色蕴。其月藏师。即是护月师。更无别也。

    疏无色缘种亦有解云乃至言唯缘种者。此护月师。经从种依见分住。自证分缘种子。已上无色界见分。许缘下界器世间色。瑜伽论说缘种者。约自自证分境见分。反缘下界色。即此论文。前二师不正义也。若第三师义则正也。真如即自证分者。意说。真如即是诸法自体也。

    疏设佛见分缘于自体乃至非相所缘者。然佛见分。返缘自证分。即法反相分而缘之。即有四分。若不变相分而缘尔者。即无四分之义。若尔心不识缘应名唯识者。此中问意。无漏种子。依识自识证分故。种不离识。名为识变。其真如实性故名唯识。既心所法。不是识变性。又不同种子。依自证分。其心所不同。色法是识所变。其心所法。应名唯识也。心所不作之自体者。然心所法。不依识自性分住。其心所不同。色法是识所变。其心所法。应名唯识也。

    疏应名欲界系此义应思者。若生现行。则通三界系。若是种子。唯是一界系。又解界系缚义。三种不可。随识一界系。后解为胜。前不好。

    疏亦应烦恼种随识非烦恼如是一切皆如理者。有二解。若准前因果。善等性故。亦若善等者。此烦恼能熏现行。则通不善。若所生现行。亦通于染故。烦恼种子。不得随眠。名无记故。

    疏问大乖所缘本是乃至境亦随之故者。今此问有八识所缘本质影像。皆名合为问相分。皆随见分。自问地所系。

    疏此间生变是上界乃至缘欲界身者。此人身在欲界欲命终。第六意识。起上界爱见分。而缘欲界身。恐身死后而生恶道。即是上界爱见分。缘欲界身爱起相分。相分随见分故。是上界同地系也。即是下文谓。生欲界即起欲界爱。于色界受生。即起色界受。于无色受生。即起无色界爱。即是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即是相见。皆同地系。何故不同第八识相见别地所。第八识是一界系种。通三界系。第七缘第八相分亦然者。即第七识缘第八识。所起相分。亦与见分。同地系也。

    疏此非菩萨生彼化者。若地上菩萨。不生无色。若地前菩萨。亦许生无识变宫殿之香。或是广慧声闻。亦能变化。此声闻有智慧多故。名为广慧。故言利根。

    疏又下菩萨入彼界定变。宫殿之香多。是地上菩萨能变。则令余同类菩萨得之。

    疏此同前难何劳为证者。此是疏问难语汝难言。见分相自地者。今解相见亦有异地系也。又此文是问也。此意。问云汝若作如前解者。还遣得前难。何劳引文为证。由此义故。次下疏文。更作别解。后解胜。

    疏若不尔者本识亦但随心乃至无识持故者。若不许本识见相异地。欲界本识。不许持色界。天眼耳相分起者。护天耳根无识持。应当惟烂。为无识能持也疏若一身中起二界身俱是实有者。若欲界一身中。起天眼耳根。欲界本识不执持。仍别实有体者。即有欲界身。及天眼耳身。二身成就。则众生界增。为有二义身成就故。然此疏文亦是理。若第八识持天耳。岂即八识天眼耳。即欲界系耶。故知虽欲界第八识持彼天眼耳。仍是上界系也。相见分不必同性者。若约三性以论。即第八识。即是独影唯从见。即三性种子随第八识体。皆名无记性。乃至五根五尘。皆是无记性故。约性言之。第八识缘种子等。皆是独影唯从见。若约界言之。第八是性境不随心。即种子随心。即种子通三界识。唯一界系种子。不可随一界系故。第八识。虽一界系。得缘三界种子故。第八识缘三界种子。即是性境不随心。

