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阴符经发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隐微难见。故名为阴。妙合大道。名之为符。经者万古常法也。後人撰述如纬。)

    黄帝公孙轩辕着

    (考古之家。称阴符经广成子授之黄帝。或称黄帝所作。或称玄女。或称风后。莫综一是。唐李筌得於嵩山石壁。一云骊山老姥授之李筌。後人疑为李筌所为。诚属谬论。统观经意。非大圣不能作。上古鸿荒未辟。文教之兴。始於黄帝。故老列庄所引用者。多黄帝之言。此经无论何人所传。其微言奥义。必出於黄帝。故以题黄帝作为正。)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於木。祸发必克。奸生於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於物。死於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於害。害生於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沈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此经四百四十六言。向称三百言者误也。闵氏刻本。立三章名目。核与经意不称。显系後人增置。今不用之。仍以上中下分篇。学者须将正文熟读深思。体究古圣垂言之意。先後脉络。一气贯通。然後披阅後之注解。与自己见处是同是别。方有意味。若於经文未尝措心。即先阅发隐。恐堕依他作解之诮。想善读书者。当不以予言为河汉也。

    阴符经发隐

    石埭杨文会仁山注

    予幼时喜读奇书。凡道家兵家以及诸子。莫不购置。所得注阴符者凡四家。又录其正文以为读本。而莫知其义趣所在也。後专意学佛。一切杂学典籍束之高阁。二十余年矣。顷因查检书笥。得抄本阴符经。流览一周。觉立言甚奇。非超凡入圣者不能作。遂悉心体究。而後恍然於古圣垂教之深意。直与佛经相为表裹。但随方语言。文似各别。而义实相贯也。因略为疏其大旨。令人知所措心。若夫深造[〦/公]微。是在当人妙契耳。

    或曰。古今解此经者。非指为兵机。即演成丹诀。子独以佛法释之。何也。予曰。圣言如摩尼宝。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且此经之可贵。有如黄金。若作铜铁用之。岂不可惜。故予直以甚深之义释之也。或曰。然则子之所释者。亦有证据乎。子曰有。夫论道之书。莫精於佛经。佛经多种。莫妙於华严。悟华严宗旨者。始可与谈此道矣。古人有言。证入一真法界。真俗圆融。重重无尽。即世间离世间。岂有心契大道。而犹生隔碍者哉。所以善财童子参访知识。时而人间。时而天上。时而在神道。时而入毗卢楼阁。其传授正法者。或为天神。或为人王。或为比丘。或为居士。或为外道。或为妇女。和光混俗。人莫之知。惟深入法界。虚心寻觅。乃能见之。则谓作此经者。即华严法界善知识可也。(有疑之者。以为黄帝生於释迦之前千数百年。何得指为华严善知识耶。子曰。华严法界。无古无今。去来现在。佛佛道同。故曰。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若以世俗情见求之。则去道远矣。)

    或曰。论道之书。与佛经相通者多矣。子独高视阴符何居。予曰。尝观关尹子而知非古书也。故於阴符而特尊之。关尹规仿释老以文其说。显系後人赝作。况不及关尹者乎。阴符无一语蹈袭佛经。而寻其意义。如出一辙。且字句险隽。脉络超脱。岂後人所能摹仿耶。凡观内外典籍。须具择法眼。方不随人脚跟转耳。

    上篇

    观天之道。(真智显照法界缘起)执天之行。([〦/公]机在握返本还源)尽矣。(竖穷横徧无欠无余)

