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段皆然)。

    是阿兰若。于诸烦恼得解脱处。是阿兰若。具足多闻智慧之处。

    此约离烦恼得解脱。多闻智慧。皆从心境俱寂处得。

    是阿兰若。伏断烦恼所知障处。是阿兰若。能入三种解脱门处。

    此约断烦恼入解脱皆从兰若中出也。二障准前。伏谓制住现行不行。断谓永灭二执种子。三解脱亦准前解。由心境俱寂。易得解脱。故云能入。

    是阿兰若。善能证得八解脱处。是阿兰若。善能观察十二缘处。是阿兰若。善能断除业障之处。

    此约修八背捨。所得者谓八解脱。十二因缘同前。身口七支所作之业。能障淨行故名业障。以上三事。皆由心境空寂而得。故云善能。皆从此出。故云处也。

    是阿兰若。能得初果预流之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二一来果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三不还果处。是阿兰若。得第四果阿罗汉处。是阿兰若。证得辟支佛果之处。

    此约得四果。及辟支。皆从兰若中出也。初果梵语名须陀洹。汉言预流。预谓参预。流谓流类。二乘初断见惑。预入圣流。皆从兰若中修行亲证。故指兰若为得果之处也。二果名一来者。梵语斯陀含。汉言一来。谓人间断惑只一往来也。良以见惑初果已断。思惑是俱生细惑。修道位中断之。亦名修惑。然其惑最细。不能一生顿断。故按三界九地。各分九品。次第而断。惟欲界九品。最雄猛难断。上上一品独润二生。故天上人间。往来二番始能断之。上中上下共润二生。又复二番往来方能断之。中上一品独润一生。又一往来断之。中中中下共润一生。又一往来方能断之。断至五品。名二果向。六品皆断名第二斯陀含果也。总言六番天上。六番人间。断尽前六品思惑二果始成。良以既证二果。又名一来者。以欲界后三品思惑尚在。由其下上一品独润半生。下中下下共润半生。故更来人间一次断之也。故名一来。第三名不还果者。梵语阿那含。汉言不还。由在二果时。断后三品残思未尽。名三果向。三品全尽。方证三果也。名不还者。由前共七番往来。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以欲界因亡故。再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寄居四禅五不还天。断上界四禅四空。共七十二品思惑。若断至七十一品。只名阿罗汉向。七十二品全尽。证得阿罗汉果也。辟支佛果。既断见思。更侵习气。较菩萨不及。较罗汉则根利。以罗汉尚有习气在。辟支则无故利。此言四果辟支。虽人力所证。若非兰若亦不易成。故兰若是其出处也。问。如二果尚一来人间断惑。居住兰若可矣。若夫三果人。寄位四禅。不来人间。兰若何说。答。有二义。一者溯流穷源。虽居禅天。最初发迹。从兰若出故。二者阿兰若翻寂静处。既入四禅。苦乐双亡。方为真寂静处。若据前解。具理事二种。其四向四果及辟支。所证空理。为智所依。皆名兰若。

    (以上七番往来断惑者。约常途钝根者说。若佛在世时诸大尊者。一生顿证阿罗汉果。不在此例。又必七番天上人间者。以人间苦重。不能一番顿断。以天上为休歇处。故往来渐次断之。见根钝之如此)。

    (○问。此经顿教。明此渐修者何为。答。此不论顿渐。只言阿兰若。是证道之出处也)。

    是阿兰若。已办所作得自在处。是阿兰若。捨诸重担得轻安处。是阿兰若。证得二空真如之处。

    此段三种功德。皆从兰若中出也。初则四果未成。为所作未办。四果成就。真穷惑尽。为所作已办。得自在者。即见思已空。生死已离。不受后有。加之三明六通。山壁不隔。所至随心。故云自在。次言重担者。即是生死。诸者不独分段。亦兼变易。轻安即是涅槃。谓重担已离云轻。不受逼迫云安也。再次言二空者。即人空法空。以人法二执既空。所证之理不妄不变。故曰真如。以上三种。亦以兰若。为能办能得能证之处。

    是阿兰若。能修无量大慈心处。是阿兰若。修证无量大悲心处。是阿兰若。能善修习喜无量处。是阿兰若。善能修习捨无量处。

    解见前文。处亦同前。

    是阿兰若。能发菩提心处。是阿兰若。菩萨修持到十信处。是阿兰若。复次进修到十住处。是阿兰若。展转增修到十行处。是阿兰若。展转修行十迴向处。

    此段从发心至迴向。五种功德位次。皆从兰若中出也。菩萨修持到十信处者。以菩萨乃大乘之机。修持大乘之行。信等乃大乘之位也。信者闻说即心作佛。深忍乐欲。决志不疑是也。乃三贤之首。万行之先。故首明之。然欲从凡流趣入圣位。必以信为先导。始自信心。终至愿心。总为十信。以作菩萨真修方便也。进修到十住处者。前但信而未入。此则因信而修。因修而入。分与理证曰住。智能依理如人住宅也。进谓增益之勤。修即践境之行。到者因功至得之谓。十者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始觉为本。由信而入。入则能住。始自发心。终至灌顶。次第十位。后胜于前。通为十住也。展转增修下。谓从前至后曰展。次第而进曰转。修之又修曰增修。十行者。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自得己利。而利他之行未成。是故至此广行饶益。随顺众生。令其欢喜。纯是利他。故名行位。然行有浅深。始自欢喜。终至真实。有十种利他法门。故名十行。十迴向者。迴即迴转向即趣向。起大悲心。救度众生。迴转十行之善。向于三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三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迴之心。及所迴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以前后十位。故名十迴向。以上始自发心。终至迴向。皆归功于兰若中修证所成也。然自心照应。亦不失其理事二种也。

    是阿兰若。善能修习四善根处。是阿兰若。修行六度波罗蜜处。是阿兰若。修行初地至十地处。是阿兰若。证得六根清淨之处。

    此段四种功德。皆从兰若中出也。四善根。即四加行也。谓加行之善。为入地之根故。六度等可知。初地至十地者。谓从地前世第一位。一念相应。断尽分别二障。得证徧满真如。则入初地也。然谓之地者。以菩萨所证之理。一切佛法。依此发生。如地生物。亦有浅深。始自欢喜。终于法云。通为十地。六根清淨者。谓眼耳鼻舌身意。各离妄见妄闻等。不为妄染所污。即父母所生之眼。彻见三千大千世界之色。耳能普闻三千大千世界之声。乃至意能徧知三千大千世界之法。无染无障。故曰清淨。亦从理事兰若中成就故也。

