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唯识论疏抄第九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释第五疏之二)

    疏五识不能转心发业但非随转发业乃至及四无记具三除变化者。若初禅心发业时。唯是第六意识。但如前起煞生时。先第六识。俱时审虑思。思量前何事应煞不应煞。起审虑思已。即起决定思。决定拟煞前人等故。即第六识作违因等起。后欲煞生时。眼等五识。则须者觅刀杖等。五识但能随他意识后起。名随转发业。作近因等起。故六识亦能作近因等起。今者四无记。一者异熟生心。此通六识。皆有义如常释。二威仪路者。若但言威仪。体即取身业。行住屈申表色是也。但取表色。不取形色。但取色青黄赤白色。若威仪体三色之中。唯取等流色。等流色最宽。不取余异熟色长养色故。若言威仪路。唯取尘。亦取能三尘处。亦有香味触三。与色尘既不相离故。香味触亦是威仪路也。唯除声尘。今有二种。一者或道路名路。即是威仪。于道路上。往来行出所游履故。亦名为威仪路也。二者身上。别引起一类等流色。香味触。即威仪表色之所依止故。身上四尘。亦名为威仪路。即所依名处名路。超法师释。若第六识。亦能发威仪。亦能缘威仪体身业表色故。威仪体表色。唯二识缘。谓第六识。及眼识。若眼识亦能缘威仪路。即缘色尘故。亦能发威仪刹那。等起所引发威仪故。亦有缘仪心也。若耳识能发威仪刹那。等起发威仪故。作通因。等起不能缘威仪体。声上无威仪体故。亦不能缘威仪路。声不是威仪所依所游履故。若鼻舌身三识。唯能发威仪。刹那等起。随转发故。亦能威仪路。香味触三尘。是威仪所依所游履故。不能缘威仪体。威仪体。即身业。长短等表色故。已上即六识。皆能发威仪。二识能缘威仪体。谓眼识意识能缘威仪体也。四识缘威仪路。谓眼鼻舌身四识也。其工巧体。唯取色声二尘。且如声上有屈曲。嗔歌是工巧体。若所依声。即是工巧处。屈曲显所依。声既无别体。体即是处也。若色上雕文。克镂屈曲等。皆是工巧体。若所依色尘。即是工巧处也。且如壁上??形像等。工巧非但有色尘。尘一有余香味触。与色不相离故。故香味触。虽不是工巧体。亦是工巧处也。如作房舍等。亦是工巧处。若第六识缘工巧体。亦能第工巧处也。缘发五巧故。亦具远因等起刹那等起因。若眼耳二识。亦能缘工巧处。亦能发工巧故。亦有刹那等起近因等起也若。以色声之上有工巧体。有工巧处。若鼻舌身三识。亦能发工巧。刹那随转。能发业故。亦能缘工巧处。香味触尘。是工巧处故。不能缘工巧体也。已上即明六识皆能发工巧。三识能缘工巧体。谓意识眼识耳识。此三识能缘色声工巧体。五识即能缘工巧处。问其威仪路。工巧处。为是有情。为是无情。答其威仪路。工巧处。即是有情数摄。问若尔。如何前说。即取外无情。上道路色香味触。名为威仪路。即取外无情。上谓作木石及房舍壁画等处。名工巧处。答据实而言。唯取内身。上所引起。等流色中。色香味触等。名威仪路工巧处。即取身上等流色。香等四尘名路。如人行住等。表色威仪时。皆依身上手足上等流色。今此身上等流色。与威仪作所依故。故说身上等流色。名威仪路。如人作呗赞等时。依唇舌牙齿咽喉等。方得出声作呗等。今者依唇舌牙齿咽喉等。等流五尘名工巧处。又如人作儛。及余工巧时。即依身上手足等上等流色。五尘为工巧处。又如人手足捉笔作书或等或手中捉斤斧等作木作时。即依手上。等流五尘。名工巧处也。曲此义故。其威仪路工巧处。亦是有情。如不是无情也。故取身上所引等流色。为威仪路。名工巧处。其威仪路。工巧处。即有间断也。若身上扶尘为工巧处威仪路者。其处与路。应常相续故。如不取身上扶尘为为路也。若第八识。不能缘威仪体表色。表色是假故。亦不能缘工巧工巧体。亦是假故。由是义故。前说眼等识。识缘威仪体表色。及许眼耳二识缘工巧体者。皆是许五识缘师之义。若不许五识假者。眼识等。不缘威仪体及工巧体也。若义说者既。表色不离色尘。既说第八识能缘色尘故。假说第八识亦能缘威仪体。其四尘既是实有体。故说第八识既能缘五尘。故说第八识亦能缘工巧处。工巧处仍不是声上名句文。声上名句文。唯意识缘之。五识不能缘名句文也。既佛声上屈曲为工巧。工巧是假也。若色上屈曲。即名色工巧。色工巧亦是假也。若许五识缘假者。即说眼耳二。识能缘工巧体也。据实而言其工巧体。既是假。第八识不能缘工巧体。若说工巧体不离色声二尘者。即义说第八识缘工巧体也。若出威仪体者。即用百法中表色为体。其表色体。即是色中长短方圆。高下等也。及前文说表色体。即是长短方圆等。形色是也。若长短方圆。在外五尘上。其长短等。即名外色所摄。若内身上长短等色。即名为表色。表色即是长短等形色上分位差别故。威仪体即是长短等色也。由影光明闇等。即是青黄等上离色差别。此亦结也。其第七识。都不能解缘工巧威仪等也。若变化唯第六中有五识无变化也。若五识中。唯有通果心。即如天眼天耳通也。虽有远色之能。不能变化也。有是变化必是通果。如变化金银等是也。有通果不是变化。如天眼通是也。又如第六识中死生智通。依眼门中能远未来世中死生等事。此知唯是通果摄。不是变化也。又此变化三慧之中。唯是修慧所摄。若但言闻慧。思即是行蕴一分。别境中慧也。若言闻思修慧所成。即通五蕴亦通十界七心界色界声法界法界。即除五色根。及香味触。且如欲界中别解脱散律仪。若有人善解经论者。将欲受戒时。发心[這-言+敗]期誓断一切恶。誓明一切善等。即第六识中。起加行闻思慧。所受得别解脱戒。此等散律仪。身语业色。皆是闻思修慧所成摄。所以通五蕴。若有不解经论受散律仪戒时。第六识中。起生得善心受戒时。此戒即是生得善摄。若修慧既是上界通系。不系即通定共戒也。问大乘小乘。变化通果具几性。答大乘变化通果等。即具二性。若利乐有情。起变化通果等。即是善性。若?嬉等。起神通变化。皆是无记。若小乘变化通果等。准是无记性摄也。问无色界中。亦有缘威仪心。亦有缘工巧心。不若无者。云何说毗钵舍那。菩萨广慧声闻。若定若生。以无色界心。了三界法。答得又色界中有佛菩萨异生等。色界心既遍缘其色界。亦有缘工巧心。问八地已上菩萨。入无色界定时。亦能发威仪。缘威仪。缘工巧。皆不更。问应捡已前抄。问工巧体及处。威仪体及路等。亦通异熟长养等流已不。答取等流如上。问其威仪路体。何故唯取表色。不取形色。其表色即是长短故。答于内长短上分位如上。问者佛身上扶根五尘。以威仪路工巧处以不。若取身上扶尘。以为工巧处及威仪路。其处及路。应常相续。唯取无记性。不通善恶性。答即能引起身中一类等流色。为威仪工巧处。所以威仪路工巧处。有间断也。亦不。取身上扶尘五尘。为威仪路工巧处。若前抄中言。取扶尘等。作工巧处威仪路等。宜应故之。结说声上有工巧者。若能歌呗等语声。即是执受。大种声摄。若由手能弹筝等。及口能呗佛生等。即是因俱声摄。问若取声上屈曲。次为工巧。即说耳识缘工巧体者。准前论文。声上屈曲。即是名句文摄。如何耳得缘名句文。名句文。与声上工巧屈曲。有何别。问因工巧体。于百法中。以何为体。答假随实尘摄。问何故长短等。在外色上。即名为形色。为形色。若在内身上。即名表色。又如前论中。破萨婆多表中云。若言是形便非实有。长等极微不可得故。故知亦依内身上表短等。亦名形色。形色上假立表也。问身上工巧体。与工巧处何别。答假实别故。

