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善心所”有十一:

    (1)信:于业、果、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与欲所依为“业”。

    (2)惭:于所作罪,对自羞惭为“性”,防息恶行所依为“业”。

    (3)愧:于所作恶,对他耻愧为“性”,防息恶行所依为“业”。

    (4)无贪:无著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5)无瞋:以慈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6)无痴:如实正行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7)精进:善品现前,勤勇为“性”,完满成就善法为“业”。

    (8)轻安:调畅堪能为“性”,除障为“业”。

    (9)不放逸:以无贪等四法为“性”,正行所依为“业”。

    (10)行舍:以无贪等四法为“性”,正行所依为“业”。

    (11)不害:以悲为“性”,不烦恼为“业”。

    这十一个心所所以叫做“善”者,因为它们可以领导你走向“善法之路”啊。

    【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

    “根本烦恼心所”有六:

    (1)贪:染爱耽着为“性”,生苦为“业”。

    (2)瞋:损害为“性”,恶行所依为“业”。

    (3)无明:痴迷为“性”,烦恼所依为“业”。

    (4)慢:心高举为“性”,不生敬重所依为“业”。

    (5)疑:犹豫为“性”,不生善法所依为“业”。

    (6)见:染慧为“性”,一切见品所依为“业”。

    这六个心所为甚么叫做“根本烦恼”呢?因为它们是一切烦恼的根本故。

    “随烦恼心所”计分“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共有二十。

    先讲“小随烦恼”,计有十:

    (1)忿:心愤为“性”,能与暴恶,执鞭杖所依为“业”。

    (2)恨:结怨不舍为“性”,能与不忍所依为“业”。

    (3)覆:隐藏为“性”,能与追悔不安稳住所依为“业”。

    (4)恼:陵犯为“性”,能与忧苦不安稳住所依为“业”。

    (5)嫉:心妒为“性”,自性忧苦所依为“业”。

    (6)悭:心吝为“性”,无厌足所依为“业”。

    【诳谄与害憍无惭及无愧掉举与昏沉不信并懈怠】

    (7)诳:诳现不实功德为“性”,能与邪命所依为“业”。

    (8)谄:心曲为“性”,障正教诲为“业”。

    (9)害:损害为“性”,加鞭杖等所依为“业”。

    (10)憍:于盛事染着倨傲为“性”,能尽福慧为“业”。

    这十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小随烦恼”呢?因为它们是各别而起,并且行相粗猛故。

    次讲“中随烦恼”,计有二:

    (11)无惭:于所作罪不自羞惭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12)无愧:于所作罪不他耻愧为“性”,一切烦恼及随烦恼助伴为“业”。

    这两个心所为甚么叫做“中随烦恼”呢?因为它们是自类俱起,遍不善性故。

    再讲“大随烦恼”,计有八:

    (14)昏沉:无所堪任,蒙昧为“性”,于一切烦恼及随烦恼所依为“业”。

    (15)不信:心不清净为“性”,能与懈怠所依为“业”。

    (16)懈怠:于诸善品心不勤勇为“性”,能障勤修众善为“业”。

    【放逸及失念散乱不正知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17)放逸: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善法退失所依为“业”。

    (18)失念:于诸善法不能明记为“性”,能与散乱所依为“业”。

    (19)散乱:令心缘散为“性”,能障离欲为“业”。

    (20)不正知:能起不正身语意行为“性”,违犯律行所依为“业”。

    这八个心所为甚么叫做“大随烦恼”呢?因为它们亦是自类俱起,遍不善性,并遍染二性(不善性、有覆无记性)故。

    这二十个“随烦恼”相互的关系如何?列表说明之:

    “不定心所”有四:

    (1)悔:心变悔为“性”,障止为“业”。

    (2)眠:不自在转,昧略为“性”,能与过失所依为“业”。

    (3)寻: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粗相分别为“性”,于苦乐等所依为“业”。

    (4)伺:思慧差别,意言寻求,令心细相分别为“性”,于苦乐等所依为“业”。

    这四个心所为甚么叫做“不定”呢?因为它们可善,可恶,皆不定故。

    “二各二”者,是说“悔、眠”和“寻、伺”,各有善恶二种。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