    是阿兰若。善能证得天眼通处。是阿兰若。得天耳通。及宿住智。生死智明。神境。他心。如是通处。是阿兰若。有惭愧处。

    此段六通及惭愧功德。皆从兰若中出也。六通解见前文。宿住智即宿命通也。生死智明。即漏尽通也。谓生死诸漏已尽。所得智明。如无生智。漏尽明是也。神境即工巧。如身上出水。身下出火等。十八种神变自在是也。他心即他人举意作念。不劳口诉。已能分晓者是也。惭愧同前。如是功德。亦从兰若中出。

    是阿兰若。不放逸处。是阿兰若。修五根处。

    此约两种功德亦不出此。不放逸者。精进三业。于所修断。防恶修善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五根即信进念定慧五法。为入道根本。故曰五根。

    是阿兰若。证得无量无边三昧之处。是阿兰若。能得恒沙陀罗尼门证自在处。

    此段二种功德。亦出于此。三昧体同。用处差别。名目不同。故有无量。陀罗尼云门者。有通义。以能持能放。持之则万法为一。放之则一为万法。体用双行。理事无碍。故云自在。

    是阿兰若。悟无生忍。是阿兰若。永出三界断生死处。是阿兰若。得不退转。

    此段三种功德皆出兰若也。无生无灭之法。一念??觉见性为悟。如人饮水。冷煖自知曰忍。不退转者。即进道勇猛无倦。千圣唤不回头。必得不移之志也。若作三不退转。亦如前解。

    是阿兰若。降伏一切众魔怨敌。销除业障。见佛闻法。如是之处。是阿兰若。得佛不共最上法门。

    此段约降魔得最上法。皆出兰若也。古德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梵语魔罗。此云杀者。谓伤杀法身。损害慧命者也。一切者。即烦恼魔。死魔。天魔。五阴魔。此等诸魔。从无始来。根本怨家。惟天魔独害修定之人。或入心腑。或附傍人。扰乱行者。此言以大定智力除遣。名为降伏。身口七支。有漏之业。能障圣道。故名业障。今既销除。无复障碍。故得亲见诸佛。闻诸佛法。指兰若是其处也。不共等者。谓不与二乘共。唯佛独证。是为最上法门也。良以非事兰若。则五欲扰乱。不能降魔除障等。而能降能除。即是定慧智力。却又为理兰若。

    是阿兰若。修习戒蕴清淨之处。是阿兰若。出生无漏三摩地处。是阿兰若。能生般若证解脱处。是阿兰若。能生解脱知见之处。

    此段明五分法身。亦从兰若中出也。戒蕴即是戒身。蕴者积聚义。谓积聚色受想行识。成众生身故。人能持戒。即是修习。身心无犯故云清淨。三摩地即禅定别名。不著定相名为无漏。即定身也。从幽静处成。故曰出生。般若云智慧。即慧身也。解脱依戒定慧。离诸繫缚。当体自在。即解脱身也。解脱知见者。谓由得解脱。则妄想皆空。于是本智真明。能知能见。是为解脱知见身也。此五分法身。是转五蕴所成学者应知。良以五蕴固为积聚义。而五分法身亦为积聚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种共聚为身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淨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是也。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耳鼻舌身。诸根积聚之名。戒能防止身三口四之法。谓众生若能持戒坚固。得身清淨。则戒体成就。无持无犯。此即转色蕴。而成戒身故也)二转受蕴成定身。(受蕴者。即六识领纳六尘。积聚之名。定即正定。谓众生若能修习无漏禅定。则根尘泯淨。离诸散乱。此即转受蕴成定身是也)三转想蕴成慧身。(想蕴者。即意识思想六尘积聚之名。慧即智慧。谓众生若能悟。诸妄想。皆是虗妄生灭。则意地明淨。照了无碍。此即转想蕴。而成慧身也)四转行蕴成解脱身。(行蕴者。即造作种种诸业积聚之名。因此业行。而有缠缚。解脱即自在义。谓众生若能不作诸业。则脱其缠缚。而得自在。是名转行蕴。而成解脱身也)五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识蕴者。即和合积聚之名。解脱知见者。知即智知。见即眼见。即无生智眼。自在照了。谓众生若能照了识心。皆是虗妄分别。则无生之智眼。自在明了。此即转识蕴。成解脱知见身故也)此说。出大明三藏法数。此中行。与别经不同。别经皆云行蕴以迁流生灭为义。此以造作名义。葢迁流即动义。造作亦动义也。又迁流属内转之用。造作属外运之行也。

    是阿兰若。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阿兰若。能得解脱十二入处。是阿兰若。永离有漏十八界处。

    此段约助道法及三科功德。亦从简若中出也。三十七菩提分法。解见前文。解脱十二入处者。十二即六根六尘。各有所在云处。入者。谓根能入尘。趣境义也。尘亦入根。引识义也。解脱者。对众生受缠缚言。谓众生若能忘尘尽根。所谓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则二皆解脱故。十八界者。界即分限。因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虗妄因缘而生。能令众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缘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亦不为生死缠缚。皆归功于兰若。为能得之处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及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色法。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意根法尘。皆属于心。故开心为八界。有云法尘属色。谓五尘泄落缘影。为意识所缘。为不可见有对色。故属色法。有云法尘无实体。体即是心。故属心法。有云一半属色。一半属心。应云十分半色。七分半心。方尽其义。总言根尘识三六共十八。各有边界分用。不同故耳)言有漏者。即凡夫迷位。每被分隔。不能融通。则触途成滞。漏落于生死。故名有漏。若人返妄归真。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故云永离有漏。结归同前。