    疏又非五识有二刹那相随乃至更互而生者。此师以前解等无间缘。第一师义意说。五识唯得一刹那。不得二刹那相续。亦非眼识灭已。耳识生。耳识灭已。鼻识生等故。眼识灭已。即意识生。其次即耳识生。耳识灭又意识生。本识第七第六识。五识中随起本识。常与三与三识俱转。若尔本识五识起时。与七俱转。故知不正义也。又此师前六常得一性起。不得二性。起。且如意识是差别。与一眼识是善余四识。则不生。若意识缘是染。即与一耳识同染。余亦不得生结故。五识三性。皆由意引。若五识三性俱生者。意识应三性故。

    疏谓由了别定所缘境及种种所缘境者。定所缘者。此诸圣者。或缘苦谛无常空无我等。或缘集谛灭等。为定境。此定俱时意识。非但能缘定境。定中亦能与耳同缘声等境。此圣者以为利根。无色界心能缘三界法耶。又解云。定所缘境者。即在定中。唯缘真如无相理。或缘一无常理故。定中唯缘理。而不缘事及种种所缘境者。即约定中兼缘理事故。定不俱者。此初师虽说定中。虽许同意识得与耳识同缘声境。结意耳二识。必须同性。不得别性故。定中意识善。与耳识善无记性即不得起也。

