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论疏泰抄卷第十三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北京 灵泰法师 撰

    疏云显缘摄法尽义更别四缘。摄法尽义更别立者。即是四缘。亦于一切法尽。即是十五依处。亦摄一切法尽。即是四缘。依十五依处。别义说摄一切法尽。即十五依处。别义之上立十因。亦依十五依处上义差别。故立为十因。十五依处是法体。此十因者。十五依处上义用。用不离体。故论云。依十五处义差别故。在为十因也。因别体者。今言十因依十五依处。义总别故。立为十因者。约体用解。即十五依处是解。十因是义用。用不离体故。十因不离十五依处也。

    疏云然依者。于义俱第七转声也。依声色。若言于于即通境。通所依根。若通境也。

    疏云然大论三十八但有三种十因及五果体是依处于者。三种十因者。谓无记十因。谓种等事。清净十因。谓三乘无漏法。杂染十因。谓此十二支生死事。三种十因。如瑜伽论三十八说也。然三十八但说十因及五果。不明十五依处也。

    疏云随一切法名为先故总为先故说是彼诸法随说因。由先有一切法体故即起名也。谓此名心。此名色。此名人等。谓皆此名已。即心中起俱作。诸名想声想如想等。既起想已。即起悟也。谁一切法体为果。能离染为因。即取此亦起语。为此随说因体。若法名想三。即是起染之来由也。即与唯识论意同也。此文意说。由先有一切法故。即诸佛如来证得此一切法已。即于后得起中依一切法上安立名字。随说十二静教十八界等。既有名已。其弥勒等诸菩萨。皆此名教已。即菩萨心中起尽。即取依。然谁名而谁一切。谓此是名此是心等。既菩萨菩。萨。与余有情说时。先菩萨心中起想。想能施说种种名言为业。既想想已即说之。故约起名。唯在于佛。起想即在菩萨。即取萨所起离言。为随说因体。或可由先有一切法故即尽者。佛证此一切法已。即谓今时释迦佛说十二部名教。今时释迦佛皆过去佛说名教。即释迦佛心上起想。依能离言教所安立。此是名此是名此心等。既起想已。然为余有情起言说也。此约广展转传来。即过去佛起名现在佛想及起语。此所起语名随因也。彼论文势似取离一切法乃至三法为体者。然彼显扬等论文势。似取离一切法之上名想语。即取此想语三法。为随设说因体。不唯取起语。为随说因体。

    疏云然今此文正解彼意乃至心是离诸法因也者。然今唯识论文正解。彼论但取法名想三所起语。此所起语即名随说因体。所以者。但依处在随说因。故取语为随说因体。若不唯取语为随说因者。即论文应言。依不想说三者。随语因说者。即是语也。故知又但取所起语为此因体。此中则以能于语为因。所诠诸法为果也。即以名想为所依语。是能依由名想。方能起语耶。即言语正是诠诸法因也。

    疏云语性总言即通三性乃至体实二性者若约假者。语声能表善恶故假名。假名善恶故。说语声通三性。第二约实我者。语声通二性。若在佛依语声。即是无漏善性。若一切异生。十地已来菩萨语声。皆是无记性。

    疏云或可大乘离声无体乃至例难同所依故者。若前解名唯二性。即是实义。今者约假说者。则通三性。或可大乘名等依语假者。名等离声无体。既所依声即通三性。此名从所依声名。亦通二性。由如生异灭四相。即如所相者。为法体是善性。此能相生住异灭。从所依有依法体。亦是善性。有为法体。是不善性。此生住异灭。亦如所依法体亦通不善。又如何得之。法体既通三性。能得之令得亦三性也。非得等所依命根同分择灭之得能得道也。大乘即不在有法前得法后得也。但于法体同时。假立法俱得也。

    疏云不可言三相是共有因乃至义皆通故者。若萨婆多说。生等四相。望法体是俱有因。所以四起所依体四相亦通三性。若法前法后俱得。即从所得法以所。前以能得之得从亦得之法亦通三性。然小乘宗。不立得与法体为俱有因。何以故。若法体在未来。即起法前得。至过去即得与法解不俱。又法体在过去。其法后得亦在未来。或在现在。法体既不同世。故不得作俱有因。又择灭非择灭无为。不蕴三世。其无为上得。即蕴三世故也。若名句文三。是自性无记。若名句文望三法体。即不是俱有因。亦不得于得能得诸法。所以名句等。是自性无记。又名句文亦不同威仪。威仪中即有缘威仪心。故威仪心等。其名句亦不因工巧。工巧中亦有缘工巧心。发工巧心。其名句等亦不同异熟。异熟是善是恶所灭故。故是自性无记。然小乘立五种无记。谓余四无记上。更立自性无记。谓名句文。今大乘难曰。不可说言三相是共有因。三相即通三性。名等非是共有因。名等唯无记法。我今大乘三相是假。所依法体即三性。名句文是假。亦从所依声。声既通三性。其名句等亦通三性。所以名句望。本是俱有因。生等三相与法亦是俱有因。得等是假。从所得法。亦通三性也。然大乘说名句等通三性者。亦约假说也。又大乘亦不说名等。与本及四相与法体等。为俱有因。假取他小乘义。大乘假说有俱有因。故说名等通三性也。然对法说名句等是自性无记者。随转理门故。今大乘说名等通三性。以佛身中名句等。是无漏善。又如对法说。五色根是无记。亦是随转理门。若大乘中根。亦是善性。以佛身中五根。是无漏善也。

    疏云即依此悟随见闻觉知得者。即依此语。若随见色得随闻声。彼随所知香味触得随意觉一切法。后方起言说说诸义。故取能诠语为因。所诠一切法为果也。若大乘眼见名见闻耳皆名中。鼻舌身三名与。以是现量故。意识名觉。意识或通非量等。故小乘中见明同前。若鼻舌身三识名觉。以为香味触三是无记故。由如死尸。今及于彼。故言鼻舌身亦觉。若意识名知也。此即是约能见者说。为有见皆此等事已。此人即说言我见此事。我皆此事。我觉此事。我能知此事故。此由约能见者说也。或随彼所见等事。皆说诸义。故此文即约所见皆。事说。谓我句来所见。如是色男女等事说依义故。此文取约所见皆。事说。谓我句来所见如见如是色男女等事。或向来所皆。如是舌或向来所觉味等也。