    是阿兰若。微妙观察十八空处。是阿兰若。容受一切诸法空处。是阿兰若。增长十善法生之处。

    此明诸空十善。亦从兰若中出。十八空解见前文。观察即照了之智。微妙即究竟之称。若非微妙观察。焉能悟彻空理。容受下。诸法空即是十八空。但容受二字。于前不同。前观察即始觉之智。此容受约本觉之理。以本觉量无不周。体无不徧。是以一切空理。皆归本觉。如水合水。似空合空。楞严云。观相元妄。即一切法空。观性元真。即如来藏。故本觉容之。合为一理也。十善法者。善即顺理之义。谓行此十法。皆顺于理故曰善。然有二种。一止。二行。止息己恶。不恼于他。行持胜德。安利一切。十者。一不杀生。(不害一切物命。即止杀之善。既不杀害。当行放生。第一善也)二不偷盗。(谓不窃取他人财物。即是止盗之善。既不盗已。当行布施之善)三不邪婬。(谓婬即邪作。若不行婬欲事。即是止婬之善。既不邪婬。当行梵行清淨之善)四不妄语。(谓不起虗言。诳惑他人。即是止妄语之善。既不妄语。当行实语。为口业第一善)五不两舌。(谓不向两边说是谈非。令他鬪争。即是止两舌之善。既不两舌。当说和合语之善)六不恶口。(谓不发粗犷恶言。骂辱他人。即止恶口之善。既不恶口。当行柔和輭语之善)七不绮语。(谓不庄饰华丽之言。令人乐闻。即是止绮语之善。既不绮语。当行质直正言之善)八不贪欲。(谓不贪著情欲尘境。即是止贪之善。既不贪欲。当行清淨梵行之善)九不嗔恚。(谓不生忿怒之心瞋恨于人。即是止嗔之善。既不嗔恚。当行慈忍之善)十不邪见。(谓不偏邪异见。执非为是。即是止邪见之善。既不邪见。当行正信正见之善)以上三事。结处同前。

    是阿兰若。增长坚固菩提心处。是阿兰若。三世诸佛讚歎之处。是阿兰若。一切菩萨恭敬讚歎如是之处。

    此有三种功德。亦从此出。菩提心言坚固者。不退成佛之志也。增长者。愈后而愈胜也。由是经长时而不怯。遇违境而益新。心既坚固。菩提易成也。三世下。惟兰若处。能断一切恶。能得一切善从因至果。归功于处。所以诸佛称讚菩萨恭敬故也。

    是阿兰若。毗婆尸佛。于尼俱陀树下成道。是阿兰若。尸弃如来。于尸利沙树下成道。是阿兰若。毗舍如来。阿尸婆多树下成道。是阿兰若。俱留孙佛。无忧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俱那含牟尼如来。优昙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迦叶如来。娑陀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释迦如来。于毕鉢罗树下。成道之处。

    此明七佛成道。皆从兰若中出。过去庄严劫末后三佛。现在贤劫最初四佛。总为七佛。一毗婆尸。亦名维卫。此云胜观。真圆惑尽之号也。俱舍云。三无数劫满。逆次逢胜观。然灯宝髻佛。初释迦牟尼。于胜观佛初种相好。故尊毗婆尸为七佛之首。尼俱陀。或云尼拘律陀。此云无节树。义翻杨柳。名虽不同。树体是一。佛在此下成道。尸弃。此云火。火能烧物。喻智能断惑。依智立名故。又云持髻。持谓秉持。髻即顶髻。以无分别智。持佛心顶故。尸利沙。即此方合昏树。有二种。名尸利沙者。叶实俱大。名尸利駃者。叶实俱小。虽大小不同。总为一类。佛在此下成道故。毗舍。具云毗舍浮。华言徧一切自在。谓烦恼断尽。于一切处无不自在故。阿尸婆多。翻译未出。却有尸多婆那。或即此梵语不同。此翻寒林。人入寒畏故。佛坐其下成道。俱留孙。此云所应断。谓能断一切烦恼。永尽无馀故。于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减至六万岁时。出世成佛。为千佛首。无忧树者。梵语阿轮迦。华言无忧华树。佛坐其下成道故。俱那含牟尼者。华言金寂。谓金则明现。寂则无碍故。大智度论又名迦那迦牟尼。华言金仙。谓身金色故。人寿减至四万岁时。于阎浮提出世成佛。树名优昙者。此云灵瑞。佛将出世。此树先华。知有佛出。佛以应之。坐此成道故。迦叶。华言饮光。谓身光显赫。饮蔽诸光故。人寿减至二万岁时。出世成佛。娑陀树。华梵未详。佛坐其下成正觉故。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受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而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毕鉢罗树。即菩提树。树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正觉故。以上七佛。皆树下成道。然树必在山。山树皆是阿兰若。葢为诸佛成道之本。故不惜文繁。反复发明。务令实信。以见乐远离行菩萨。一片婆心也。

    汝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无边功德胜利。

    此结显功德胜利。兰若功德实有无量。如上所出犹为少分耳。

    △二偈颂。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为诸大众。而说偈言。出家菩萨住兰若。当作何念及何业。世间所有诸恐怖。皆从我见我所生。若能断除我我所。一切恐怖无所依。

    此颂住兰若存想追本也。初二句。谓既已出家。居住兰若。心中当作何念。及作何等功业。第三句正教与存想追本。诸恐怖者。即一切惑业苦报。有漏因果。能缠缚逼迫。凡夫任运不觉不知。圣智观之实为恐怖。此但究察。第四句方能归本。我见。即分别我执。我所。即法执。妄执心外有法。是我所有故名我所。生者引起义。谓恐怖本无。依我而有。故云皆从我见我所生。若能下。明灭妄归真之义。谓一切恐怖既从我生。亦可断除当依我灭。若能发菩提心。秉丈夫志。起智照之。自然五蕴皆空。二执俱灭。然所依二见既空。一切恐怖瓦解氷释矣。故无所依。

    若有能执我见心。毕竟不成菩提道。涅槃常住皆无相。何况烦恼非法相。

    此颂反究离过当住也。初二句。有我见者。永堕生死不能成道。三句对显。谓圣人所证涅槃。当体真常。了无生灭。故云常住。皆无相者。即涅槃本体。无烦恼相。无生死相。无我相。无法相。亦不可著涅槃相。若知有涅槃可证。亦为法执不忘。尚不可也。何况下。以胜况劣。是知烦恼即我见等。非法相者。该尽一切凡夫外道见思诸惑。彻底虗妄。了无真实。故云非相也。反显一切圣凡见忘。方冀菩提有分尔。

