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恭敬,迦叶闻是已,常学佛行慈悲救苦贫人,有是慈悲,而舍富从贫,意将何在耶?将以贫人昔不植福,故致斯报,今不度者,来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观来世现受乐故,亦以富人慢恣,难开化故,亦以贫人觉苦,厌此心易得故,从舍之生,必由异见,故讥其不普,诲以平等也。’

    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

    佛性平等不二,故无贫富。

    为不食故。应行乞食。

    佛性虽不限不食,然应以平等心而行乞食,以度众生。

    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

    什曰:‘和合相,即抟食。食有四种,一曰抟食,二曰愿食,如见沙囊命不绝,是愿食也,三曰业食,如地狱不食而活,由其罪业应久受苦痛也,四曰识食,无色众生识想相续也。坏和合相,即是实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

    为不受故。应受彼食。

    佛性不受,然为利益众生,故应受彼食,受同无受。

    以空聚想。入于聚落。

    佛性空聚,故入聚落如空聚。

    所见色。与盲等。

    一切形相皆是佛性,故见同无见也。

    所闻声。与响等。

    一切声音皆是佛性,故闻同无闻。

    所嗅香。与风等。

    一切香味皆是佛性,故嗅同无嗅。

    所食味。不分别。

    佛性绝对,唯有一味,故不必分别,无可分别。

    受诸触。如智证。

    诸触皆是佛性,故触同无触,即时消归佛性本体。

    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

    诸法如幻,明心见性之后,皆消归佛性本体,无生无灭。

    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

    八识得八解脱。

    以邪相入正法。

    佛性绝对,故邪正不二,无所取舍。

    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众贤圣。然后可食。

    以一味之法食,供养自性佛、自性众生。

    如是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

    烦恼即是佛性。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佛性大定,无有出入,有出入者,则是相对。

    非住世间。非住涅槃。

    佛性绝对,世间与出世不二,生死与涅槃不二。

    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

    佛性绝对,故罪福平等,若有罪福大小,则是相对。

    不为益。不为损。

    佛性绝对,故损益不二,若有损益,则是相对。

    是为正入佛道。不依声闻。

    能如此,方是明心见性人,行履与小乘人不同。

    迦叶。若如是食。为不空食人之施也。”

    能如是方能度人。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得未曾有。即于一切菩萨深起敬心。复作是念:“斯有家名。辩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从是来。不复劝人以声闻、辟支佛行。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秦言善业,解空第一,善业所以造居士及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请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发无遗物,虽轻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犹维摩诘辩慧深入,言不失会,故五百应真莫敢闯其门,善业自谓智能深入,辩足应时,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当其入观,则心顺法相,及其出定,则情随事转,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维摩以善业自谓深入,而乖于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诸声闻体非兼备,则各有偏能,谓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称第一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从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谓我言:“唯。须菩提。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

    佛性平等,故平常日用穿衣食饭,无不平等,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皆是绝对平等者。

    诸法等者。于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黄檗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终日穿衣,未曾挑著一根纱,终日行路,未曾踏著一寸地。’乃指绝对法身也,与维摩同旨。

    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

    佛性绝对,不为淫怒痴所转,而能转淫怒痴为佛性。

    不坏于身而随一相。

    佛性只有一味一相,故肉身与法身合一。

    不灭痴爱。起于解脱。(藏本作‘明’脱)

    佛性绝对,故痴爱变为佛性,不假断除,自然解脱。

    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解不缚。

    佛性绝对,故五逆相亦变为佛性。无解者,亦无缚者(黄檗传心法要)。

    不见四谛。非不见谛。

    佛性绝对,四谛皆消归一味一相,故不见有四谛,见同无见也。

    非得果。非不得果。

    佛性绝对,本来现成,故无佛果可得,得同无得也。

    非凡夫。非离凡夫法。

    佛性绝对,故凡圣不二,住于圣位而不离凡夫法,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

    非圣人。非不圣人。

    凡圣情尽,体露真常。

    虽成就一切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

    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若须菩提不见佛、不闻法。彼外道六师: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因其出家。彼师所堕。汝亦随堕。乃可取食。