    疏云此即语即为所说一切之因。所说一切。即为能说语业之果。

    疏云古师云所说一切法是皆因体者。解云。若古师说云。若一切为因故。方起言说。即一切法体。以为随说因体。言语是果也。

    疏云然有漏无记随说因乃至染净此因唯此可解者。然疏主。已见瑜伽论中。有三种子因。便即傍疏义。既见此随说因。为简无记。即随说因。为简无记之随说因。为简杂染。即通说因。为简杂染之随说因。为简清净。即随说因为简清净之随说因。若无记即随说因。即是持业释。即能诠语。因是有漏无记性。所诠一切果法。通漏无漏三性等。即除佛语唯是无漏善性。故余十地已来菩萨。及一切异生等。能诠语声。皆是有漏无记性。即是所诠果法之中。得通有无漏及为善性。又十地已来菩萨及异生等。有漏无记性语。亦能说生死杂染等法。即所诠果法中。得有杂染恶法也。又若十地已来。及异生等有漏无语记。亦能诠种因之法。??麦等法。即所诠果法。通无记性也。即是能诠随说因。是有漏无记性。所诠果法有漏无为三性等也。即是因唯无记法。果通一切法也。若无记云随说因。即是依主释也。即是诸佛十地菩萨。及异生有漏三性等语说种因。??麦等无记事。乃至是有漏无漏三性等随说因。而诠无记事果也。即是能诠因。通一切法。所诠果。果唯是有漏无记性。若杂染即随说因。持业释也。即除佛已外。余异生等有漏杂染语。而诠有漏有为无。三性等果法。即是能诠随说因。唯是杂染性。所诠果法中。通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三性等也。若杂染之随说因。即依主释也。即是诸佛及十地菩萨。一切异生等。有漏无漏等三性语。诠生死杂染之法。此乃即是有漏无漏三性等随说因。而诠杂染等事。即是能诠随说因。通三性漏无漏等。所诠果法。唯是杂染性也。若清净即随说因。即持业释。所诠果法通漏无漏三性等法。即除十地菩萨。及余异生等说。说一切有漏无漏有为等。一切清净杂染无记等事。此乃即是无漏清净随说因。而所诠果通漏无漏三性等果事也。若清净之随说因。即依主释。即是诸佛十地菩萨。及异生等有漏无漏三性语。而说菩提涅槃漏清净等事。此乃即是有漏三性等随说因。诠无漏清净果法等事也。即是能诠语。通漏无漏三性等。所诠果法唯是清净也。今此中不取无记。即随说因杂染色。随说因清净。即随说因。以能诠语太狭也。此中唯取无记之随说因。杂染之随说因。清净之随说因。以是能诠通漏无漏等三性等宽故也。若哲法抄者。若一切异生及十地菩萨诸佛等说种因。??麦等无记事。此等色名无记随说因。若一切异生十地菩萨诸佛等说生死杂染也法。即名杂染随说因。若诸佛及十地菩萨及异生凡夫等说菩提涅槃无漏记。此等即名清净随说因。果通一切有为无为者。问论中说无为。言语道断性离言故。又非言依。如何今说无为同于有为是所诠等果。思之。问准前于教体中。即说十地菩萨第六无漏识心也之上。依所有名等。皆是无漏善。何故此中即说十地菩萨所有漏皆是无记。即随说因。又问。其随说因。为取所依声。为取名句文为体。若佛声为体。大乘声体能诠名句能诠故。若取名句为体。其随说因应是假也(思之)。问十地菩萨及二乘等。无有杂染随说因也不(思之)。问前说随说因中。既有无记随说因。因无记之随说因。其十因中。乃至不相违因中。亦有无记。即不相违因。无记之不相违因。杂染即不相违因。杂染之不相违因。清净之不相违因也不(思之)。

    疏云由如名等是彼释果乃至执着由见名字起者。若言是不想见。此文即无差本集论亦也。若无由如名字取相执着。此文即是师子觉文也。彼论意说。由名先故。即起想安立分虑。然想已后方起释。如能诠名字下。而取于境。即执前不是实名。执名下所诠色声等是实。能发语故。既见起执。执前所起想是实想。方起言说。即以名想见三。以为随说因体所起云语。以为果也。即以名想见三法。为语之依处。语依此三法起故也。今言如能诠名字者。亦得如由表义名言言名诠。今者能见能境也。今者但约至集论起见之时。如与能诠名下所诠境。即起执相也。

    疏云问有何所以二论相违者。此中问云。何故对法中。即以名相见三以为随说因体。名相见三何起语即名果。何故唯识及瑜伽等论。即用法名想三法。以为起语之来由。而起于语。即用所起语。以为随说因。所诠一切法以为果也。故二论相违愿。

    疏云二论解因果对法无著乃至不相违各据一义者。若大论等以言说为自体。以所诠一切法为果者。即约能诠所诠者。即以能诠为因。所诠为果。即用所诠是能诠之果。能诠之因即约能诠所诠。是能诠之果能诠之因。即约能诠所诠已因果也。若对法论中以生起为因果。即依名想见。而起言说。即名想见三法为能生起。以为因也。所生起语以为果也。即依名想见而起言说。即以为不想见三法为能生起以为因也。所生起语以为果也。二论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也。

    疏云故对法论云随说作乃至随说之能作观待能作等。随说者即是语也。能作者。即是名想见三法也。为名想见三法能作语。如建立十因次第者。亦如第一因果对。即第二随说因。名为能诠。已后九因皆是作者。是所诠果也。第三二能所对。建立观待因。即是观待因中。能受为因。所受为果等。第三远近对。建立牵引生起二因。即牵引生起二因。即牵引因去果远。生起因去果近也。第四亲疏对。即建立摄受因同事因。若据受因名为疏。同事因名为亲。第五同性异性对。即建立引发因定异因。若引发因。唯是同性相引名为同性。若定异因。亦应善恶业为因。而得异熟无记果。即各异性。第六相违不相违因也。

    疏云又大论约贯通诸法境以说为因乃至不相违也者。若大论约所诠中。通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无为三性等。所诠境宽故。即以说为因。所诠法为果。若对法论中据染分相生。即以名相见为因。以说为果。即见执着。执着即是染分。故不通净也。

    疏云然有人云唯三受为体乃至然领受中通能所受者。然有人云。唯通苦受摄为体。乃至然领受中通能所受者。然有解云。唯通苦受乐受摄受等。以为观待因体者。不然。若待心中情欲方求方求领合。可说。即以受为因体。亦有失。领受为因。方起情欲。即以所受合为因。情欲为果。又所受领合非是三体故。故知不得唯用苦乐等三受。为观待因体。然观待因中。亦以所受为因。能受为果。亦以能受为果。故知通能所受为体也。

    疏云不可言欲欲不遍故非受性故者。句以见前言待情欲等求领合等。即言以欲为体。言非是受故。此言不通心故。有心之时亦无言故。能受是遍行心故。起立之时即有受故。故用受为体也。

    疏云即观于此随能所受领彼所能受果。即有能受之中。亦有所受。即是能为因。所受果为因。能受为果也。

    疏云或生住成得所此待与所生等为因者。若种子与所生牙等。为对待因。若水轮依风能得住。即与水轮为对待。此等皆是所受为因。所受为果也。问然此观待因。此等皆唯疏文中。既除外种望牙内种望现等。皆非是观待因。如何此文中又解第一句。三乘种性为先。其第四句。若约证得涅槃果中。第四句即是此观待因摄。若第四句约得涅槃果。种子生现行。即不是亲观待因摄。即取成住重。若生得中。即若取分分第二第三句等者。皆是此观待因摄也。若作此释皆胜也。然水轮风轮。风轮为因。其风轮即是所待因。水轮即是能待果。乃至地轮依金轮。金轮即是所待因。地轮是能待果也。此所待与所生等为因者。所生即是能待果。所待者即是因也。即所待与能待为因也。若求若取者。若求者即起情言。言得吃合等若取者。即从营为造作等事也。