    疏如二禅已上起初禅眼耳身识乃至相见别地所系。此有二解。一云或有一类身。在界生得初禅天眼耳根。发初禅眼耳识。缘欲界色。此即及身是欲界□及识。是初禅系。即相分是欲界系。见分是初禅系。乃至依初禅天眼耳根。发初禅色。即相同是初禅系。又身在欲界心。即得第二禅天眼耳根。发初禅天眼耳识。缘第二禅色。此即身是欲界系。眼是第二禅系识。见分是初禅系。色相分是第二禅系。乃至身在第四禅眼根且在第四禅。发初禅眼识。缘第二禅色。色相分即是第二禅根及身。亦是第四禅识。见分是初禅。余者准知。即身在欲界。起初禅眼耳根。得缘欲界。及初禅身在欲界。起第二禅眼耳根。得缘欲色界初禅二禅色境。乃至身在欲界。起第四禅眼耳根。得缘四禅。及欲界色声境。乃至身在初禅。得起二禅乃至第四禅眼耳等。皆准知前说。应引俱舍颂云。眼不下于身。色识非上眼。色于识一切。二于身亦然。如眼耳亦然。次三皆自地。身识自下地。意不定应知。此二行颂。大小乘同也。应捡俱舍抄。释此颂文也。然见相分许别起系。不得别界系。界是系义也。今上约眼耳识及同时意识作此说。即是五识本识。皆得见相别地系。然熟实义。又第二云。说第八识是因缘及有实用故。见相即得别起系。前之七识。既是分别变。所变之境。而无实用故。等见相皆同地系胜上。如身在二禅天眼耳根。发初禅识。缘二禅色声。其色相分说。见分亦初禅同地系。乃至身在第四禅故。初禅眼识。或欲界色。或缘第三禅色。色相从见分说。皆是初禅系。若三禅已上色。皆是第六意识熏。无眼识熏故。

    即五识色等。应无质碍者。有其二解。一云五识相分有碍。熏种已后生本质。相分亦有碍也。二云五识所变相分是无碍。若尔如何无碍相分中。熏成种子。后时生有碍色等耶。答初熏虽无碍。后时种生现行。还有碍。由如草木初生无实。已后诸大即坚。今此亦尔。初相分无碍。相分无碍熏成种已。后时生本质。还有质难第一师若本识所变等者。问此文为是难。疏中第一师。为是论文中第一师。此文即生下及他根等。论文故。疏中先作此问答。即是难下论文中论中有义亦变以根等。第一师也。

    疏如自眼根应设劬劳者。此已上疏文。皆是不正义虽应设劬劳者则解者。别求异见子细答。英令失错俱舍论中。经部难萨婆多。亦大有应设劬劳别求异语。此文即依彼宗作。

    疏他之实根心外所故者。以下疏亦一解。许变化实根也。

    疏但以彼根非实有用者。此以下疏文。第二又解。许实他似根故。名为似根。无不变实根也。

    疏如变他色等似色等言有用者。变他身上扶根尘色。皆有实用。疏答此亦为例实。似他色等实非他有。用者。如自识变他身上扶尘。还自得用他。实不得用疏如变自根此应思度者。自不变他根。故言思度。此思度已上文。皆是不正问答也。已上疏文。方是正义也。

    疏不共中不共如自根乃至如等故者。若前不共中不共。即是自五根。若共如在色等。在色等者。即是扶根尘。今此具二者。一五根。则是不共中不共。二扶根尘。即是不共中共。若许变他根。他根亦是不共中共也。即前不共。今名共故。有前说不共。即是此中扶根尘。扶根尘是此不共中共。如色界系鼻舌依处乃至应无二根者。前师曰。若汝复师言。自第八识。不许变他人五根。他人五根以无发识用故。不变者。即如色界鼻舌根。虽无发识用。仍许变鼻舌。根若无鼻舌根。其扶根尘亦无故。故知。虽于他五根。自无发识用。仍许自识变他根也。若言唯变他扶根尘。五根不用。即不变尔者。色界应无鼻舌。鼻舌根亦无发识用故。唯有扶尘。生盲等亦尔者。如生盲人。虽有眼根。本识亦变为眼。睛上有绝。不得发识。我虽实他根。还别能发识也。若眼即是眼根。法处中。余五种色。谓极略色等。五八识。则不缘之。若法处实色。若凡圣五八识。皆能缘之。