    疏依多念说名俱。喻云者。如说一心非一生灭。即是喻也。

    疏如经云。起一心多心者。由如如来初成道时。帝释于天上。而生慢佛举诸天二十二臣曰。阎浮提中有佛出世不知是真是虚。今作一问问佛。佛若解得即是真佛也。问何物最为高。何物最为重。何物最为疾。何物最为多。二十二臣中有一臣。答曰二十八天最高。铁围山最为重。鹰鸟飞最为疾。摩伽陀国人最为多。帝释曰。此亦不是重。亦不多。又有臣答曰。虚空最为高。大地最为重。空中风行最为疾。大地草木最为多。帝释即印可。此臣远将此问佛。至于佛所而问于佛。佛悬知此意。而答曰。知慧高于空。福德重于地。忌念疾于风。乱想多于草。今者意说。佛知慧高于虚空。虚空不是高也。由佛福重故。能令六种振动。大地不名重。由起一念时。即遍缘一切法。风行不名疾。众生忌相。一日之中起故。多于大地草大地草少于乱想。今者多心者。即乱想也。

    疏云何一念谓世俗言说一心刹那非生起刹那者。如言见道十六心。且如苦法智忍。或经三念五念。心能入法起。虽经多念事方究竟。总名一心。谓世俗言一心。非一生灭刹那。名一心。今名一心刹那。于中有多心故胜。善眼染七。日无记故。虽有三性者。此师意说。唯不许前六识三性俱。亦许八识三性俱者。且如起一善眼识时。第七识第八识恒自无记故。即有三性俱。若取八识。为三性俱者。即一切心法。有三性俱。今者唯取前六识三性俱义。

    疏即等流多率尔少者。即眼识中。有善等流。耳识有不善等流。即有二等流。即有鼻识起率尔心。即二等流一率尔。故言等流多率尔少耶。

    疏或三四等多一二等少。解云。此中意说。或二识有等流多。一识有率尔少。有一二相对。即二名多。一为少。或二三相对。或二识起中率尔。三识中起等流。即二为少。三为多。或三识。有率尔。二识有等流。或多少相望。皆得作也。此中且举初率尔举后率尔等流心。以作其中决定。寻求染净作法。皆唯率尔等流心作法也。与前解少别。

    疏若一向同境时即不善意乃至此前师立者。此疏文意。是前师释意。说三性不俱。五识不并起。

    疏集量论说五俱意识必现量故者。此论文不尽理。五识俱时意识许通现量比量二量故。

    疏萨婆多师出已方闻者。萨婆师。计六识不并起故。定中唯起意识。不得耳识也。故正在定中。唯有意识。出定已后方有五识。由如人正睡时有意识。睡觉方有五识起故。故出定已。有五识起。始能闻耶。

    疏广慧声闻有学无学无色界心而缘三界法故者。结广慧声闻毗钵舍那菩萨。若定若生。以无色界心。了一切法。即阿罗汉中。唯不动阿罗汉最利根。即身在色界起。无色界定。能缘一切法。又无色界定中。起欲界耳识。能闻声故。名若定也。若生者。即身生无色界中。用无色界心。了三界法。又不还中。即利根不还。能入无色界定。心缘三界法。亦能入无色界定。起欲界耳识闻声。若声闻即有利根。若菩萨中。或初发心。小者。即不得自在定中起耳识等。若大菩萨。都慧力高。亦有利钝故。又四善根已前菩萨。容生无色界。了一切法。若四善根菩萨。则欲界生。何以故。以欲界身。入见道。以是不生无色界。问曰小乘大乘入见道时。依何处身入。答若大乘二乘人等。依九处入见道。谓欲界六天为六处。及三天下。唯除北洲。余为三处。即九处皆得入见道。大小乘同也。又色界中。必同入初果。若得即入第三果。以为离欲故。问北俱虑洲人。命终后。未知生何处。又未知造何业。而生北洲人。命终之后。必不重生北洲。命终之后。必生天故。何以故。因前世中修道时。具作恶取空观。着空见故。由前加行心是善心。遂生北俱虑洲。由作恶取空观。遂生边地难处。为前生作空观。遂今生于妻子衣服等。皆无我我所。无明行业故。北洲亦不能作。依善恶业故。令终之后。皆生天也。作但恶取空观。得生北洲。若拨因果。即入地狱。不得生北洲。又无想者。彼命终之后。必生人中。有余恶业。或入地狱。为前生修无想天业时。或拨因果后报业。熟所以入地狱。猕猴池侧者。问为池名猕猴。为猕猴在池边。故名猕猴。又问上了遇声耳识与定相应乃至由定中闻故出者。此文即解论中从定之语。有三释。初解即约定中意识起闻于声。名从定起。第二解即约定中起耳识。而闻于声。名从定起。若第三解。即约假者人中闻声故。即从定中起出也。

    疏显扬论说种种意者。即是前因中。能解声种种境。名种种立故也。

    疏此非集论本文是师子觉义前师引为证者。解之。今言等引位中无五识者。是释杂集论又。师子觉谓。不是无着集论文也。无着造余论。皆言等引位中。许有五识故也。即不许六识三性俱。即引此证。定中唯是善。不得起率尔无记耳识。以为定中不得起五识故。