    疏云然此所待若能所受乃至四句别也者。此一段文大意者。若所待名因。即由所藉果起故。若能待是果。云能藉彼因力。其果方生故。故因位恒为所待。其果常作能待。待者藉也。故今作四句者。有以能受为因。能受为果。如待苦有乐故。如有人有病苦受。望病得差而求乐受。既不见医师。即待苦有乐。此即用能受所待为能受。能待为果。有以能受为因所受为果者。如先起情欲为因。方求合等。此即用能受所待为因。所受能待为果。有以所受为果者。如人欲远行。观待语言为因。得有往来为果也。此即以所受所待为因。所受能待为果。有以所受为因。能待为果者。如先释领食为因。后方起情欲果也。此有以所受所藉为因能受为果。此一段文大意如是。

    疏云二五分位别。解云。若受谓有苦乐应喜舍五受别也。

    疏云作意等四乃至非领乐已不如于受者。若作意触想思。虽亦常遍诸心等。然触唯以触境为性。不能如受能领乐已。唯受能领乐已故。

    疏云但除种子因缘之法乃至不尔应言得等流果者。若观待因。唯疏相待方是观待因。故上文言得增上。云用果即除种子因缘之法。如??麦种望牙同种子望现行。皆非是观待因。若取此种望牙内种望现名观待因。尔者。应下文言得等流果。既下文不言得等流果故。余种子等因缘法。皆非是观待因也。

    疏云问何故唯说因缘是牵引生乃至竟有何失者。此中何故说因缘。是牵引生起因摄。此因缘复是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四因摄。受观待因。是观待摄。亦是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四因摄。此观待因亦应是牵引生起摄。究竟有何失也。竟者究竟也。

    疏云答曰不然已名远故名观待者乃至名相通故。解云。此第一解云。疏远相待非是亲者。方是观待因故。观待之名而疏远也。若亲者亦摄得疏。通有亲疏名通故也。

    疏云又解若亲相待亦是此因乃至不说等流等此解为胜者。此即第二解中。亦取亲者名观待因。如解望种现行待内种子。皆是亲观待因摄。下文明果之中。但据疏远言得增上果。云用果不言亲者。则不说得等流果。此观待因亦得等流果也。此解胜前。如愚意者。此事疏第二解。即顺论文。以论文中说观待因中。即住成得名生及得中。皆有种子生现行故。故观待因中通亲因缘。于理为胜。文解观待情欲是观待义乃至故非此因者。即此中疏文。更无别解。即重成前第二一解。一解中唯取疏远者。名观待因故。即是能受为因。前受为果。所受为因。能受为果。方是能所受性。是观待因摄。若内种望现行。??种望牙。非是情欲。能所观待故。亲者非是观待因摄。如种子生牙。虽不待情异种。亦能生牙。

    疏云问若尔何故无足为因故有往来业者。即我义问也。此中问意。要观待情欲。是观待因者。如是为因。得有往来业。岂却足往来。亦是情欲耶。

    疏云答亦是内情欲所待也。若种子现行因缘等法。非是情所待故。非观待因。若情所待时。即非是因缘故。

    疏云前说正义既所受中已所待为因。牙待于种亦可此因者。此中疏文。既无别义。即重成立第二解。第二解云。亦亲因缘。种生现行。亦是观待因。下文且据疏者。说得增上果士用果。不言得等流果法。亦得等流果。既所受中。亦以所待为因。如现行待种。牙待于种。亦是所受为因。所受为果也。

    疏中虽有二解。取疏者为胜。今观待因。疏相待。不取亲者。

    疏云且无记之因若无记即因唯有漏无漏性乃至皆准此去者。若无记即因唯有漏无漏性乃至皆准此去者。若无记即观待因。即持业释也。其因唯是有漏情。其果即通漏无漏三性等。如种因等事。即是无记观待因。然如有人欲种谷麦等因时。即先发愿云。我若种得此谷麦等种子已。时作本显。而将宜买羊牛作及业。而贩肉等事。即是无记观待因。果有漏不善性苦果。通无记事可知。若无记之观待因。即依主释。其观待因即通有漏无漏三性等。其果唯是有漏无记性。若杂染即观待因。即持业释。其因唯是杂染性。其果即通漏无漏三性等。如有人因造恶业已遭在。遂即发善心。即如龙树菩萨谛于行竟宫等恶事。既见余竟被煞。龙树菩萨。观待此恶事。即须发心出家得圣道等。即是种观待因。其果即通无漏善性等。有人引淫恶业已。即便还俗取妻子。即杂染观待因。其果即通有漏不善性。余法唯者。通果无记可解。若杂染之观待因。即依主释。其因即通漏无漏三性等果。唯是杂染性也。如有经释。外道或见佛或皆法。而起诽谤。即堕地狱。即清净观待因。其果通种满。余者准知。若清净即因。名持业释也。其观待因唯是清净无漏。其果通漏无漏三性等。若清净之观待因。即依主释。其因即通漏无漏三性等。其果唯是无漏清净也。然此疏中。既言无记即因。乃至名余漏等者。即不约瑜伽中三种十因解也。若约彼文者者。若无记因即无漏。文言难染因。知有漏三性法。即总名杂染。杂染因中亦摄得前无记因故。亦疏文即约善等三性。已解因果。应云无记因善因也(思之更捡章疏)。若善发力等所染者。若无漏种子。即从善发等染。若有漏三性法。皆从观等染不。问同异相性称故。名为因果者。若同性即善种子。生善现等自果。若异性如若善恶业为因。而感异熟无记自果等也。

    疏云亦得因中与能胜清净之法者。即是圣道无漏现行也。圣道即是能证。涅槃是所证法故。故圣道名清净法。今即习气。依处中无漏种子。即与能证涅槃。无漏圣道现行为因缘。圣道现行从因生故。无漏种子即不与所证涅槃作因缘。涅槃不从因生故。勿见大论云。此因证得涅槃清净因。便即言牵引因为因。而得无为果。以无为非因生故。无为疏远故。下论文不说习气依处。牵引因得离系果故。故知此因。但与能证涅槃。无漏圣道现行为因缘。下论唯定习气处。牵引因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等。得等流果。若业种子得异熟果。若外??麦等得增上果也。今此亲此三性之因。乃至能引等流增上果故者。此文意说。若因是善。果亦是善。因若不善果亦是善。若因不善果亦不善。若因是无记果亦无记。若无记因亦得增上果。如外谷等故。果随因性。此上皆约因缘能生等流果。或可因是无漏善性。果亦通无记。若有漏六度唯得四果。除离系果。若无漏六度。即得四果。余异熟果。若有漏无漏度六相资。即当得五果。即如变易身由无漏业资。感得异熟果。其无漏业所得者。实是增上果也。又如无漏现行。前后相引等流。若同时得四相。同时心心所法。则名增上果。故无漏得二果。若有漏善。亦得二果法等流。前后相分得等流果。同时心心所等流得四相。名增上果也。善不善性即通三性知。若善为因。即得二果。亦生善果。即是等流果。亦生无记果。即是异熟果。若不善为因亦得二。谓得不善果。即是等流果。亦得无记果。即是异熟果。若无记之因。因通三性。果唯无记。若无记因意得无记果知。即是等流果。若善恶为因而得无记果者。是异熟果也。