    疏意存一意识者。然旧颂但说第八识能变根尘我等。不说余前七识色故。偏说第八识。意存一识也。

    疏又色界他生根无处可无欲界不尔者。此论主遂语。设令色界无段食故。可许无鼻舌二根。欲界既有香味。是段食故。如何得无鼻舌二根也。

    疏若尔欲界亦有感得他殊胜身而受用之何不变根者。此中难意。如欲界轮王。亦感得上好宫人婇女轮王自识。何故不变他宫人妻妄等根。而受用之。或如余人亦得好界女妻妄象马等。何故不变化五根。而受用之。

    疏此理不然乃至何以为例者。汝许色界则自变五根。则令欲界变他根者。何以为例。

    疏身为自情实无根依亦无他尘非己情何必须根有者。解云。若自身第八识。变自身上扶尘。尘即是有情数。以扶自身五根故。故自第八识。若不受用身上五根。即自身上。无五扶根。扶亦无自身上。扶尘依处故。故无根依亦无也。若自第八。向他身之上。变作扶尘。其他身上扶尘。即是无情摄。何以故。若扶根尘。扶自身五根。其扶尘可是有情数。其自识虽变他身上扶尘。他身上扶尘不能扶自身五根故。是非情摄故。自第八识。不能变他人五根也。若尔何故。煞生而得煞罪。虽煞前有情。还自损识所变根尘故。若自身煞他扶尘者。即是取心外法。然自第八识所变扶尘上。损他扶尘。即令他命断故得煞。若尔如何前文。言自心上所变色等。即过碍自心上所变色。自心上所变色。若自所变色。不碍他所变色者。应煞果时。唯取得自识所变扶尘。应不损他所变扶尘。其果还应得治又如地及草木等。皆一切有情皆共变者。若堀时应堀自识所变地令作帆他识所变。亦应不作帆。若煞树时。应唯斫自识所变树。应不损他识所变树。由此义故。若斫树损自识所变地。亦损他所变地。故知。自心上所变色。亦得他所变色。虽知根处各变自他然他者亦得缘不者。此文即是生起下论文。虽知自他第八识。名得变自他扶尘。然第八识。亦能缘他扶尘。不或借识者。此五种力。力者是何义。此力以何为体。问法威力及大愿力。所变身器。何知是耶。又所变身器。如何不定。答如下解。

    疏或借识起者。若借识力。则身在上三静虑。借初禅眼耳身三识。以见色闻声触境。不是此中正取是疏定傍取成。若此中正意。若约第八识所变者。即唯取定通力。若通前六识言之自地。兼取借识力。即不取法力他力所变自地他身器等不定。由此定。通能变身器等物也。又为疏条上地。得见下地。得见上故引借识力。是正取也。

    疏或大愿力者。若地上菩萨。欲化有情随愿受生。若地上菩萨。由第六意识化无漏影像观行心中变化鱼身等。则声自第八识变。化大鱼身。令众生用众生记。此菩萨所变大鱼身。以为本质。众生本识。变化鱼身。而食煞之。今从本质说。名为定果。谓不变作鱼身故。众生取鱼肉时。菩萨则无痛苦也。若地前菩萨。见诸有情饥馑劫中。心生哀愍。遂众生本识变作鱼身为食散之。命从本质说。名为定果。为不变作鱼身故。众生取鱼肉时。菩萨则无痛苦也。若地前菩萨。见诸有情饥馑劫中。心生悲愍。遂发大愿。自身变作鱼身若被他取时。变有痛。若为诸众生。入于地狱。亦有痛苦。虽有痛苦。由心生厌离。痛苦即除。如从中说。佛过去世。作一大王。见天上有火星现。含十二年大旱。遂发大愿。变化大赤鱼身。长七百旬。济诸饥乏。即是地前菩萨。由大愿力。而转现身变作鱼等。取肉时。亦有痛苦也。