    疏多分有二义一多识二多人多识者。五识中不得起余四识。唯得起一耳识。故言多识。多人者。唯不动阿罗汉。得起耳识。余圣者不得起。故言多人也。

    疏唯得起耳识非余四识非菩萨故者。问如起根本起正解真如时。或有声即亦得起耳识。不及十地菩萨。亦准此问。又问如二乘人断修或时亦得起五识不。及十地菩萨起证真如。断所起障时亦得起五识不。又问二乘人四禅定。及八未至定。中间得起欲界耳识不。又问二乘人。入四无色。若根本未至时。亦得起色界眼耳身三识不。又问如大目连。由有声境至。即得起耳识。亦可在无色定时。余色香味触等境。亦应得起余识。此等四问并未答。且亦答末后者。即是广慧二乘人。空中唯得起耳识。更不得起余四识。言广慧者。即是随法行。见至种性人。体利根具有起慧。若余信解种性。即是钝根。即利起慧。不名广慧也。能言毗钵舍那菩萨者。毗钵舍那。亦是起慧。与前广慧。名字相似也。问名字既曰。何故不言。广慧菩萨广慧声闻。乃至言毗钵舍那菩萨。广慧声闻。答若菩萨声闻之上。重言广慧。即名字重也。今者文势便好。故云毗钵舍那菩萨广慧声闻也。若菩萨定中。五识皆能起。如观经云。出定入定。皆闻妙法。彼经即与此中闻众声相似也。能菩萨定中。亦得起眼识。即如维摩经云。有佛菩萨。得真天眼。在于定中。得见三千佛国。能上来论中。唯证得六识有二性。俱在定中闻声即善与无记性。俱无三性俱起文为证及广慧等故者。结疏中利及广慧等四字。何以故上文已略广慧声闻于定中唯得起耳识。非余四识。如何下文又言。非广慧故。知剩长也。

    疏问如何定中意识俱受与耳同缘此上文是问须也。意问既是无所有处定。其意识即是舍受也。其耳识即是欲界有苦乐舍三受。意识得与苦乐舍三受耳识得因结也。

    疏初起之时。必昧劣故乃至必不生故者。此中答意。耳识初起率尔心时。既是昧劣率尔。必舍意识与耳识。同约声。意是舍受。耳识但是舍受。同约一散声。

    疏初起之时必昧劣故乃至必不生故者。此中答意。耳识初起率尔心时。既是昧劣率尔。必舍受。意识与耳识同缘声。意识是舍受。耳识亦舍受。故舍受。定中得起舍受耳识。若入第二禅初禅喜乐受定。第三禅乐受定时。必不引起率尔无记耳识。必不生故。此解即是三受不俱师义。是不正。答且如菩萨入下三禅定。第六识与喜乐舍俱。其菩萨为有情故。即于定中起五识。或为有情受苦乐。即五识中有苦受。第六识中。有喜乐受。故知。六识亦得异苦受并起也。故知。前说此解不正也。

    疏二解虽同缘何妨异受其性亦许有不同故者。此解即是三受许俱。是正义也。设第六识入定。是喜乐受。引生舍受耳识。亦得设第六识是舍受定引生舍受耳识。亦得也。缘起空处识处定时。亦能起耳识。与无所有处相似也。若入有顶地定。即不能起耳识。以心想闇劣故。缘准知。此间论文。既言意识是无所有处起欲界耳识者。即是下地耳识。依上地第六识分别根也。又解疏云。问如何定中意识俱。受与耳同缘此。已上文是问也。意问既是无所有处定。其意识即是舍受也。其耳识即是欲界有苦乐舍三受。如何与舍受意识。得与苦乐舍三受耳识。为同缘散意。入舍受乃至互又不生者。此已上文。即是答也。意答由散意。即入无所有处舍受之定。即引生欲界舍受耳识。耳识率尔。即是舍受故。故得同缘。若入下二禅喜乐等定。即不能起舍受耳识。此第一解。即不许意识中耳异受者。即是不正义。也取疏中第二解为正。瑜伽论说率尔等三是无记乃至得起几心者此已上即有两个问。初问意。引瑜伽论说。五心之中前三心。是无记。如何此与定俱时。意识所起寻求心。如何是善性。第二又问。五心之中。其定中得起几个心。唯初二心者。其定中意识。唯起二心。谓率尔寻求二心。若起寻求心时。即出定也。更不得决定染净等流三心也。答第二问。

    疏若散五心初三无记乃至亦通善等者。此第二答云。今在定中。闻声之时。耳识率尔。是无记性。若与定俱时。第六识率尔寻求心。即是善性。瑜伽论云。前三心是无记者。约余间断六识散妄心说也。若定心既是善法。设声于声率尔寻求心等。皆善故。由此理故。余散心。若专注佛像善心时。忽有余声等至。所起率尔心寻求心决定心。皆是善性。若造恶时。或专注恶境。忽有余境至。率尔寻求心。皆是不善性故。若第八识。唯有率尔决定心。若初声境至。亦有率尔心。义说有之也。若第七识。亦义说有决定染净等流。无率尔寻求心故也。

    疏又五识必由寻伺所引此入定心乃至后无寻伺故者。此中间意。五识五起时。皆由寻伺。所引起。此入定心。既是无所有处。无寻伺故。若入初禅定。所有寻伺。引五识。若二禅已上五识起时。起无寻伺引故。