    疏云如净因与近菩提为缘者。是解之。此疏中且约欲成佛时无漏种子。与金刚定为因缘也。不约已前见道等谛也。疏云此缘如前辨因。随何性果通三性者。如前约中无间。更解。或前念有漏心。引后念无漏果等。准前等无间缘作法。

    疏云若以未来为因果非现在乃至义似未来无实未来知此立理也。此疏文中非因前为一。以果非因前故。而果故者。又别为一。以即是因前而果后故。若心缘未来境。即因在未来。其心心所果。即非现在。其果非在因前故。要因前而果故者。方得名为果故。今者亦不然。相分在现在。义似未来故。能缘心心所果。亦是现在。亦名因果。所以为因之法。若俱若在前。为果之法。若俱若在后也。如愚意知。若现在心缘过去。即是前因而果后。若现在心缘未来境。即是果前而因后也。即是非因前而果后。难意如是。

    疏云体是六根即通八识五根为体果唯心心所知。若通八识。即是意根及五色根。为体即用六根也。疏云此前三果果性皆同因准可知者。若前无间灭依处。境界依处。根依处。此前三依处果法。皆同此三依处果。果皆是心心所。既是心心所。即通三性漏无漏等。且如境界依处中。若声闻人后起无漏心心所。唯缘安立谛。若菩萨后得智起无漏心心法。是无漏善性。若无间灭依处因。亦是心心所果。亦是心心所。即前念灭心心所为因为依处。后念心心所即为果。若境分依处因。即通色心心一切法。如他心起缘他心境因也。若果唯是心心所。即所缘境分为因为处。能缘心心所法为果。若根依处因即通色心。色者即如五色根。心知即是根。若果亦唯有心心所法。即六根若为因依处。心心所为果。问根依处中。既有等无间意根。即摄得无间灭依处。何从别在第五无间灭灭依处。答此通色心。约根彼唯心心所无间别也。

    疏云亲助缘者其果宽狭乃至作用士用必同所作者。此文意说。若作用依处士用依处。此二依处。得果宽狭皆相似也。若作用士用皆同得士用果增上果。其中亲疏不同。如斫树时处名为所作处。即人功气力最亲作用名士用。除斧等名作具。作用即疏。即人士用及斧等作用。同于所作斫树等更也。

    疏云此二果通摄漏无漏三性因亦尔者。二果即士用依处得果。作用依处所得果。此二果通漏无漏三性。亦如前有漏心为因。引生后念无漏心心所果时。即前念有漏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同时作意得四相等。名为作具。即是有漏心等作者作用作具。作用为因。果通无漏。若前念有漏心心所为因。能引后念有漏心心所。即前念有漏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因时作意得四相等名作具。即是此作具二果。通有漏也。三性心心所果。准去因亦尔者。即因亦通漏无漏三性等。此等漏无漏三性心等。皆用相应心心所作者。同时作意等四相名作具也。又如不善心起时。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同时作意四相等名作具也。

    疏云然此二及前五无漏记即因乃至此随顺小乘依六识作法者。然此二者。谓作用依处。士用依处。及前五者。谓语依处。领受依处。习气依处。有闰种子依处。境界依处。即除五七无间灭依处根依处也。此上依处皆通无记。即因果通漏无漏也。只如作用依处士用依处无记。即因果通无漏者。即如有漏无记第八识。引生大圆镜智时。即前念有漏无记第八识相应心心所名作者。同时作意得四相等名作反。引生后念大圆镜智。即是无记因。而生无漏果也。若前语依处无记。即随说因。其果通漏无漏等。即是无记。能诠为因。所诠果法中。通无漏果法也。若领受法处无记。即观待因。其果通漏无漏。皆是疏远也。若习气依处。有润种子依处。若无记种子。即因能生有漏无漏果也。既是种子。必无记种子为亲因。而生无漏果法。若疏远定之亦空有也。即如玄资粮加行位中。熏修顺解脱分种子。顺决择分种子。熏在第八识中。此顺解脱分种子。决择分种子。既是有漏。摄相归性。同第八识无记性。即此顺解脱分。顺择分种子。名无记性。即此顺解脱分。顺决择分远能为缘。有漏无记种子为因。亦能傍资无漏种子。今生无漏现行。即此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种子牵引生起见道之中无漏心现行。即是无记。即因生无记。即因生无记。即因生无漏果。此解准方第二卷论云。诸有漏种子与异熟识体无别故。无记性摄。若境界法处中。亦无记即因。其果通漏无漏也。如有漏心心所缘五尘等境。即是无记。其果通有漏。若无记。即因生无漏果者。若声闻人无漏后得起。则唯缘安立谛也。若菩萨无漏后得起。亦能缘安立谛。亦能缘除有漏五尘世俗境等。此有漏境。即是无记即因。其果通无漏心心所也。除无间灭依处。必无无记。即因果通无漏。彼无间依处所生二二果唯是有漏。以是有漏无间灭依处二因是无记故。不生无漏果。即如无间缘中。若前无记心为因。必不能引生后念无漏心果也。以因是无记。果必是有漏。若前念无记心为因。则能引生后念有漏善心果。或不善心等果也。若根依处中。必无依有漏无记五识根为因。而生无漏心等果。以根是无记。不生无漏果故。今此解中除无间缘根依处。无无记为因不生无漏果者。此随顺小乘依前六识作法。若小乘家。等无间缘。必前念无记心为因。引生后念无漏心果。必无有漏无记五根为因。能发生无漏五识果也。