    疏或法威力者。如法华云。由闻法华故。得六根清净者。即是地前菩萨。四善根位。亦不由闻经。即得六根清净。但由行六波罗蜜行故。得六根清净。亦如色界诸天。由行五戒十善。天身上得明净。何咒此菩萨。多时修造。而得身根净也。此菩萨非是天眼耳见闻。即是肉眼耳。而能见三千世界也。法威力者。即是瑜伽论。法威力即是六波罗蜜法。而能有力也。即由菩萨行施故。现在得除悭。未来得大财等。乃至余者。准知疏此通诸识有五种者。第八有定通力。而变身境等。若约根本智。如是诸力。皆由第六识引起。若十地中第七。皆无定通法威力也。若五识中。亦生借识力。即是天眼耳是。若法威力。亦有即由闻法华经。而得六根清净也。是定力唯第六识中有定力。余识皆无定力。若由定力。变记五尘。即通前六识。缘定果色力。余识皆无定力。若由定力。变起五尘。即通前六识。缘定果色。及第八识。亦缘定果色。唯除第七识。若通力者。即通三识中有通力。谓第六识及眼耳识中。即天眼通天耳通。由通力变起五尘。亦通前六识缘。及第八识亦缘之。除第七识。问十地经中。无漏第七识。如何无定通力。既第七识无漏之住。必与定俱。又第七识得十种平等性智。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如何不是通力。此是何力。答能现种种佛身。或现金银等。令诸有情。变受用故。亦有定果色也。萨婆多。有三种退。一者已得退。有一类。或失罗汉果。并退失现法乐住。二者未得退。如罗汉等。不得佛身中十力四无畏。于未得法。皆名为退。若八地已上菩萨。虽未得佛身中十力等。渐当得故。名为未得不退。三者受用退。如佛六通若起天时。则不得起天耳。如起生智观未来。则不得起宿命智观过去。为彼宗六识不齐生。于不得起者。受用退。若大乘解。以菩萨一念中。并即得起六通也。问未知罗汉。有沙弥不。答诸部不同。若大众部中说。三乘无学。皆悉同类。如得尽智时。一时类得戒。答佛成道时。得若独觉。唯生无佛世界。无人边受故。所以得尽智无生智。得罗汉亦然。若大乘萨婆多说。同若佛独觉同所宗说。若阿罗汉。即有沙弥亦须陀洹。言性。戒者。此初果。于前生时受五戒。既是隔生。五戒有舍。既无得初果。在结中性。不煞生物邪淫等五。虽有正妻子。为在俗故。而外不邪行性。不造非也。非谓有戒。名为性戒。若邪行人。则障初二果人。若欲行则离第三果。初果由有淫欲也。若罗汉亦性不造罗也。为名性戒。若未受别解脱戒时。罗汉身中亦未者戒。虽未受戒。还得入无余涅槃也。若有三恶趣定业则不得初二果。若罗汉有定业。则不得入定道定业者。受七返身也。要须受七返人天身。定业身。始得罗汉果也。若有不定业亦得入圣道也。识力即通四识也。如身在上三静虑地中。借下初禅中眼耳身三识。而缘上地境。及借初禅中第六识寻伺。而发语言。问上三禅中。与天眼耳身三识。俱时第六识。未知是何地第六识。答其第六识。即是初禅中第六识。何以故。如眼等三识。依分别根。必同地故。亦不可下初禅眼耳身识。而依上三四识。四识唯是无记性。是大乘说。所借四识。是四无记中异熟生摄。异熟生宽。如增上缘。亦不可身在三禅初禅中四识善性。以为上地不远下地善故。唯除生有顶圣。依下尽余惑。若身在欲界即不定。即如大自揵。速入无所有处定。其第六识。即是无所有处心。遂发欲界耳识。闻欲界狂象孔声。即是欲界耳识。无所有处分别根。问未知随有圣者。身在四禅。入四无色定。而发初禅眼耳识。而缘欲界境耶。答无此种类。若身在下地。得起上一切。即如身在欲界得四禅中。通果无记。天眼及善定。及有覆烦恼。若身在欲界。得起无色界有覆烦恼及善定。唯除通果。以无色界无通果故。若萨婆多说。身在上三禅。借初禅眼耳等识。皆是无记性。是威仪无记摄。威仪无记宽。如增上缘。若威力即通前六识中。皆有法威力。即如如由持法华得六根清净。但约色界六根。不得天耳根用。即欲界父母所生鼻。得闻无色界宫殿之香。其第八识缘宫殿香。或说得缘或说不缘。问既瑜伽说。有圣威力。法威力。俱生威力。何故此中唯言法威力。不取余二力。答地前即诸力差别。入地已去。总名圣威力变(云云)。俱生威力。若大乘愿力。唯在第六识有也。如菩萨但起愿力故。欲知前人心时。虽不入定力。通力但散心中。即得前人心。若大愿所变境。亦通眼识缘。即如有父母其母界女在远处。父母病已。不见此界女心知境。其临死之时。遂发愿言。我为不见我。界女死已。后眼始不合。发是愿已即死。死后其眼不合。后界女成而哭父母。其界女眼识。亦见父母眼开。是眼识愿力境。界女但言。我至家愿父母眼边得合。己手摩之已。其父母眼即合。若如果位。唯有定力通力。唯定通无别。亦得有之佛。即无愿力。以佛果位。能通知故。然大愿力。则不是愿智。愿智即是阿罗汉共有功德。亦无借识力。借识力唯无记故。此中有三说。有义。如功德唯在第四禅。下三禅中。及四无色定。皆无愿力功德故。唯禅中唯有眼耳身识。而无鼻舌识故。如住第四禅。第四禅中唯有女无漏眼耳身三识。及第六识。及七八识。若紬之女身中既有十八界。故知。如是亦有无漏五识。又转八识成四智。有义。如是功德。通依十地皆有。谓四禅根本四无色定。及初果未至中间禅也。经中但言。如是天住中。多住第四禅。既言多者。亦通余地。有又云。佛经中多住十力不废。如是亦有四无所畏故。若无余地功德。如是应不能游诸等至。应如是身中。亦无灭定。以有无有顶功德故。故知如是功德。多依第四禅不废。余九地中。亦有如是功德。有义。余地有功德。唯有种子而不现。唯第四禅功德。而记起现行也。若如是身中。亦有俱生威力。从门随遮挟地随高下。