    “根本识”就是“第八识”,因为一切法的“种子”都藏在“第八识”中,由“种子”生起“现行”,所以“前六识”都是依托止宿在“第八识”的。但“前五识”起“现行”的时候,不能随自己的自由,必定要遇“缘”才可,应知道“前五识”的“缘”,也有多少不同啊。

    颂曰:“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后三五三四,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表列以明之:

    九缘颂:“根境空光明,作意分别依,染净根本依,最后种子依。”

    我们就知道,每个“识”照它的“具缘”,一样也不可缺少,有“缘”(P161)则生,无“缘”不生,这是佛法唯一的定理。譬如波涛相似,是依风缘而生起的。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至于“意识”,它只要“五缘”就够了。它的绿少,所以常常现起,但是也要除了下面五个地方:

    (1)无想天————即无想报。

    (2)无想定————即灭第六识。

    (3)灭尽定————即灭第七识。

    (4)睡眠时————即无梦时。

    (5)闷绝时————即麻木时。

    这五个时候“意识”都是不行的。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诸识”就是“八个识”,由这“八识”转变出来的“见分”即是“能分别”,“相分”即是“所分别”。由此“见”“相”二分的道理,所以“我相”“法相”是虚假没有的。

    自证分见分————即我相影

    相分————即法相影

    “二影”离开了“二分”,当然没有的。明白这道理,才知道一切法都不能离“识”了。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一切法的生起,都是由“第八识”的“一切种识”,“种子”生“现行”变起来。千差万别的变出来,都是因为“现行”熏“种子”,“种子”又生“现行”,展转的力量,所以彼彼的一切一切才有分别生起。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诸业”就是善业、恶业、无记业,“二取”就是能取的见分及所取的相分,“习气”就是种子的别名,“异熟”就是第八识的果报识。这就是说:

    一者,由三性习气为“缘”。

    二者,由二取习气为“因”。

    那末,前面的果报异熟受尽了,复再生第二个其余的果报异熟了。

    【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现在要说到“三性”了,(1)遍计所执自性,(2)依他起自性,(3)圆成实自性。

    怎样叫做“遍计所执自性”呢?因为它对于各种彼彼事物上,都去“周遍计度”这是甚么?那是甚么?名言种类,坚执我法。若论这“遍计所执”的“我”和“法”,有没有“体性”呢?完全是没有的。

    【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

    怎样叫做“依他起自性”呢?依是“依托”,他是“众缘”,就是说,这宇宙万有、森罗万象的东西,大如世界,小如微尘,一切的一切没有一法不是“依托众缘”所成的。既然都是依托众缘所生的东西,那末,就分别这众缘所成的东西,这是甚么?那是甚么?

    怎样叫做“圆成实自性”呢?圆是“圆满”,成是“成就”,实是“真实”,性是“体性”。这圆满成就真实二空所显的“真如法性”,要怎样才显现出来呢?就是在“依他起性”上,远离前面的“遍计所执”,就可以显现了。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如无常等性非不见此彼】

    “圆成实性”既然是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那末,这“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性”这两种自性不能说它是“异”,也不能说它是“不异”;什么理由呢?

    (1)若说它是“异”,离开了“依他起”的万法,又不能显现“圆成实”的法性。

    (2)若说它是“不异”,那末,“圆成实”的法性岂不是和“依他起”的法相,一样的也有“生灭”了吗?这道理如果不懂,我来说个譬喻吧。好像小乘说的“无常性”不能离开“一切法上”来显现,圆成实的“真如性”也是在“一切法上”显现啊。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上面说的是“三自性”,这里说的是“三无性”:

    (1)相无性:就是说,前面的“遍计所执性”当然是没有实在的相状。

    (2)生无性:就是说,前面的“依他起性”当然是没有一固定的生相。

    (3)胜义无性:就是说,前面的“圆成实性”是因为它在“依他起性”上,离开了“遍计所执性”,是约殊胜的义理来安立的。

    所以说,依前面的“三自性”才来安立这“三无性”。这三无性的说法乃是佛的密意————方便善巧,破凡夫外道的“我执”及二乘权教的“法执”,才说“一切法无性”,这是般若会上“毕竟空”的道理。