    疏云。若七八识无间缘无记即因果通无漏七有漏根六无漏故者。若大乘中。依七八识。作无间缘。即无记即因。果通无漏。即如无覆无记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时。即是前念无记第八识为因。引生后念无漏果也。若有覆无记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即是前念无记第七识为因。引生后念无漏果也。此等皆名无记即因。果通漏无漏也。此解前后因果说。若解俱时依者。即第六识依有漏无记第七识为根。而第六识起妙观察智。即是依无记根为因。除无间缘及根除因。乃至其无间缘因亦通无漏者。今此疏意。便无漏三性等为因。而生无记性果。有语依处领受依处。有闰种子依处。习气依处。境界依处。作用依处。士用依处。此已上七依处。因通漏无漏三性等。果通无记性。除五个因法。虽未解(思之可解)。若习气有闰种子二依处因即无漏。果通无记性者。必无无漏为亲因。而生无记果。今约疏远说也。谓如变易生死中。无漏有分别业为因。能成变易生死异熟无记果。即是无漏因。而生无记果也。又如前念无漏为能引已后后漏漏念已去无记心果。今约疏远说。若等无间缘。即培次唯除无间缘依处。及根依处也。必无前念是无漏。引生后念无记心果也。若前念无漏心为缘。即能生后念善心果也。亦无依无漏五色根为因。而发生无记心果。此除无间缘及根依处者。此依六识作法。若依第七识无间缘。十地菩萨位从平等性智为因。引生无记第七识。即是前念无漏为因。引生后念有漏无记果。即无漏为因。果通无记性。与无记为因。除无间缘及根。余因通漏无漏三性。此法六识为论者。问如目连入无所有处无漏定。而起欲界率尔无记耳识。及八地已上菩萨第六识常入无记。而亦起无记五识。五识即依第六分别根。即是漏即因。果通无记。如何此中依六识作法。而除根依处耶。应知。又解前疏云然此二及前五无记。乃至此随顺小乘者。此文意说。此二者。谓作用士用。及前五者。谓无间灭境界及根三。并前作用士用二。名为五也。此五中除却无间灭及根依处。余三皆无记即因。其通漏无漏。如境界中。如有漏无记境界为因。若有漏心心所缘之即是漏。若菩萨后得无漏心心所缘之。即果是无漏。此解亦得。

    疏云色根意根若有异故者。若有漏五色根。是无记性。于五根为因。不能为因发生无漏五识。即无记为因不生无漏果。若六识前念等无间意根。心无前念无漏心为因。引生后念无记心果。亦无记心为因。生后念无漏果。此依前六识为论。大小乘皆同也。然萨婆多。五识即有俱有五色根。五识亦有等无间意根。若第六意识。唯有前念等无间意根。则无俱有意根。若大乘。意根中俱有中。如第六识。依第七无识根为因。第六识得入无漏。第七识依有漏无记。第八识为因。第七识引生平等性智。若等无间意根为因。其第七识即无记为因。果通无漏。如无记第七识引生平等性智。或无漏为因。果通无记。如无漏第七识。引生无记第七识。第八识为因。果通无漏。如无记第八识成大圆镜智。

    疏云然此中士用作用唯约有情士夫用说乃至非但内有情也者。若士用根本。唯约人士夫用等。说士用也。谓人名士夫。士夫气力。能造屋室。屋室等得则成。名士用果。斤斧等名作具。又因人士夫。能与上经荣铢除锄禾别奉等用。名为事用。故下言得事用果等。不言得离系果也。今者亦通取士用。不唯有情上在士用也。法士用有四种。一俱生士用果。谓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二者无间士用。谓种子。三者超越士用。谓异熟果。四者不生士用。谓因圣道断烦恼。证得离系果等也。又解云。今亦通取非但内有情也者。即是地各等为士用地。各望牙等亲。故曰及锄引为作用也。然作用皆第三转声者。问作具作用云第三转声。士用作用如何亦具声耶。答然作用士用皆是第三具声摄。由假人能有作用故。是闻声中摄。由如择灭亦是第三转声中摄。择者慧也。即慧是证真如家之作具。即由慧故能证真如也。如眼识生已眼界及种乃至此约法为士用说者。然疏主解。即有难辨也。若眼根即是前根依处。及种即是前习气依处。乃至等无间所缘缘等。皆是前依根等无间依处境界依处也。今者和上解云。如异生时。即取作意能惊觉心王。即作意亲故也。其作意即是士用依处。若余同时心心所即疏故。即名作具作用依处。又云。然此疏又解。即种竟也。亦如眼识以眼根及种子亲故名作者。士用等无间缘疏。故名为作具作用。今文言如。不言即是也。若准疏文中。即离竟。若眼根即是前根依处摄。种子即是习气依处摄等。今将为士用故成离竟。等无间即是前等无间依处摄。若所缘缘即是前境界依处摄也。今将为作具作用故成离竟。惭法除解云。亦如眼识以依第六识第七识。即用第六识第七识为士用作用。稍无亲故。若余缘谓空明等。即作具作用也。

    疏云人望擎牙人为士用地水为他用他用疏于人切故者。此即亲疏相对。外人望擎牙。人为士用。人即是亲也。以气力能锄却除恶学等擎牙。方约疏义。若地水等。即名作具作用。地水即疏也。虽也在士中。种约禾稼。若无人气力锄治其禾苗。无不善果实。又如斧等斫伐树等时。即人名士用。斧等名作具。即人是亲。斧等疏远也。

    疏云。若依瑜伽三十八无记因中乃至及锄治为作用者。彼论以地水为士用。日及锄治为作具作用者。即据实道理解也。

    疏云谓一切无漏见一切无为乃至引发因中摄者。此中真见依处。即前念无漏见现行为因。后念无漏见现行及证无为。与即生死法隔别。则今摄受因中。前五有漏法依处别故。于第六别真见依处。与前五有法别也。前五有漏法。则与无六依处别也。虽无漏见现行时。亦有前五依处。无漏现行时有所缘缘。即有境界依处。前心取后心。亦有前无间灭依处。无漏现行。亦有所依根有作意得四相等。为作具作用。即亦作用依处。虽真见有前五依处。五依处等意。即于前五依处中。如何依处得摄。其五依处不得第六真见依处摄故。无离境也。除见因果自果成种者。虽无漏见现行时。亦从自无漏种子为因缘。生无漏现行。今则除无漏种子因。无漏为因缘。即于生起因中摄成。是种子生现行。即彼发因摄。虽无漏现行。亦熏成无漏种子。今亦除即现行生种子。既是因缘。即后引发因中摄。今真见依处中。但取无漏现行。引后念无漏现行说也。

    疏云。于后有为无漏能引后法也者。问其真见依处。亦现行引现行。与等无间依处有何别。答若彼等无间缘。即约前念心心所者。后念为开道依。今真见依处前引后者。即是见道。真见道中无间道。引解脱道及见道十六心。谓前在法智忍。引后在法智。法智引后在类智忍等。乃至道类智皆前前为因。引后后见道也。若从无始已来。初地见道最难证故。若得初已去。第一能入第二地等乃至如来也。故摄大乘论云。如竹破初节。解节第二能破。如是得初地。余地违能证。若俱舍论中。子从四生五。解从五生四。此文意说。若有学无漏心。从他四心无间而生。谓从前念有学心生。若从三界善心。谓此有学心无间。能生他五心。谓生他三界善心。及生后念有学无漏心。及生学无漏心。谓无学无漏心。从他五心生。谓从他三界善心生。及从有学心生无学心生。谓无漏心无间能生他四心。谓生他三界善心及无学心也。