    不著诸法及众生。心无诤论修正念。四威仪中调伏心。应入兰若常寂静。能断烦恼心知足。住于兰若空寂舍。

    此正显离过当住也。解见长行。

    入三解脱无相门。住于兰若离尘垢。能观十二因缘法。四谛二空真妙理。世间八法不倾动。如是大士住兰若。

    此正明有德当住也。兰若中离诸尘垢。自然境寂心空。故三解脱易入也。八法即是八风。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八法。世间所爱所憎。而能扇动人心。名之为风。苟心有主持。安住正法。不为爱憎惑乱。即八风不能倾动之者。(八风者。一利风。凡得可意之事。利益于我者。身心皆喜。为此生贪。是为利风扇动。为利所转也。二衰风者。失可意事。伤感悲悽。为彼所转也。三毁风者。阴为讪谤。知之生怒。为彼所转也。四誉风者。阴为讚美。知而生喜。为彼所转也。五称风者。阳为讚美。不觉喜悦。为彼所转也。六讥风者。阳为诽谤。不觉生怒。为彼所转也。七苦风者。违境逼迫。身心烦恼。为彼所转也。八乐风者。凡好缘好境。适悦身心。为彼所转也。以上八种。皆常人不由自己者。不觉随彼转动。是为八风)二空。即人空法空。真妙理。即二空所证之真如。如是下结。大士即菩萨之别称。谓能具如上诸德。是为真住兰若之人。

    能观自身如枯木。亦如水沫及幻梦。不著二边平等相。如是萨埵住兰若。罪业缠缚无常身。本来虗假元无实。我法二执及罪相。于三世中不可得。自身他身无有二。一切诸法亦如是。谛观法性无去来。如是菩萨住兰若。栴檀涂身及讚歎。以刀屠割并骂辱。于此二人无爱憎。如是菩萨住兰若。

    此喻明兰若无怖也。初二句。即忘身无我观。三句正释。既无我见。亦无边见。二边即断常二见也。或事理我法等各执一处。不能融通者皆属二边。是以二边即病。不著即药。既不著二边。一切事理我法断常等。皆融为真如一体。故云平等相。萨埵即是菩萨。如是一句指人归处。罪业下。转释水沫幻梦。不惟无常。且虗假无实矣。二执为因。罪相为报。三世不可得者。谓过去已灭。现在不实。未来无形。皆如梦幻水沫。故云不可得。自身下四句。释上平等相。自他无二固是平等。会一切法皆无二相。故云亦如是。谛观者。如理观察也。法性者。万法体性也。无去来者。万法皆如也。然去来即是生灭。良以法性无生。而众生妄见。如病目空华。讚有本无。何有去来之相哉。如是下结。栴檀下四句。又深释前义。假如一人。以栴檀涂菩萨之身。顺境也。美言虽歎。爱语也。而菩萨却不生欢喜。再有恶人。以刀屠骂辱菩萨。皆逆境也。菩萨亦复不生瞋怒。然于此二人。既无憎爱之心。是为我法皆空。合前枯木之喻。是了无情味之人。下句结。谓如是菩萨。是为真住兰若之人(应知枯木只可为喻。但取无情味耳。若必定身心全同枯木者。亦木石无心。名为外道。是知大修行人。寂照互导。不落一边。以寂边暂同枯木。以照边则枯木犹不足为喻也)。

    出家乐住阿兰若。昼夜应作如是观。阿兰若处真道场。一切如来成正觉。阿兰若处妙法空。出世正法之所生。阿兰若处圣所尊。能生三乘圣道故。阿兰若处圣所宅。一切圣贤常住故。阿兰若处如来宫。十方诸佛所依故。阿兰若处金刚座。三世诸佛得道故。阿兰若处涅槃宫。三世如来圆寂故。

    此下皆颂广明法相从兰若出也。初二句标住作观。次二句出诸佛之本源。妙法者即众生心。能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即真如不变之体。世间法即真如随缘之用。然正随缘而不变。亦正不变而随缘。随缘则万境全彰。不变则纤尘不立。无可讚而讚之。强讚曰妙。亦无可名而名之。强名曰法。故云妙法。空者。即纯真体中无妄故名空。乃真空也。妙者有感则应。乃大用也。如是出世正法皆从兰若所生者。穷流归本也。向下兰若是同。获益则别。以能成圣道。故圣所尊。以圣贤常住。故喻如宅。为诸佛依止。故称曰宫。以诸佛从此得道。故喻如座。所得之道具坚利二义。又目之曰金刚。以诸佛在此圆寂。又名之曰涅槃。

    阿兰若处大慈室。菩萨住此修慈故。阿兰若处是悲田。三世诸佛修悲故。阿兰若处六通室。菩萨于此游戏故。阿兰若处大无畏。能断一切恐怖故。阿兰若处三摩地。诸求道者得定故。阿兰若处陀罗尼。诸持呪人神力故。阿兰若处善法堂。增长一切善法故。阿兰若处菩提室。菩萨修道得忍故。

    十六句。皆上句依处立名。下句依名释义。谓依此修慈故名慈室。依此修悲又名悲田。于此游戏名六通室。(游戏者。谓不离灭定现诸威仪)能断恐怖名大无畏。(即四无所畏也)修道者依之得定故曰三摩地。(云等持。谓平等任持。双离沉掉)依之持呪能获神力故曰陀罗尼。(谓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此言静处持呪。必有感应。达妙通神。用不可测。故曰神力)依之增长善法又曰善法堂。又依之得忍故曰菩提室。葢千功万德。皆从兰若修成。亦讚之不尽矣。此为反句释。若顺句释者。如兰若既如慈室。所以住此能修慈心等。可以意得(得忍之忍字。必究竟契道之谓。然既以菩提为室。菩提云觉。修行人依本觉。起始觉。以始觉。合本觉。则究竟证道。默得于己。即是忍义)。

    若欲永超三界苦。菩提涅槃当修证。徧周法界利羣生。应居兰若菩提室。

    此结劝从兰若修证也。若欲二字。是警人发心之辞。三界云苦者。以其生死逼迫。五浊交聚。若是勇猛丈夫。理宜超出。则永脱苦沦。不受生死矣。下句为所慕之果。理宜修证。菩提为智德。涅槃为断德。修谓研穷。证谓实践。此句为自利。徧周下利他。法界兼三土。羣生兼圣凡。(三土除性土。皆佛利生之处)华严云。如来一处成道说法。则尽十方徧法界。乃至尘尘刹刹。转大法轮。一切三贤十圣。及凡类众生。皆沾慈化矣。故曰周徧。应居下劝住。谓若欲超三界。证菩提。利众生。非兰若远尘离欲之处修证。则不可得。故尊兰若为菩提之室。