    疏此如第七卷寻伺中者。如第七论文云。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疏文中解。若约欲界及禅初有寻伺地。五识起时。多由寻。一切识皆由寻伺引故。自有五识时。亦不由寻伺引起故。故言多分。若二禅已上。无伺地借初禅三识。起时必借初禅寻伺。方能起初禅三识也。起异地识。难必须寻伺引。故言显多由彼引起。何以故。虽是异地心引异地耳识。为身是欲界耳识。同是欲界地故。虽是异地心引。亦无寻伺故也。

    疏又此定为唯有漏亦通无漏者。若一切无漏。皆不离生法二空。若不是生空观。即是法空观。若不是法空观。即是生空无漏定。皆不离二空观故。

    疏又欲界耳识许异地心引乃至无寻意为能引耶者。此中问意可起。即是牒前答语。而以问之。既说无所有处意识。引异地欲界耳生。则无寻伺引。二禅已上起初禅三识。应无寻伺。意识引五识耶。

    疏答初起五识必寻伺引乃至等流心等即是不许尔者。此中答意。二禅已上。初起初禅三识率尔心时。必由寻伺引。后至等流心。起三识时。即无寻伺引。此疏文中解。不正义。应云。二禅已上起三识时。为起异地识故。必须借初禅寻伺。意识能起三识。若不得寻伺则不能起三识故。为是异地要须寻伺引。虽无所有处心。引是异地欲界耳识。为身与耳识。同欲界地故。故起耳时。则即无寻伺引也。

    疏如叙异说别抄者。叙二师同异。如枢要说。

    疏若五与意识别缘唯第六识法处者。能不相应。非唯有一类。有百千万类不相应行故。第六识。别缘法处。双者。或缘五色相。或缘二十四不别相应。或缘无为等。第六意识。则与五识别缘也。

    疏由此故知集量论等引乃至亦无法执以此为证者。结。此疏中。缘五俱意识。是现量者。且顺集量论文。作此释也。此疏中。释不尽现也。准下论文。五俱意识。许通三性。虽意识或缘名教等。意识即是比量所收。或色境至眼识缘时。不废意识。俱时眼识是现量。意识是比量也。若耳识听经之时。是现量。虽意识或执我。我体常周遍。即是非量所摄。或有声境耳识。即是现量所摄。若兼有境至。意与五识俱。一时同缘。五俱意识。必现量故。疏诸师于此觉慧异说。如别抄故者。诸师于此。或说五俱意识是现量。或说五俱意是比量。或说五俱意识是非量。

    疏八地二乘凡夫位六识三性容俱时转者。若八地以去菩萨。五识中。亦有等流无记性等。即从前时同类因生也。亦名自性无记也。其八地已上菩萨。第六识中。常无漏。其五识中。亦有善性无记性。二性俱起。无不善性。二乘无学亦尔结。八地已上菩萨。第六识中。常起无漏善。其五识中。亦得起无记。亦同归此。大目连。入无所处无漏善。亦起欲界无记耳识也。问王为前师不许六识二性俱故。故今成立。八地菩萨。二乘无学。许二性俱。既许二性俱。故知。六识三性。得俱起故耶。此疏中。言八地菩萨六识中起三性者。不能应云。已上菩萨六识。唯得起二性。若七地已前菩萨。既第六识。起有漏心。即得起三性心。