    开章十字。为金经纲领。中间出没变化。不离宗旨。至下篇自然之道静二十九字结成观天之道一语。是故圣人至篇末一段文。结成执天之行一语。而首尾圆足矣。执字。即宇宙在手也。既能执天之行。则万化自然生乎身矣。此即先天而天勿违者也。○周易说先天二字。最有深意。何谓先天。心超天地未生之先。禅宗所谓空劫以前一段光景。盖一念起处。根身器界同时现前。此心已落後天矣。所以见不超色。听不出声。总在无明牢笼之内也。先天而天勿违者。即禅宗我为法王於法自在者也。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有二释。一就五行释。五行者水火木金土。何以谓之五贼耶。盖生克相仍。乃流转之道。今专就相克而言。是以名之五贼。贼贼夺尽。即显真空。实返本还源之要也。故见之者昌。二就五尘释。五尘者色声香味触。皆从外来。残害性真。故曰天有五贼。若见其元。贼为我用。故曰见之者昌。○释氏曰。六为贼媒。自劫家宝。此但云五贼者。以法尘不在於外。故非天所有也。

    五贼在心。施行於天。(三界唯心)

    此的示贼之根元。以免向外驰求也。释典云内色如外现。与此同意。体会此义。则知篇首天道天行。皆不出一心。下文宇宙二句。亦从此出。所谓百千法门。无量妙义。一时向一毛头上会悟得去。

    宇宙在乎手。(统摄无遗)万化生乎身。(出生无尽)

    大用现前。人莫能测。释典所谓身中现刹。刹中现身。又云。转得山河归自己。转得自己归山河者。皆此意也。

    天性。(法界体性)人也。(在人言人不必他求)人心。(真妄和合)机也。(无明不觉一念妄动)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以真性伏麤细二惑)

    指示入道之方。何等直捷。何等精微。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显依报非常之变以起下文)人发杀机。(命根顿断)天地反覆。(迥异寻常)

    天地不自发。以人发而发。但见人发。而不见天地发。是正报转。而依报未转。尚在信位。○禅宗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答曰。东山水上行。又云。日午打三更。面南看北斗。经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尽皆销殒。何况天地依空建立耶。○孔子赞颜回曰。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同此发字。

    天人合发。(依正全转)万变定基。(入初住位)

    定者住也。基者。初发心住为四十二位之基也。

    自开章至万化生乎身。统论道妙。以启信根。天性下。从信起修。是谓顿修。天发下。即修即断。是谓顿断。天人下。即断即证。是谓顿证。上智之士。一超直入。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与善财龙女同流。以上为根器极利者。说顿中之顿法门。下文为根器稍逊者。说顿中之渐法门。宣示身心邪正之别。以判逐妄归真之路。观两可以字。易如反掌。故知与下篇接机有别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此节属心。妙智无住。名之为巧。业识染着。名之为拙。巧拙由心。而云性者。从其本也。智现。则业识伏。识生。则妙智藏。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此节属身。三要者。目口阴也。此三窍最易起邪。动则随流。静则返本。

    火生於木。(喻心起惑)祸发必克。(焦灼性灵)奸生於国。(喻身造业)时动必溃。(流转苦海)

    上言逐妄之害。下言归真之益。

    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知之者。知其火与奸之为害也。修者修其身也。有转邪归正之功。炼者炼其心也。以智慧火。销烦恼垢。有炼矿成金之效。可以超凡入圣矣。○修炼之法。未曾说明。因上文立天之道以定人一语。足以概之。若欲详悉其方。须阅释典。以持戒修其身。以止观炼其心。循序而进。最易入道。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指现前共知共见者发端。为下文张本。

    天地。万物之盗。(承上起下)万物。人之盗。(牵引意识处处贪着)人。万物之盗。(徧揽外境以为我所)

    此云天地。即是阴阳造化之理。三句互相鈎鎻。而以末句为主。下文返还。从此句出。

    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愚人揽外五尘以为己有。名之为盗。智者知其唯心所现。用不离体。则盗得其宜而三才安矣。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既脱纠缠。而圆融无碍。涉入交参。是谓既宜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此引成语以释上文之意也。先喻。後法。人之盗机。吸取外尘。贪着不舍。如饮食无度。而通体成病矣。道者之心。如镜监形。物来则现。物去无迹。犹食之以时。而百骸调适。又盗机沾滞。汩没性灵。动其机者。摆脱凡情。活泼无碍。犹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又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盖真性一显。物我皆忘。此正申明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之旨。○上明证道。下明起用。

    人知其神之神。(业识流转隐含盗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