    所修六度四摄法。迴施三有及四恩。自他俱入甘露城。同证一如真法界。

    此颂迴向同证涅槃也。六度四摄。义兼万行。法门皆菩萨两利之功。不忍自善其身。复将自所修证法门。迴己向他曰施也。三有者。即三界众生因果不亡白三有。四恩有二种。一如长途。谓天地葢载恩。日月照临恩。皇王水土恩。父母养育恩。二如本经。谓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自他下总收十法界。甘露城。喻涅槃果中本无生灭。如饮甘露之不死也。一如。即一真如法界。华严云。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此之谓欤。

    △三如来印证。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摩诃萨。为诸大众。说是法已。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大众。及未来世求佛道者。分别演说阿兰若处殊胜功德。利益安乐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趣向菩提正真觉道。汝所成就无量功德。千佛共说不能穷尽。

    尔时下十九字。皆经家叙置之文。因菩萨代佛宣扬。深合佛义。故佛极口嘉美双称善哉。汝为下。出讚美之义。分别演说下。谓于一兰若。说出许多利益。始则发明恐怖。有多种缠缚之境相。次则发明兰若。离怖得果之始终。再次发明存想追本。以我见为恐怖之宗。又次发明离过显德。归兰苦为成佛之本。及借喻显法。广明法相差别。以偈重宣。深究圣凡趣证。迴向三有。以见慈济之心。酬报四恩。均入无为之化。自他俱利。法界同登。故云殊胜功德。充之则正真之道。一字法门海墨书之不尽。功德难量空界尽而无穷。以助化之德。功归于菩萨。故诸佛共讚。犹不能尽矣。

    △四海众获益。

    尔时会中智光菩萨。无量阿僧祇菩萨大众。闻阿兰若最胜功德。即得闻持陀罗尼门。无量众生。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千亿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淨。

    得闻持陀罗尼门者。即一闻千悟。获大总持。馀益准前。以上离世一品乐远正讚已竟。

    △二厌身一品弥勒问观二。一品题。

    厌身品第七

    以厌身为题者。以文中有观身不淨可厌之观故。加之种种喻明。深为憎恶。葢不厌则不离。由厌身心。修无垢行。亦助道之本也。

    △二经文二。一问正住兰若于身何观二。一经家叙置。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二弥勒正问。

    世尊。我等既悟。出家菩萨摩诃萨。厌离世间。住阿兰若。调伏其心。修无垢行。然此菩萨。住空閒处。自于是身。应作何观。

    调理三业。制伏妄心。即是兰若修证。清淨操持。即是无垢行门。此但述前意。然此下方为正问。此非弥勒不知。为利乐有情。故有是问。空閒处。即兰若之华言。自于是身者。指修行人现在之身。观者是修行人定中发慧究察之智。应作何三字。谓所应作者。必在何观。惟何字为问辞。葢如来设教。巧被初机。随病用药。种种不同。如五停心观等。因观法有多种差别。故问何观。

    △二如来讚许诫听当说二。一讚诫乐闻。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众生起大悲心。请问如来入圣智观。妙行法门。汝当善听。今为汝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入圣下二句。是佛述观中胜益也。圣者正也。智者觉照也。观为能入。圣为所入。智为观中究察之用即是始觉。妙行即修观之功夫。法门即趣证之要路。良以即凡心而成佛心。依本智而达圣智。须从这里入。故曰妙行法门也。下诫听易知。

    △二如来正说五。一佛与分别二。一标作诸观。

    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四威仪中。微细观察。是有漏身。三十七种不淨秽恶。是不可爱。是不坚牢。

    此为诸观之总标也。四威仪下。求菩提之法则也。谓行住坐卧之间。动则合宜。静则有法。行不致于卤莽。坐不致于昏散。所谓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故曰威仪。微细观察者。正出所观之境有三十七种。详究曰观察。深沉曰微细。三十七种皆言不淨秽恶者。分三种。一外相十二。谓髮毛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也。二身器十二。谓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也。三内含十二。含即含藏。谓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以三十六种。加身为总相。以总别发挥。共三十七。而九孔常流。一切皆是不淨。所谓隔囊臭物。智者不爱。如梦幻泡影。故不坚牢。堕于生死。故曰有漏。由作此观。深生厌离。

    △二别分诸观二十九。一秽器盛蛇观。

    当观此身。犹如坏器。外以杂彩。金银七宝巧饰庄严。内以粪秽种种不淨。填塞充满。雨肩担负。随器而行。其有见者。皆生爱乐。不知器中盛满不淨。有六黑蛇。常在此器。一蛇随动。器即破坏。毒害臭恶。竟无所堪。

    此正喻之文。坏器者土器也。显其易坏。谓根本是土。外以金镶银钿。七宝庄严者。以见美观。喻人身外粧饰也。内以粪秽填塞者。喻三十六种不淨也。两肩担负。随器而行者。喻我执不忘。随身保重也。其有见者皆生爱乐者。喻以颜貌尊敬也不知器中下。喻人颠倒不自省察也。六蛇在内者。喻身心六病也。一蛇随动下。喻无常不保朝暮也。毒害臭恶下。喻无常苦空无我不淨。智人之所不爱也(身心六病。法合自有)。

    世间之人。庄严其身。如彼彩画盛不淨器。贪瞋痴三。名为心病。风黄痰癊。名为身病。内外六病。能害身心。如彼六蛇居于器内。一一蛇动。器即破坏。一一病发。身即无常。善男子。出家菩萨。处于空閒。观察是身。名为第一不淨观相。

    此以法合喻。初四句合坏器。贪等六病合蛇。故云蛇动器坏。病发身亡。善男下结观相名。

    △二死狗不淨观。

    出家菩萨。于日夜中。又观自身。臭秽不淨。犹如死狗。何以故。彼身亦是父母不淨。为生缘故。

    观身如死狗者。虽人物品类不同。不淨可厌是同。何以下徵起释之。有三义。一者臭秽可厌。二者死狗无常。三者缘生不实。若微细观察。更隐深义。若向不淨处生厌。无常处警心。不实处悟空。豁然大悟。既是缘生即无自性。当体即真。不淨化为真淨。无常即是真常。如目病既除。空华亦灭。问。此与前科何别。答。前科约现在观。此科亦兼死后观。是以各科(缘生不实者。谓一切情与无情。皆不自生。从因缘而生。且人道一种。以父精母血。己识种子。三缘和合。虗妄有生。若因缘别离。虗妄名灭。既从因缘生灭。则知当体不实大悟之后。真性不灭。即我法身)。