    疏若五识转依随前二师所解位次者。五识转依。有二师说。或说初地得。或说佛地得转五识也。

    疏三乘无学菩萨。后得智中何性六识俱起者。若后得智度有情。所引苦根。皆是善根。此苦既是善性末起。何善所摄。不是生得善摄故。此苦根既修慧所引。即是修慧成善根。若如定中起耳识。同声耳识率尔。是无记性。故知后得智所引。通无记故。又五识若在因中。必无有定。唯识所化起。五识方有定故。由此起十地已来菩萨及三乘。后得智所引。即通善性及无记性故。若二乘人。第六识无漏后得。无学智即能引起天眼耳。起通果无记。及通果善。即如二乘无学后得智中。亦能起六通等。若变五尘及空中运身往来等皆是神境起通摄。其二乘无学。第六识无漏后得智中。唯能引起耳识中自性无记。自性无记。亦名等流无记。其自性无记。即不在四无记中。异就生无记所摄。即除四无记已外。别有一类自性无记故。起无漏后起。不引起。五识中异熟生无记也。其二乘人。无漏后得智。以劣弱故。即在无漏后得智中。不能引。五识中威仪工巧等也。二乘在善定中。不能起威仪等故。若如二乘人别起。作令外乞食等。即二乘人。第六识。入变化通果无记心中。即能起化心等。必无在善定中。能起通果无记也。若在十地位中。菩萨后得智中。引起五识。五识亦得有少分自性无记。其无漏后得智。亦能引起五识。五识中多分是善性。以无漏后得所引起故。其五识中善。即是修所成慧。加行善摄。其无漏后智中。不引起五识中生得善。生得善以闇劣故。其菩萨十地位中。无漏后得智。亦能起无漏。发威仪心。亦有缘少分。发工巧缘工巧。由第六识。无漏后得智中。亦能引起。五识中威仪工巧心。故菩萨在定之中。亦能现行住等。表色威仪。而作有情。上来所起。威仪工巧等。唯是善性摄。即是修所成慧。加行善收故。瑜伽云。异熟生。唯是无记性。威仪工巧。通三性。其通果唯二性。得善及无记性也。故菩萨无漏后智中所起。皆是善性。威仪工巧也。或可由无漏后得智亦得引起。五识中。少许无记性威仪工巧。其所引起。威仪工巧。但是威仪工巧类摄。其八地已去菩萨。虽第六识中。无漏常相续。亦能引起五识。善性威仪工巧。及通果。亦引起少许无记性威仪工巧等也。故前疏中云。八地已上菩萨。五识中亦有无记。同前所说。若为利生。其所起通果。即是善性。若为嬉戏。其所起通果。即是无记性。若七地已来菩萨。由有嬉戏。其通果。亦通无记性。若八地已上。无嬉戏故。所起通果。唯是善性。故菩萨亦有无漏威仪工巧等。何以得知。菩萨有无漏工巧。即如佛灭后其弥勒菩萨造降魔像等。皆是菩萨工巧心作也。其十地菩萨。无漏智中。亦能引起。五识十。自性无记。自性无记。亦不是四无记等摄。即别一类。自性无记。自性无记。亦不是由业所感得也。自性无记。由如外山河。外山河等。亦不是四无记中摄。何以故。若四无记中。异熟生无记。即是有情。如摄名异熟生。即是业果。其山河等。但增上果。非是异熟果故。不是异熟生无记所摄。其外山河等。亦不是威仪工巧。威仪工巧。即是有情如摄。即由缘。威仪工巧心。及发威仪工巧等心之所引起故。故于外山河等。不是威仪工巧也。其山河等。亦不是变化无记摄也。其山河即由业感。是增上果摄故。其自性无记。亦结对法论中。说有五种无记。一者自性无记。自性无记者。谓外山河。及名句文身。及中涎??。及五根上一分。长养五根。此等皆是自性无记。缘五根有二种。一者异熟。谓由业之所感得者是。其异熟五根。即不名自性无记。二者长养。谓由饮等之所长养。此长养五根。即是自性无记。其二种五根。皆不是威仪体。亦不是威仪路。亦不是工巧体。亦不是工巧处。何以故。其五根即是内处摄。其威仪工巧等。即是外处收故。二种五根。不是威仪工巧也。其身上扶尘。亦不是威仪工巧。何以故。其身上扶尘。即由饮食等之所长养。若威仪工巧。即由威仪工巧之所发故。又由能缘威仪工巧心之所缘。故知。由发威仪心。别发起一类仪表色。而眼识缘之。亦由发工巧心。发起一类工巧色声等。其五根等。身上扶尘等。亦不是威仪路工巧处。即由发工巧心。别发起一类工巧心。名工巧处。亦由发威仪心。别发起一类色香味触四尘。名威仪路也。二者异熟生。即业果。三者威仪。四者工巧。者者通果。故起十地菩萨无漏。后得智中。起五识中无记。名自性无记。自性无记。不是四无记中。由如前山河等缘。七地已前菩萨。有情心位。亦有四无记也。若如来果。亦有无漏威仪工巧通果。若报身化身。亦有行住等威仪心。工巧佛亦有工巧。若言佛无威仪者。是佛无行住等耶。若佛无工巧者。岂佛拙于余凡夫缘故起。佛亦有威仪工巧通果。问眼既有五眼。其眼识。亦应有五种眼识。又问耳根中记。既无耳根。内耳根。其耳根中。亦应有。佛耳根等。五种耳根。耳识亦应有五种。乃至身根亦准此。问既经说。菩萨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其十地菩萨。正入八根本定。及中间禅定时。入此等有漏定时。及入此等无漏根本定时。亦能缘威仪。缘工巧。以不其论文说。真俗两智。起行。

    相互违。合令相应闻思。于义自性即无者。若言闻声。即在耳识。令言闻慧者。不是闻声故。名为闻慧。闻慧即是能缘教法名句文故。唯第六识中有闻慧。其耳识等。即无闻慧。为耳识不能缘句文等故也。

    疏谓彼所引亦通所成者。由意识中。或有闻思修三慧。遂引五识。亦名闻思修。三慧所成之中则通五蕴。若无表色等。皆能由前闻思修三慧。慧所引。已得所成之名耶。若意识中。入修慧。所引起五识中善。五识中善一句。名为修所成摄也。若余异生用闻思慧。心中所受得。别解脱戒。别解脱戒。亦名闻思所成。后时若欲起邪见断善根时。前耶见加行心时。即舍却。此闻思心中。所得别解脱戒。若用生得善。心中受别解脱。别解脱。亦是生得善摄。后时若起邪见时。即发此品邪见。而断此九品生得别解脱也。

    疏成所作智即是修故者。成所作智。唯有修慧。无闻思慧故。

    疏此等皆由随意引生乃至见断故者。若意识。起分别烦恼。亦引五识分别惑。若意识。起俱生惑。亦引五识中起俱生惑。若意识起不善。分别发业。引五识亦缘五识。既有分别烦恼故。由通见道断烦恼。若意识中。起生得善。引五识亦是生得加行善亦缘。