    其实“三自性”中只空其“遍计所执性”的“我、法”就够了,至于“依他起性”的“俗谛”和“圆成实性”的“真谛”,还是有的。不然的话,只有能缘的智,没有所缘的境,诸佛所证的“根本智”和“后得智”就都没有功用了。何以故?因为:

    (1)根本智即是“亲证真如”,亦即是“真谛”。

    (2)后得智即是“能缘差别”,亦即是“俗谛”。

    【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前面说过了“三无性”,第一是“遍计所执的相无性”,第二是“依他起的自然无性”,第三是“由远离前面所执的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

    “此诸法”三个字就是指一切依他起的法。“胜义”就是指的一切法的真如性,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是不生不灭,常恒不变的“真如性”,也就是唯识的“真实性”。

    【至乃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前面二十四颂是讲“唯识相”,第二十五这一颂是讲“唯识性”,后面这五颂是讲“唯识位”。

    (1)资粮位:从最初发起菩提心一直到未证“唯识真如性”以前,他一心希望安住“唯识真如性”。但是他虽然是有这种希望,对于“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二取种子”————随眠————随逐有情、眠伏藏识,这“二取”烦恼的种子,“现行”还没有降伏,“种子”还没有消灭,这是在资粮位上“十住”、“十行”、“十回向”的当儿。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2)加行位:这“二取种子”、“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现行)为什么不能降伏呢?而“种子”又为什么不能灭除呢?这是因为正用功修“唯识观”的时候,空境现前,他误认这空境————少物,就以为是“究竟”;这“空境”就是“有所得的少物”,把这“有所得的少物”认作是“唯识的真如性”。老实说,如果把这“有所得的少物”当作“唯识真如性”,那不是真实安住“唯识的真如性”。这正是暖、顶、忍、世第一的“四加行位”。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3)通达位:设若到了对于“所缘唯识性”的时候,连“能缘的智”都无所得,在这时安住“唯识性”,才把“二取种子”————“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两种相状离开了。这就是初破了“一分无明”,而证到了“一分真如”之理,名为“见道初地”。

    【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4)修习位:用功如果到了“无所得”的境界,不是口能说出,也不是心能想到,这叫做“不可思议”,也就是“出世间的智慧”,亦即是“无分别的智慧”,因为舍弃了“两种粗重”:

    一是将“烦恼障的种子”舍弃了。

    二是将“所知障的种子”舍弃了。

    因此,便能亲证得“二种转依果”:

    一是能转“烦恼”成“菩提”。

    二是能转“生死”成“涅槃”。

    【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5)究竟位:在这首颂里面要分做七项来说明。

    ①无漏界:“界”是“种子”,“无漏界”就是“无漏种子”。

    ②不思议:“思”是“思虑”,“议”是“言议”,佛的境界是不可用心思言议的。

    ③善:就是“白净法”,无量无边的“无漏功德”所成。

    ④常:就是佛所证的“无为”和“有为”的一切“功德”,是一证永证,永无生灭的。

    ⑤安乐:“安”是“安然”,“乐”是“快乐”。佛既然把“烦恼障”和“所知障”通通都断了,当然是“安然快乐”的。

    ⑥解脱身:解脱身本来是三乘(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都有,因为都是断了“烦恼障”所得的。不过佛证的是“无住涅槃”,其故有二————

    一是不住生死,即与“凡夫”不同。

    二是不住??槃,即与“二乘”不同。

    ⑦法身:就是宇宙万有一切法,佛是亲证“一切法性”,为他的“身”。这“法”有两种分别,若是一真法界的真如性,那是属于“无为功德的法”;若是在因地修的六度万行的法,那又是“有为功德的法”。唯识家所说的“法身”是“无为”和“有为”两种功德都有的。

    “牟尼”译为“寂默”,它的意义是“真”本“圆”,“妄”本“寂”,“无上究竟”佛陀的“德号”。

    即说偈曰;

    【唯识意义本非容易

    随我所知尽心竭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