    疏云助成因缘名为摄受者。若前五依处为疏缘。能助成有漏因缘。若言心心所种子。种子今有身。方起有漏因缘。名心心所现行故。前五诸处名为摄。名为摄。有漏种子生有漏心心所现行。名为因缘也。故云谓摄受五缘有漏法。又由此六依处。疏增上缘。能助成无漏亲因缘心心所名言种子。今有力方从种子。生漏现行。即由此六依处。能摄受无漏因缘。种子生现行名因缘也。故论云。具摄受六并无漏法也。余因缘亲能生法者。即六因处中。皆除亲因缘也。

    疏云然随所应有五有六乃至非心心所即便无故者。若有漏心心所。即具五依处。除真见也。若无漏心心所。即有六依处。谓无间或根依处境界作用士用真见也。此已上六依处。唯约能摄受有漏无漏心心所说。亦不约摄受有漏无漏五说也。非法有漏皆有五等者。若有漏心心所生。即具五依处。若有漏色。若有漏色不相应法。则有二依处。若有漏作用依处。士用依处。亦如色法生时。必法能造四大。能造四大望所造色法。能造四大。则名作者依者。士用色法不然。起亦有同时余色法。余色法及得四相等。及同类因等。望此色法。则余色法得四相等。名为作具作用也。又如四大种生时。皆从识变易。即识及四大种子。则名作者士用。四大不独起。四大起时亦有余。问四大及得四相皆名为作具。他作用言非心心所门即便无故者。若有漏心心所生时。即有五依处。若非是心心所余。既不相应等生时。即便无五依处。其色不相应。以唯具二依处也。此中前五通无记因。后一非也者。若前五依处。谓境界无间根作用士用。此五依处皆通三性。若后一真见依处。即唯是无漏善性。然此真见若证无为时。亦名真见。若断烦恼时。亦名真见。若前念引后念。亦名真见。

    疏云谓三法通无漏也者。三性者。亦无记中有异熟生。威仪工巧通果。即前前是劣故。后后是胜也。即异熟与异熟为因名等。异熟生与威仪为因名胜。威仪与威仪名等。威仪与工巧为因名胜。工巧与工巧为因名等。工巧与通果为因名胜。初禅通果与初禅为因名等。初禅通果与二禅果为因为胜。乃至第四通果等准知也。若不善性法。唯与欲界作用。上二界无不善也。即色界中下名不善。与下品不善为因名胜。中亦不善。与中品不善为因名等。中品不善与上品不善为因名胜。若上品不善与下品不善为因名等。若性无漏以下自作法也。

    疏云大论第五等云无记与染善为因乃至望现行亦同性故者。然有漏三性种子。摄相归性。同第八识无记性摄。然生三性种子现行因果。俱有善等故。亦名为善种子。随所生现行亦同性也。故云无记者善染为因。

    疏云欲界法与三界无漏为因者。若欲界中生得善与生得为因等。生得善与皆慧为因名胜。皆慧之思慧为因名等。思慧与色界约修慧为因名胜。色界初禅修慧。与初禅修慧为因名等。初禅与二禅修慧乃至无漏为因名胜。准知。

    疏云此唯自性设他性亦相摄乃至故非别性不相摄故。是此定异因。皆约同性说设性别亦相摄。谓是善恶业感得无记果。虽是异性亦法相称。为此定异因中。有善恶业因。感得无记果。即因此义。故云下疏文。以性论云则宽也。相摄者。谓善业定引人天第八识善业。不引恶趣第八识。以后相摄故。若善业不引恶趣第八识。不相称故。若恶业定引三恶趣第八识。恶业不引人天第八识。以后相称。恶业不引人天第八识。不相称故。自分中。自性与自性为因者。自性者谓善三性各望自性。准善恶业。感得无记果。以相称可故。即无记望善恶业亦名自性也。

    疏云内为因内长养与长养为因如是等者。内者扶根尘。即扶根尘与扶根尘为因。内中长养色与长养色为因。异熟色者异熟色为因。等流色与等流色为因。故云如是等也。

    疏云此相违不相违因通漏无漏果亦尔乃至令有为无漏不生无为不显者。若北俱卢洲长寿天徒等处。今有为无漏不生。无为不显故。此等处即与圣道作相违因。若得圣道已。更不生北俱卢洲长寿徒天圣。已更不生北俱卢洲长寿徒天。即圣道与恶。作相违因。

    疏云然领受及此后三因同瑜伽十五云于彼生住等果不云余者乃至其性狭故者。然瑜伽上下。即两处文不同。若大论第十五文。与此唯识论中。同说前领受依处。及后三因。谓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此四因皆同。瑜伽论第十五。此四因中皆言生住成得。此四因宽故。余六因中狭故。余因中则无生住成得。又瑜伽论。更有一文。及显扬论同说。但于同事相违因。不相违因。不相违因。此三因中。即有生住成得。若观待因中。不无漏生得生住。然唯识论中。即四因中。皆有生住成得。即唯识中宽于彼。彼论说观待因中。唯望情故。作法故。彼论其观待因。体性狭也。其性狭者。性谓体性也。三十八唯依乃至不相违中唯此胜故不相违也者。又彼论相违因中。唯言生不言住成得。亦相违中据胜故。唯独言生。其不相违中生最胜故。能生法法故。相违中亦偏言相违生也。即会应显扬文。据胜说生也。

    疏云应知大乘灭相虽不待因乃至非与前法灭为因者。如离满十因中。若离满相顺因。即与前清净法。作相违因。其离满相顺因。即能生后后离满法。若清净相顺因。即与离满法作相违因。其清净相顺因。即能生后后清净法也。其无记十因中。如霜雪等能损害禾稼等。前前青色生等不得起。令后黄死枯悴。黄色等为生因。生而等灭法为相违因。与后后枯悴黄色等为生因。而作相顺因。若死亦与禾稼等后后法作相顺因。令青色洪义得作相顺因。若尔死亦与禾稼等后后法作相顺因。令青色滋义。终法生故。即今前前枯悴。黄色不得起。即与前前法为相违因。与后后法为生因。

    疏云初解与古来大意第二大同者。若论文中初巧解。菩萨地有寻等义。与古来解大异也。即取六因中因缘种为能生因。即取余因中及牵引生起二因中业种等为方便也。若第二余。与古来诸师释大同也。

    疏云问曰何以得知生起因有业等种子也乃至不说有增上缘故者。此中问意。何以得知生起因有业种也。论文二处者。一即是菩萨地论文。二是有寻地论文。此二处论文。皆言此生起因是能生因摄。不说生起因中有增上缘业种也。

    疏云答此谓不尔亦有文乃至生起之文中亦有非因缘种也者。此中答云。生起因中。亦有业种增上缘也。今亦有论文证云。谓大论第十卷中。问若十二支相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望无因缘者。何故说言依十二因缘。立十二支因缘也。若依增上缘所摄者。十二支谓牵引生起引发三因。说非有因缘者。牵引因者。即无明及行。名为能牵引。识等五果种子。名为所牵引。故能引所引俱名牵引因。生起因者。即爱取有名为能生起因。生老死名所生起。即五果种子位已闰名生起因中。即有文中。即有业种增上缘也。故知生起因中。亦有业种增上缘也。引发因者。即通摄在二因中。谓牵引因中亦有引发因。生起因中亦有引发因也。故彼论即为增上缘中。说有牵引生起因也。