    疏大愿即法力更无别体故者。为识诸菩萨。久修行六波罗蜜法。由行六度法分。即大法力。还所发愿皆恙摄。心如意随分愿求。皆悉得故。故由法力。始有大愿。故云大愿即法力。若凡夫类。不修行法力故。亦无大愿力也。又解云。法力即是十波罗蜜。波罗蜜中。即有大愿力。愿力有二种。谓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也。故云大愿法力。

    疏如除如来得有漏通者。如来八识。皆是无漏。非是界摄。亦非趣摄。不得名为异界地故。今明异界地有情第八识。变作异界地身器故。除却佛也身在下地。起上天眼其根。及大扶根尘时。第八缘彼为境者。即如身在欲界。引得初禅中天眼耳根。天眼根。即与此欲界中肉眼同处。不可取欲界扶尘。与他天眼耳根而作扶尘。何以故。若欲界扶尘即粗恶。若天眼耳根即细妙。不得粗扶尘。而扶细天眼根等。犹此义故。身在下界。不得初禅上地天眼耳根时。亦同时亦引得初禅中。色触二扶尘。将扶天耳根。与恶眼耳。及色触扶尘。既是色法故。有能造四大。即别得天眼耳根。及扶尘时。亦引得初禅中。能造根之四大。及扶尘之四大。即欲界第八识。缘彼初禅中天眼耳根及扶尘。及能造四大。以为境也。即同身中。引得天眼耳根。如身在欲界。引得初禅天眼根等。作法既能乃至身在欲界。引得二禅三禅天眼耳根亦然。如身在初禅。引得二禅三禅四禅天眼耳亦然。乃至身在第三禅中。引得第四禅天眼耳根亦然也。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五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