    △三蚁台象破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蚁子台。安住众蚁。时有白象。来至台边。以身触台。台即崩碎。善男子。此台所谓五蕴之身。白象是为琰魔罗使。身归后世。如象坏台。

    此乃无常观也。蚁子即细虫。台即土台。为蚁子之依处。安住众蚁者。谓台在则蚁安也。善男下法合。土台喻身。众蚁喻命。以识息煖三和合连持。为人命根。依身而住。身在命在。如众蚁依台。白象喻无常杀鬼。然白象触台而台蚁皆坏。喻杀鬼取人则身命皆亡。末后二句法喻双结。呜呼。果若观此无常。生大警觉。顿发无漏正智。照彻五蕴皆空。度出一切苦厄。超生死不相关之地。了鬼神觑不破之机。管教无常杀鬼。望空捉影。无处下手。

    △四芭蕉无实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而作是念。我今此身。从顶至足。皮肉骨髓。共相和合。以成其身。犹如芭蕉。中无实故。

    此乃无我观。亦空观也。先观自身。皆众相和合共成一身。聚之则有。离之即空。自无实体。主宰安在哉。故取喻芭蕉。以芭蕉无实质。众叶缠裹。外实内虗。剥去一叶。又有一叶。是以叶在则在。叶尽则空。亦无主宰也。若是法喻参究。豁然大悟。便知真空随缘成相。万相当体即真。色空相即。理事融通。猛觉了然。千佛一数。

    △五如土附牆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无有强力。皮肉薄覆。如涂附牆。亿万毛髮。如草生地。微细风大。出入毛孔。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刹那刹那。衰败转故。

    无强力者。言其不坚。亦无常观也。是以身不自身。以皮肉薄覆而似身。然既言薄覆。已觉无常。犹如泥涂附牆。暂遮空隙。终不坚久。毛髮生于皮肉。如草生于地。地指牆上土皮也。是知牆皮生草。久必坠落。孔隙自开。出入透风。不久倾倒。风大入身。亦复如是。谁有下。深生厌恶。刹那刹那者。行阴迁流也。衰败转者。将死不久也。若作观之人。既知无常。忽然醒觉。是谁衰败。身后何归。一念相应。则大梦惺觉。始知本无生灭当体是佛。

    △六养蛇取害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养毒蛇而取其害。我今虽以饮食衣服。资长是身。而不识恩。毕竟还令堕于恶道。

    此为苦观也。毒蛇喻贪瞋痴。每每毒害性德。众生恣纵犹如养蛇。是知纵贪。则希望无厌。毒害解脱德。纵嗔则忿怒伤杀。毒害法身德。纵痴则任运昏迷。毒害般若德。三德既丧。三业滋多。所以死堕恶道。岂非自取其害耶。是以菩萨既作此观。深生惧畏。发大勇猛。如大将破重围。奋力突出。则三毒化为三德。苦恼顿成乐果矣。

    △七冤家诈亲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譬如怨家诈作亲友。伺求其便。而将毒药断彼命根。我身如是。本非真实。终致无常。非圣爱故。

    此无我观也。怨家诈亲。认之则必断身命。喻我见诈亲。执之则必断慧命。是以大根菩萨。若向这无常身中。会得真常者不灭。管教冤家纳欵。讐敌归命。

    △八水泡起灭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水上泡。虽复妙好瑠璃珠色。刹那因缘起灭无恒。有为念念不久住故。

    此无常观也。水泡即浮沤。视之如珠。取之随灭。身亦如是。观之似真。刹那则灭。菩萨若向这里会得。则全泡即水。真性常住。返见娘生之面。不异如来圆满报身。

    △九乾城不实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乾闼婆城。虽现相状。而不实有。今者我身。亦复如是。

    此空观也。乾城即是海市。蜃鱼之气。结为城垣楼阁等。观之似真。当体无实。今者下法合。我身亦尔。现有即无。经云初生即有灭。不对愚者说。若向这里。冷眼看破。乾城化为性土。幻身即是真身矣。

    △十影像非真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犹如影像。我身亦尔。虽有非真。

    此亦空观也。日下之影。镜中之像。影不离形。像不离镜。若会影归真。全像即镜。始知众生。本来是佛。

    △十一强敌侵掠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譬如外国强盛怨敌。今者我身亦复如是。烦恼怨敌侵掠善根。

    此苦观也。涅槃如本国。生死如外国。本国有主公。外国有怨敌。主公喻法身。怨敌喻烦恼。法身具足万德。烦恼侵掠善根。菩萨在这里观察。一念顿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怨敌顺为良将。侵掠转为奇功矣。

    △十二朽宅崩坏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朽舍宅。虽加修葺当必崩坏。我身亦尔。虽加爱念。当必无常。

    此亦无常观也。又观下喻。我身下合。良以智者观之。朽宅何必修葺。速登长者之车。无常亦复莫惊。便见遐龄之寿(长者之车。如法华火宅喻。长者引诸子出宅先以三车诱引。后以一车等赐。三事喻权。一车喻实。今借彼喻。如无常苦空等观为权。因此见性成佛为实。权观如羊鹿牛之三车。成道如登大白牛车。从权入实则同。故略引喻)。

    △十三近怨怀怖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近怨国。城邑人民常怀恐怖。今者我身亦复如是。于念念中畏无常怨。

    此亦苦观也。怨国喻生死。城邑喻自身。人民喻六根。喻中怨国虽不侵掠。此城邑中人因近故常怀恐怖。法中无常虽未即至。修行菩萨不由念念惊心。然惊心者必定用心。用心者必能运智。运智则必出生死矣。如彼近怨城主。或修仁布德。令彼望风来宾。或聚将练兵。亦令闻声胆碎矣。

    △十四爱火烧身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无量薪为火烧爇。然是猛火曾无厌足。我身亦尔。以贪爱火烧五欲薪。其心增长亦复如是。

    此苦观也。贪爱五欲如火烧薪。贪爱增长如火无厌。若菩萨一念返观。贪爱化为智慧。五欲化为真如。智理相契当处逍遥(五欲二字。莫作财色等看。即受五欲之身也。以贪爱在心。劳苦在身。其心愈爱。其身愈劳。如火烧薪。薪必烧尽。烦火逼身。身亦无常。故曰其心增长。亦复如是)。

    △十五慈母怜子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

    此无常观也。子失其母则死。身不守护则病。病则不能修证。如子死不能续宗。故菩萨观之。益加谨慎。护身修道。如护子续宗也。但病之身心一句。当改之字作害字读则顺。谓若不守护。病害身心。良以身病心忧。愁恼障道。岂非害乎。