    疏云又菩萨地等谁谓彼言生起因是此因也。如文意者。此中意言。又虽说言彼菩萨地中生起因。唯是因缘能生因摄。即菩萨地中生起中。亦有业种增上缘也。即如此大论第十。又是证生起因中。亦有增上缘业种也。即如次前引大论第十文。十二支牵引生起引发三因摄等。是其证也。除现行种及引现行异性种者。现引种者。即现行生种子也。引现行者。即是现行。异性者即善恶业种。感无记果等。其引发因。取种引自种。云引现行。乃至摄前因为自体故者。问此中既取引发等四因中未被闰种。未被闰种不能生现行。即是已被闰种收。不合是牵引因中摄。答若已闰者。即生起摄。亦□无过未闰者。是牵引摄。

    疏云除引自乘及异熟增上等流果者。若引自乘中。若无漏种子。生无漏现行。是因缘故。今亦取之。无漏现行种子。今亦不取之。若无漏现行证无为。既非是因缘。今即除圣道证无为也。若等流果中有二种。一者若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名等流果。既是因缘。今即取之。二者假等流果。若由前世煞生业。今身短命报。亦名等流果。即名假等流果。实是增上果。今亦除之不取也。或亦取发业因中。现能熏种。乃至下名二有释者。若今此前疏中文。唯取种生种种生现。即是下二释中第一释云。虽有现起是能生因。如四因中生自种者而多间断。此略不说。然今疏云。或今取引发中现能熏种为因缘者。即是下论文第二释云。或亲办果亦立种名。如说现行谷麦等种也。

    疏云即牵引因前四因小分除生起因者。今牵引因中。即除却增上缘业种子等。即唯取因缘种子。以牵引因中因缘种子。皆全未被润。去果远故。云今取牵引因全也。然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此四因中。亦除业增上缘等。唯取因缘者。然此四因中。因缘种子中。有其二种。一未被闰因缘种子。二释被闰因缘种子。今者不取四因中已被闰因缘种子也。今者唯取此四因中。未被闰因缘种子。故言四因一分。即是一因金四因小分也。即除生起因。生起因是已被闰故。去果近故。即牵引因。四因中亦不摄得已被全因缘种也。

    疏云若被闰已去皆名已熟。即生起因全四因小分除牵引因者。今生起因中。亦除增上缘业种也。然此四因中因缘种中。有其有显。一未被闰因缘种。二已被闰因缘。今者唯取四因中已被闰因缘种。似去果近故。除四因中未被闰因缘。因缘种是前牵引因。四因中摄故。故生起因全四因小分。并除牵引因中因缘种子也。次生起因中。亦不摄得。四因中未闰因缘种。亦是摄因缘者。种子也。

    疏云此二种子既是因缘者。二种子者。无是牵引种子生起种子也。

    疏云以此二因唯种子故者。既菩萨地。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也。

    疏云以此二因唯种子故者。菩萨地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既言种子唯摄种子。唯摄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既菩萨地不言现行故。不摄得余引发等四因中现行生种子。为因缘者也。

    疏云引发等四因内现行能生种乃至略而不说者。今菩地唯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者。以种子熏在本识之中。一类常相续。更无间断。若断烦恼。烦恼种子至圣道起时。方断不相续故。故菩萨地唯说二种子。虽引发等因中。亦有现行熏种子以为因缘者。以能熏现行德多间断故。虽第七识现行。亦常相续一切能熏。今约前六识现行多间断故。菩萨地略不说现行为因缘。虽说种子为能子。为能生因也。

    疏云即此现行亲办果故乃至余四因摄者。今现行生种子。既是因缘。无此现行。亲能缘种子果。无说此现行。假名种子果。此现行生种子。无是生起因摄。如生起因中种子。既已被闰。被闰种子。无能近生果故。此现行才起之时。无熏成种子。此现行亦不生果故。故现行生起因摄。故现行生种子。非是牵引因摄。牵引因果远故。第二又解。此现行生种子。无六因中无下四因摄。谓发起定异同事不相违中。四因所摄也。

    疏云此方便因亦有等无间所缘缘乃至非无小别至下当去者。此四因全六因小分。方便中亦有等无间所缘缘。谓观待因摄受因同事因不相应因。此四因中。亦有等无间缘所缘缘也。今且对前因缘故。故说等无间缘所缘缘。总言增上缘摄也。所余因位初二五九者。问其观待因中。既有生住成得。其生得中。亦有种子生现行是因缘。如何此中说观待因。唯是增上缘摄。答取生得中小分。如前已解。若第九相违中。既言离余相顺因。无与清净作相违因。若清净相顺。无与离余清净等种子。亦是因缘摄。如何论中说相违因。亦是增上缘摄(思之更问亦合文取)。

    疏云若唯摄二不摄便狭者。若全摄生起牵引二因名结因者。则有大宽之失。以二因中有业种子故。若唯摄牵引生起二因。不摄余引发等四因中因缘种子。便有太狭之失。以余四因中。亦有因缘能生起故。

    疏云彼有非因缘方便不摄故者。若唯取八因名方便故者。不摄牵引生起二因。增上缘业种等者。便有太狭之失。彼牵引生起二因。有非因缘故。今方便不摄二因中非因缘法。故成狭也。若因缘唯摄生起无摄增上。乃至不摄生起业种是太狭失者。问次前疏文中。已释太宽太狭失。何故此今疏文中。人熏解太宽狭失。此后解与前解何别。问答总熏解亦也。

    疏云此中影略但以摄不尽不尽太狭为解而影取宽上如云虽知者。若有寻地。唯说生死因名结生因者。摄因缘不尽。是太狭略也。虽说生起因是结生因。亦影取牵引等五因中。诸因缘种名结生因。即尽理也。虽说余九因名方便因。摄生起因中非因缘法不尽。太狭名之为略。今亦影取生起因中非因缘法。诸业种等。名方便因。故尽理也。若前菩萨地。唯说牵引生起种子。名结生因。即摄余四因中诸因缘不尽。便太狭。亦略影余引发等四因中。诸因缘种。名能生因。或菩萨地。唯说牵引种子生起种子。名结生因。不说现行生种子。名能生因者。即名为略。虽说种子为结生因。亦显取现生种子。名结生因摄也。虽说余八因方便因。即名为略。亦影取牵引生起因中。非因缘诸德业种等。名方便引也。

    疏云问何故以菩地因缘分二结生因亦名牵引种乃至即摄现种俱尽者。此中问意。何以菩萨地因缘分。二能生因。亦名生起种子。亦名牵引种子。虽有牵引生起二种子。唯摄得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由不摄得现行生种子。因缘不尽。有寻伺地唯立一生起因。次摄现行种子俱尽。