    疏缘起经说欲界意识乃至有覆性故者。且意识中。深闇生爱。即九种。命终俱生故。是有覆性也。余或有持戒比丘。或修道行者等。多分常起善心。设有不悟。惑起贪痴慢等已。即生惭愧悔过。由此烦恼惭愧伏故。所起烦恼。则不能发业。亦不成不善性。但名有覆无记性所摄故。

    疏缘非变化相从四中变化所摄者。若五识唯有通果。实无变化。唯在第六识中。通果与变化相似。亦假说五识有变化。五识实无变化也。

    疏五识缘威仪工巧不能发威仪工巧者。五识缘威仪工巧。如上所说。今言五识不能发威仪工巧者。五识不能远因等起。发威仪工巧故。五识亦能刹那等起。发威仪工巧也。其威仪工巧。即通三性。若异熟生。唯一无记性。若通果即通二性。谓无记及善性。问何故此文即言五识缘威仪工巧。何故次下疏。又又四识缘威仪工巧。答此问文。即是总标。故云五识缘威仪心等。下文即别释。即言四识缘威仪。

    疏不是五识实是生界系据意识中相似者。此疏文不便也。应应变化。不是五识有。实在意识中。有不是欲界系实在上界系文。上界能变化心。次欲界故。名欲界变化。实是上界有变化故。

    疏或所变化似欲界故名为欲界变化者。或所变化境。似欲界中故。名欲界。又解。大乘自能变化。心所变化境。随能变识。即上界系。即欲界有情。第八识托彼上界变化境。以为本质。遂变色境。此欲界所变境。即是欲界系。

    疏或是生得变化但是异熟心摄者。如欲界龙王及鬼。皆能生得变化。且如龙等于空中。生得变化令下两等。若生得变化。即是善摄。若恶心变化。即是不善。若无记心变化。即是异熟生摄。实通三性。且云无记者。异熟生摄。又下欲天分。亦是生得变化。又欲界诸天。亦有不起通力。唯起生得变化力故。

    疏色界无工巧等者。色界既无造屋宅等。所以无工巧也。

    疏无色界又无威仪者。无色界既无有身。所以无威仪也。

    疏四识缘威仪五识缘工巧若不尔者异熟生摄。解云。眼识能缘威仪体。并缘威仪路。耳识俱不能缘威仪也。若鼻舌身三识。亦能缘威仪路。不能缘威仪体。若眼耳二识。能缘工巧体。亦缘工巧处。若鼻舌身三识。唯能缘工巧处。不能缘工巧体。大乘小乘。皆得如前抄中已说。若威仪工巧中不摄。尔者即是异熟生摄故。今者若缘若发。皆名威仪心故。工巧等亦尔。

    疏不同小乘是威仪类名威仪心异熟生心宽威仪心狭者。若萨婆多。计心无记中。余三即狭。威仪心宽。余三无记中不摄者。是威仪心摄。又更别立有威仪类。且如色界中。上三静虑诸天。借初禅中眼耳身三识故。此异地借识心。四无记中。不是工巧心。色界无工巧故。又不是异熟生摄。彼宗计异熟生心。不许异地起故。此异地眼耳身识。但是威仪心类摄。名为威仪类。若大乘上三地。借起初禅异地三识。此异地三识。但是异熟生摄。又上三禅。借下初禅眼耳身三识。此眼耳身识。是无记性。即是异熟生摄。大乘之中。异熟生宽。余三无记不摄者。皆是异熟生摄。若尔心望遍行。应名心所者。此中问意。其心王亦依作意警故。其心王得生。又亦由触和合故。其心王方得生。今者即是心王依心所。若心王依心所。其心王应名心所。又解。心王不名为所。不属心故者。此文即重解。第二解中。第三解。第三解中云。系属于心者。正解心所之义。今第二解云。系乐于心者。即心王不名为所。不乐心故。

    疏虽为制二者。唯悬丞制令县故。县丞是制第二官也。若县尉等。不名制第三官由如符上。唯即有像故。队制两人。更无余也。县令嘱心王。取总县丞喻心所作意。兼取心王总相。亦取余一切心所别相。县尉喻余心所法取别相也。问喻受触唯取别相。可同县尉知别事。而以喻之其触受等余心所法。亦能心王总。亦有自取别相。如何将县尉以例之。其余心所既能取总相。与前县丞取总别相。何别受能了此摄受等者。问此言摄受。即是领受之异名也。此境上别相作意。亦能了者。问今说作意能了境上别相者。既说作意。取余五十个心所之别相时。为作意与余心所同缘境上别相。其作意。即名缘余五十个心所之别相。若言缘上别相。即名取五十个心所别相者。余触等。缘境上别相时。触亦应名余五十个心所别相。其作意为缘余五十心所上相分。名作意取余心所别相。为说作意上带余心所上行相。谓可意等相领受等云。说因相名作意。取余心所之别相。若作意上带余心所上行。更何用余心所其作意。即有一切行相故。其作意应业体。能领受及起。言余语心所应无用。乃至余心所取心王之总相。亦准问之已下。释前此字也。