    △十六洗炭无益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本性不淨。譬如有人厌患炭色。设诸方便以水洗之。经无量时黑色仍旧。乃至炭尽终无所益。我身亦尔。有漏不淨。假使海水尽未来际。洗之无益亦复如是。

    此乃不淨观。令生厌恶增长道心也。良以炭色本黑。洗之经年终不能白。身本不淨。洗尽海水亦不能淨。菩萨观之悟之。一旦返妄归真。山河大地。根尘识心。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到这里。谁能洗谁。谁能恶谁。

    △十七如油沃薪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油沃薪以火焚烧。又遇大风势不可止。是身亦尔。名五蕴薪。沃贪爱油。纵瞋恚火。愚痴风力。无有休息。

    此乃无常观也。沃者灌也。薪即柴薪。油沃薪而火焚。遇大风而炽盛。则徧烧林野势不可止。喻贪润身而瞋助。乘痴风而力强。则能烧性德。愈莫可穷。若菩萨著眼。试看观音。照见五蕴空处何如。

    △十八恶疾多病观。

    出家菩萨。观于自身。犹如恶疾。四百四病所住处故。

    此苦观也。四百四病者。如僧祇律云。风病一百一。火病一百一。水病一百一。杂病一百一。可谓大患莫若有身也。然病为身之累。犹身为道之累。菩萨观之。一念我法二执顿空。则恶疾转为妙用。诸病尽作神通(根本律云病有二种。一饥渴为主病。二四百四病为客病。诸病缘不出三种。谓风热痰癊。此三种病。以三药能除油除风气。酥与石蜜除黄热病。蜜及陈沙糖能除痰癊。杂病者应尽用上药治之)。

    △十九虫住无常观。

    亦如大肠。八万四千虫所住故。是无常处。出息不还即无常故。

    此不淨观。亦无常观也。有云。身有八万四千户虫。徧在一身。此则但云大肠有之。然直取不淨观用之。不必较量。又观是身是无常处等即无常观。故结云出息不还即无常故。大约菩萨作观。亦如禅师参话头。疑处多悟。此观无常苦空。多厌处转身。假若番转面皮。八万馀虫变作通身手眼。无常客队识取不动主公。到那时。方知无常不淨等观。真为换骨神丹。又作敲门瓦子。

    △二十瓦石河水观。

    亦如非情。神识易脱同瓦石故。亦如河水。刹那前后不暂住故。

    上三句无我观。下三句无常观。良以非情即无情。神识即第八识。谓身本有情。而喻如无情者。以识神易脱自无主宰故。然易脱即是易死。以业牵识走即便离身。片时不在类同无情。故将瓦石为喻焉。是知此文皆可三支比量。如身是有法。自无主宰为宗。因云识神易脱无常故。同喻如瓦石。良以瓦石易脱无常。瓦石无主宰。例知身之神识易脱无常。亦如瓦石自无主宰故。下句亦可为量。谓身是有法。以生灭为宗。因云刹那前后不蹔住故。同喻如河水。但文外立宗。少不齐耳。

    △二十一压油婴儿观。

    亦如压油。于一切事受劳苦故。无所依者。犹如婴儿失父母故。

    此苦观也。压油不取造恶。但取劳苦。喻人生一世。逐境奔驰亦复如是。无所依者。谓背觉合尘。喻如婴儿失母故无所依。葢婴儿喻自身。父母喻佛性。若人依经作观。一旦背尘合觉。便是婴儿见母。

    △二十二虾蟆如穴观。

    无救护者。犹如虾蟆蛇所吞故。如穴无底。心心所法不可知故。

    此亦无常及苦观也。无救护者。谓迷失佛性。世不免死。无常到来实无可救。喻中虾蟆遇蛇固无所救。法中人遇杀鬼亦无可救。地陷之坑为穴。深无其底。人堕于中不能出故。此为喻。心心所法合喻。谓人没于中不可知者有二义。一穴乃天现深不可测。喻心心所。体即是妄。任运造业人不自知。但经中可知二字不顺。或喻中说。知字当是测字。言穴深无底人不可测。若法上说。可字当作能字。言心心所法。任运造业。人之昏迷自不能知。凡看经者不可胶柱。活泼为妙。心即心王有八。心所即心之所使。有五十一。八王者。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赖耶识。心所五十一者。即五徧行。五别境。十一善法。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共五十一。如心王举动。心所随之。一切众生。自无始来。迷真起妄。堕入其中。自不能出。如人堕穴。相等无异矣。菩萨观之。豁然踏番深穴。招安杀鬼。则天下太平。四民乐业(八种识缘境自在故称为王)。

    △二十三无厌断常观。

    恒不知足。于五欲乐心无厌故。恒不自在。断常二见所繫缚故。

    初三句贪不知足。如海纳百川。苦身劳心。即苦观也。五欲即五根之所对。色声香味触。违者生憎。顺者生爱。无有厌足。菩萨观察。自知如来藏中性德法财充满法界。到此反观向日五欲之贪。顺心之乐皆可一笑。恒不下。既云恒不自在。正为断常转变。自无主宰。即无我观菩萨悟此。转断常而证真常。化邪见而成正智。

    △二十四无惭死尸观。

    不生惭愧。虽蒙眷属养育弃捨生故。亦如死尸。于日夜分近灭坏故。

    初三句认贼为子观。亦苦观也。其文不全。义不明爽。应云譬如有人。弃捨生子。认贼为子。然其贼子。虽蒙其父当亲眷属。养育恩深。不生惭愧。造种种业。遗累其父。又劫家宝。若以法合。自身合有人。迷真心合弃亲子。认妄心合认贼子。妄心放肆。合子不生惭愧造业。自身随业受报。合遗累其父。丧却法财合劫家宝。假若一旦返妄悟真。如识真子。擒捉贼子。则家宝复生。宗嗣得续也。亦如死尸下。别是无常观。自身不觉如同死尸。行阴迁流。念念无常终归于死。亦如死尸。于日夜时分。将近灭坏。此但言不久。若夫菩萨观察时。忽然死中发活。则知常住不坏。