    疏云答约闰未闰唯约种论故乃至亦无违也者。此中答云云。若菩萨地约闰未闰二位故。□分二种生因。谓未被闰生牵引种子。已被闰名生起种子。故论分二能生因也。既论文言牵引种子生起种子。既论文言唯种子。论文不说现行故。菩萨地唯摄得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是因缘。即不摄得现行生种子。名因缘也。若有寻伺地。约能起于果体是因缘。既论文但言生起因缘。结生因摄。不言种现故。摄得种子现行也。若种子生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皆名能起于果体。是因缘也。亦不分闰与未闰。但以亲疏相对。亲者名生起。疏者名方便因。故者寻地唯立一生起因。二论文亦无违。

    疏云不说增上业所摄者。菩萨地但说因缘种子。是牵引生起因摄。则不说增上业种等。是牵引生起因所摄。疏文何实。即是所字错作何字。论云。虽二因内有非结生因。而缘种胜显故偏说。解云。此二因亲因缘种显胜故。论文偏说。此二因名结生因。此二因中增上种疏随故。论文不说。若余八因即增上疏显故。论文偏说八因为方便。虽余四因中亦有因缘。即亲因缘随故。论文不说此八因中有因缘也。

    疏云作意不与受。解云。此是经文也。作恶不即受非。即此刹那。如作恶业已。要经十念五念百念已后。方始受恶业之果也。

    疏云非结生因实唯一种方便唯九者。非结生因。唯是生起因摄。非方便因。唯是余九因摄。亦是不尽理文。应言结生因通六因中因缘者。皆是结生因摄。若方便因四因全六因小分。是方便因摄。此尽理解。

    疏云上来虽有二文者。二文者即是已前论中十依十五处。立十因二十因。与二因相摄也。

    疏云又解除牵引生起者。此文既顺四缘依十五处。此文应言。又除习气依处有习闰种子也。既十因是用。十五依处是体。体用不相离故。明十五依处中。亦言牵引生起。亦无违也。

    论云或种子言唯属第四者。此师意说。今取种子。即唯属十五依处。第四有闰种子依处。以种子名同故。故唯属第四有闰种子。虽第三习气依处。习气亦是种子异名。今亦不取之。以习气与种名别也。

    疏云此有闰中不简去业不摄习气依中因缘种乃至取舍如前摄二因者。解云。若此师说。但言种子。唯属第四有闰种子依处。有闰种子依中亦不立业种。亦不摄习气等余五依中因缘种者。即取舍如前。虽有闰种子中。亦有业种非因缘法。而业种等随因缘种。去果近亲显故偏说。虽习气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余五依中。亦有因缘种。即余五因中。增上业种显。而因种随故。不说二因者。谓生因方便因也。远疏等别故者。言别者。此中即远近亲疏别。随显别也。

    疏云此中即是前第一师义者。然此明十因等一段文中。合瑜伽论上下品中菩萨地有寻地。乃至四缘依十五处等诸违文处文。皆两师合释。若诸文中。初师总是一个师。而合上品文尽理释也。品文无别师也。非是前文第一师。即与后文中第一师别。若诸文中第二师。即总是第一第二师。更无别师。非是前文第二师。即是与后文中第二师别也。其余领受及下和合。乃至境界通四者。然准已下疏文。皆言领受和合不障碍。及自无间。或境界依处等。皆言依所缘缘等无间缘。皆有此四依处。今疏中言无间缘三者错也。应言无间缘四也。问领受依中如何有等无间缘。不可前念在受引生故。后念乐受。应问法师。又解。若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中。亦有等无间缘所缘缘也。如领受依中待古有未也。即是前念古受。引后念未受故。故名等无间缘领受依。即是有等无间缘亦得也。或心中故情色。即是有等无间缘亦得也。或心中故情色。即求显合等。即心中亦缘显合故。为境领受依中有所缘也。解二合前以为体故者。即是和合依处。不障碍依处。此二依处。色外体。即合已前依处。以为不障碍体也。然显处等无间依。和合依处。不障碍依处。然此四依处。皆有等无间缘。等无间缘有四依处也。然疏文中云。无间缘三者即解无间。或依处自体。但显解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等无间缘也。若境界依处。领受和合。不障碍。此四依处中。皆有所缘也。故疏文云。境界通四也。

    疏云此二处全名亦显故者。若等无间依处。唯是等无间缘。此处更无非等无间缘。若境界依处。唯是所缘缘。此处更无非所缘缘者。今于二处。亦无余缘。即于此二处。等无间缘所缘缘之上重说为增上缘。若领受依处等。有是所缘缘。亦有非所缘缘者有是等无间缘。亦有非是等无间缘者。

    疏云依所余者增上易故略不说之乃至皆增上故者。然瑜伽论文云。依所余者增上。此文易故。所以此论文不解也。若尽理解者。然十五依处中因缘。通六依处中一分也。即是第三习气依处依处第四有闰种子。第十一随顺。第十二差别功能。第十三和合。第十五不障碍。此六依处中一分有因缘也。若等无间缘。通四依处中有也。谓等无间依处。全谓领受和合不障碍。此三依处一分有也。若所缘缘。亦通四依处有也。谓境界依处。全余领受。和合。不障碍三依处中。一分有也。然增上宽所缘缘狭。其增上缘除自体一法已外。即与余法作增上缘。皆如佛位。心王已分。不然。自缘见分。见分除自体分。能缘余一切法。乃至心所见分亦。然若增上缘通六依处全。九依处小分。六依处全者。依领受处。根依处。作用依处。士用依处。真实见依处。障碍依处。此六处全是增上缘也。九小分者。依领受。习气。有差。无间灭。境界。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与此九依中。一分有增上缘也。若无间灭定中。若心心所情取起者。即第一念至第二念心。即是等无间缘摄。若第一念心望第四第五念心。即是等无间缘摄。若第一念心望第四第五念心。即是增上缘摄。或可等无间缘境界。二依处之上。重说为增上缘也。若不尽理解因缘互。第四有全种子依处。虽余五依处亦有因缘。但以增上缘。显因缘随故不说。若等无间缘。唯互第五无间灭依处。所缘缘唯第六境界依处。虽领受和合不障。与依处中亦有等无间缘所缘缘。而增上显中间二缘。随故不说。余有闰难文。无间灭境界三依以外。余十二依处。皆是增上缘摄。虽有闰种子依处中。亦有增上缘。而因缘显增上缘。随故不说。虽领受。习气。随顺。差别功能。和合不障碍依处。亦有余。余三缘。缘随增上显故。偏说增上也。若四缘与十因相摄。若不尽理解者。因缘者因缘。唯是生起因摄。虽余五因内有因缘。而增上缘显因缘。隐故不说。若等无间所缘缘。唯是摄受因摄。虽余观待同事。不相违用。亦有无间所缘缘。而增上缘。中间二缘。隐故不说。若增上缘。则余生起摄。受二因外。余八因合。皆是增上缘。虽生起因内。亦有增上缘。即因缘显增上缘。隐故不说。虽摄受因中。亦有增上缘。而增上缘随。中间二缘。显故不说。若尽理解者。因缘摄。六因小分中间二缘摄。四因小分增上缘摄。二因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