    疏彼论此言显取总相故者。论中此者。即前了此此是此心王之总相。即此论中。重如言触能了此。有总相触。能了此心王总相故。可意等相者。即触所了之别相也。

    论受能了此此者。即是心所总相。受能了心王总相故。摄受等相者。即是受之别相也。受能了自别相故。余心所皆然。乃至。余五十一心所。皆缘心王之总相。即心所各自有自相别相。皆能缘心王之总相。心所各自有别相。乃至别境五中。亦应言。欲能了此可乐事相。胜解了此决定事相。念能了此串习事相。定慧了此得失等相。乃至善十一中。亦应言。信能了此心净为相。惭能了此贤善等相。愧能了此<<PIC>X50p0295_01.gif</PIC>恶等相。乃至根本烦恼贪等。能了此染着等相。乃至随惑准结故。五十一心所。皆能了心王之总相。各自缘心所之别相也。唯作意虽缘心王之总相。与余心所同体缘。作意自无别相。而为所缘。即能余五十一个心所之别相。为作意之别相也。但如作意了心王之总相时。势即了。触之可意等相。受之舍受等相。即别了余心所之别相。取为作意之别相也。乃至五十一心所之别相。为作意之别相。

    论云欲亦能了可乐事故乃至定慧亦无得失等相者。结论文说。五别境中。即言亦者。亦前心王之总相故。着亦字。谓之欲能了知心王之总相。欲亦能了自欲之可乐别相。乃至。定慧能了前心王之总相。其定慧。亦能了自定慧得失之别相也。心所异相。名异相者别也。意说心所别相也。

    疏五十三五十五。数不同也。以开合五见。增耶欲解故。者结瑜伽两处文不同。且一文开五见。合邪欲胜解。即心所有五十五。有一种文。开邪欲胜解。合五见。即心所即有五十三。若合五见。即五十一心所。此三文不同。即取五十一心所。为正。

    疏于四事可生五别境者。四事。谓可乐境。决定境。曾习境。所记名四事。

    疏等流者同类所引义非前后等流也者。此疏文。即简前等流果。唯果唯是异时前后起。谓前念同类因引后念等流果。即如前文种子。前后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耶。今者二十随惑。即依根本烦恼。分位上假立二十随惑。与根本惑相似。故名等流。其随烦恼。与根本烦恼。亦得同念起。亦得前后起也。不约前同类因引后等流果。前后相引。名等流也。

    论一切时俱者。显遍行。于一切时常俱起故。惑俱故。或俱者。细五并生。时者心起即有。故二别也。言时者。谓或一切有心皆有。或无始不比。或缘一切故。境总言时者。今解一切时者。有三种。一谓一切有心时即起。二无始不断。无始不断者。亦是心起时即起。非。是无始已来常相续。名无始不断。三者谓缘一切境时。即起。故言一切时。不缘一切境。亦非相续非心有故。故言时者。此上三问。即翻前解中三法。谓翻前一切心。皆有此问。名非心有即有。谓翻前无始不断。此问云亦非相续。谓翻前或缘一切境。即此问云不缘一切境也。

    疏若如初说。并多分。或加行者。若如前九地名一切地者。即欲界定前。加行中说名轻安故。

    疏此所无义。应审简别者。憍亦通三界故。若小乘眼见名见了。闻名闻知。谓意识名知觉。谓鼻舌身三名觉。能觉痛苦乐等事。若大乘见闻。同小乘知。谓鼻舌身三觉。谓第六识中。非异念心觉也。傍义也。增上出生乃至名受故通者。若言五受根即为者。苦根即不摄忧根。忧根准第六识。苦根在五识。若言喜根即不得摄乐根。乐根通五识。喜根唯在第六识。故名根者也。若言三受即宽也。谓言乐受即摄得喜受。若言忧受即摄得苦受。故言受通也。

    疏集色所依集无色所依色根相异言别依身者。彼论云。何名身受。集色所依故。即集多极微色而色根。即受为能依。五色根为所依。五根名受所。故名身受。云何名心受。集无色所依故。若心体不是色法。故言无色。同时有心王。并作意相思等。有众多法。故言集也。即此心心所是所依。受是能依。色根相异。名为身受。意根相异。名为心受。言别依身者。即受等各各别依五色根故。或第七识。名别依意根。或第八识染净通依。色五根是别依也。问对法论中说。集色所依。名身受。即集众多极微。而成身名集者。与此相违。前明第一论中说。大乘中诸识变时。随量大小。顿现一相。非别变作众多极微。合成一物。如何彼论。说集极微成身。答说假。

    疏一云忧根苦皆能乃至皆通无漏者。结今此疏文中。即解论文中苦受。亦犹无漏起故。文即有两解。此即初解也。若言五根即狭也。若苦根即不摄得忧根。若喜根不摄得乐根。故根狭。若言三受即宽也。苦中摄得忧。喜中摄得乐。今此论文中。况言苦受。亦由无漏起故。既言苦受故。摄得忧受。忧苦二受。并通无漏。若忧苦根。皆能引无漏者。此文言总也。应言忧根能引无漏。苦根被无漏所引故。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