    △二十五受苦依身观。

    唯受诸苦。于一切处无真乐故。为苦所依。一切众苦依身住故。

    此皆苦观也。诸苦不止违境。一切不止三界。应知二乘涅槃。如止化城未为真乐。良以三途之重苦。人间之八苦。人皆知之为苦。若诸天之喜乐。染著于心。逼不自由者。在诸天受之为乐。以佛观之犹然是苦。法华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次第相续不断。岂止违境为苦而乐境非苦耶。然菩萨观之。既一切处皆无真乐。毕竟真乐在甚麽处。忽尔于苦恼堆头。急急逼拶。将自心迷惑顿开。性天朗耀。则知诸苦极处。皆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矣。次观。云身为苦之所依。所以众苦依身而住。若菩萨观之。则知我见为招苦之本。遂用无分别智。顿断我执。则皮既不存。毛无所附。

    △二十六空聚空寂观。

    如空聚落。于是身中无主宰故。毕竟空寂。徧计所执妄搆画故。

    初三句无我观。次三句空观也。聚落如集场马头之类。所谓积聚居民。歇落行客之处也。然既云聚落。贵乎有人。而于中无人故名空聚。喻五蕴身中无主宰。如聚落无人。于是下法合。以众生身为四大假合。行阴所迁。业缘所转。欲生而偏死。好正而固邪。既不自由。岂有主宰。然菩萨如是观之。既无主宰。现今活泼泼的是谁。向这里动问一声。主人即应。下句又是一观。毕竟空寂者法性也。良以法性清淨。荡无纤尘。如好眼对晴空。清虗湛然。实无一物。徧计下二句。即依真起妄也。徧计者谓周徧计度。即意识妄念。理中实无。因执成有。搆者造作也。画者彩画也。如梦中搆造房屋。五彩庄严。梦中执有。醒后全空。故曰妄搆。岂止醒后方空。然正梦即空也。菩萨观察。会得梦中人。即是醒中人。了达梦中境唯心自现。亦觉醒中境亦惟心所现。是则徧计顿入圆成。万法本来自性。

    △二十七空谷船舶观。

    如谷中响。皆是虗妄所显现故。亦如船舶。若无船师即漂没故。

    初三句空观。次三句无我观也。空谷之响闻之实有。谷中本无。亦喻自身之虗假。随业缘妄现。观之似有。理中亦无。菩萨若夫会响归声。则脱体大悟矣。亦如下。小者曰船。大者曰舶。船舶喻人身。船师喻佛性。谓有船无师。船即漂没。喻身无佛性。身即死尸。佛说此观。正欲菩萨即船会师。若与船师相见。则立达彼岸矣。

    △二十八大车到岸观。

    亦如大车。运载财宝。何以故。乘于大乘。到菩提故。

    以上诸观。皆是无常苦空。无我不淨。佛说此观。令出家菩萨生厌离心。修远离行。独此末后一喻。令菩萨观之。向无用中择出大用。大车喻身。财宝喻法。然身虽无常苦空。菩萨赖此为入道之具。何以下徵释。徵曰。身既无常苦空不坚之体。何能运载为入道具。释曰。乘于大乘到菩提故。然上一乘字。身能受法之意。如车能载。大乘二字。合上财宝。即大乘法。若非身临耳听。心领神会。凭何证道乎。故三世诸佛。皆从凡夫修证。方得菩提。良以从前诸喻。令人厌之又厌。恐中加恐。所以重示不惜其繁。直至末后。急处一提。令彼恐怖厌恶之人。一跃而登岸矣。大哉圣经。应病之良药也。

    △二十九总结到岸。

    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观察。非不爱惜如是之身。欲令众生出生死海到彼岸故。

    以上诸观。非教一人徧作诸观。葢欲令人或一或二。日夜观察。非不下。释人伏疑。恐疑者云。既身为道具。理宜保重。何必山林险处。又且日夜观察不胜其劳。宁有君子不爱身否。所以如来释之曰。非不爱惜。但身之与道不能两全。若以身较道。护身则疎道。永受轮迴。若重道轻身。则能到彼岸矣。

    △二结成法要。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修如是行。此则名为出家佛子。所观法要。

    如是行即指诸观。以其厌身求道。依说而行。必到彼岸。不涉纡曲。故云法要。

    △三劝令流布。

    若有佛子发菩提心。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阿兰若。修习如是三十七观。亦教他修。如是法要。解说书写。受持读习。远离一切我我所执。永断贪著五欲世乐。

    佛证菩提所以成佛。是以佛言。若有能发菩提心为求菩提道者名为佛子也。以上既发此心。既求此道。须住阿兰若。修习如上三十七观为自利。亦转教人修为利他。复将如是法要。或解说则分文释义。或书写则展转誊文。或受持则领纳秉任。或读习则解义熟文。远离下。又复叮宁。谓或自修作观。或解说等时。不著我相。不著法相。然不著我相则我执空。不著法相则我所空。是则二执既空。心境两忘。故曰永断等(能贪即我执。五欲即我所。如五欲是我所有。亦法执)。

    △四究竟成德。

    速能成熟不坏信心。求大菩提。不惜躯命。何况世间所有珍宝。现身必得究竟成满一切如来金刚智印。于无上道永不退转。六度万行速得圆满。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速能成熟者。因修法要故。不坏信心者。克志不移故。求大菩提者。资禀超达故。不惜躯命者。唯道是求不知有身故。何况下。以重较轻解脱不悋故。现身必得者。一生事办不历僧祇故。究竟成满者。自证不减佛证故。金刚智印者。即佛心法故。于道不退者。益显精进故。度行速圆者。圆顿修证故。疾成菩提者。良马见鞭影而追风千里故。以上诸观诸喻。初会似类小始。究竟实为圆顿。依浅入深。正是此经之妙。

    △五闻品成行。

    尔时会中。八万四千新发意菩萨。深厌世间。得大忍力。不复退转于无上道。百千婆罗门发菩提心。成熟信根得不退转。三万六千善男子善女人。远尘离垢得法眼淨。

    厌世者出世之助缘也。葢不厌则乐著五欲。焉能成行哉。得大忍力者。别经云。初地菩萨多修檀度。馀非不修。但随缘随分。二地多修戒度。三地多修忍度。若以彼证此。既云忍力且大。非证三地者不能。不复下。于无上道。不但位行不退。即一念也无。皆地上位也。发菩提心者。向为婆罗门。本淨行之家。今一闻诸观不淨可厌。遂发大心。顿入初住。华严百喻较之不如。信根者万善之本。而因成信根万善皆备矣。其远尘离垢等。解见前文(较之不如者。华严经有一百譬喻较量发菩提心者。百喻不如此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卷第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