    凡法皆相对也,与绝对本体无关,绝对本体中,并无所谓正法、邪法,若尚存邪正之见,则未明心见性,维摩以此勘验须菩提。

    若须菩提入诸邪见。不到彼岸。住于八难。不得无难。同于烦恼。离清净法。汝得无诤三昧。一切众生亦得是定。

    意谓汝与众生,同为具足凡夫,倘你自以为得无诤三昧,则众生亦皆已得此三昧矣。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因汝未见性,故施汝者,无福田之可言。

    供养汝者。堕三恶道。

    供养汝不但无益,反且招损。

    为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

    因为汝与众魔无异之故。

    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谤诸佛。毁于法。不入众数。终不得灭度。

    怨心未除,谤佛毁法,故不能入于四众之数,终不能成道。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时我。世尊。闻此茫然。不识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钵欲出其舍。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于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

    未明心见性之人,凡圣之情未尽,故闻说正法则喜,邪法则惧,须菩提亦然,故维摩复止而告之曰:倘遇无情之化人,以此等语诘之,还如汝之恐惧否?

    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

    诸法幻化而佛性如如不动,倘能见性则不应有所惧矣。

    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

    一切言说皆是相对者,不离幻化相,倘闻之而惧,是为所转,未见佛性。

    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

    佛性中无文字相,故见性智者闻人说善说恶,皆无所惧,不著文字,离于文字故也。

    无有文字。是则解脱。

    明心见性,离于文字,佛名解脱。

    解脱相者。则诸法也。”

    解脱之后,文字变为佛性,故诸法亦皆变为佛性。

    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富楼那,秦言满也,弥多罗尼,秦言善知识,即其母名也,其人于法师中,第一善说阿毗昙也。’

    富楼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大林中。在一树下为诸新学比丘说法。

    什曰:‘近毗耶离城有园林,林中有水,水名猕猴池,园林中有僧房,是毗耶离三精舍之一也,富楼那于中为新学说法。’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富楼那。先当入定。观此人心。然后说法。

    明心见性之人,无时不在大定之中,能知众生种种根性,富楼那未见性,无法分别,故维摩劝其先自明心见性后,方可为人说法。

    无以秽食置于宝器。

    为大乘根说小乘二乘法,如以秽食置于宝器中。

    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无以琉璃同彼水精。汝不能知众生根源。无得发起以小乘法。彼自无疮。勿伤之也。

    佛性本体清净,无有疮疣,若行小乘有为之法,则反足伤之。

    欲行大道。莫示小径。无以大海内于牛迹。无以日光等彼萤火。富楼那。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

    无小乘之意念。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识宿命。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久植大乘根德者,得善知识指点,触著机缘,便可悟道,看见本来佛性。

    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时维摩诘因为说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摩诃迦旃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善解契经者也。’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我即于后敷演其义。谓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皆小乘法,不能超出生灭轮回之范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迦旃延。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

    圆觉经云:‘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著。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迦旃延。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

    常与无常其性不二,明心见性者,说常说无常皆对,佛性不二也,未明心见性者,见无常便计常,见常便计无常,皆是脑筋妄想作用,故佛性不生不灭,才是无常之义。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

    未明心见性者,认五阴为实有、为苦因,已明心见性者,则见五阴皆变为佛性,苦亦是佛性。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未明心见性者,但见空而不见不空,明心见性者,见诸法皆是佛性,佛性不属有无,乃真空义。

    于我无我而不二。是无我义。

    未明心见性者,见有我无我皆不对,已明心见性者,则我与无我皆是佛性,佛性中有无不二,乃真无我义。

    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

    然者,如火之能生起也,佛性本来无生,故无灭,是真寂灭义。

    说是法时。彼诸比丘心得解脱。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那律:‘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刹利种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一处经行。时有梵王。名曰严净。与万梵俱。放净光明。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几何阿那律天眼所见?”

    肇曰:‘梵王闻阿那律天眼第一,故问所见远近。’

    冰曰:‘梵王代表宇宙万象。’

    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果。”

    肇曰:‘庵摩勒果,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时手执此果,故即以为喻也。’

    冰曰:‘乃见闻觉知作用,非真天眼。’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则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

    佛性无相,故无见,有见则非佛性也。经云:‘见无所见即真见。’

    世尊。我时默然。彼诸梵闻其言。得未曾有。即为作礼而问曰:“世孰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

    见一切皆是佛性,惟有一相,是真天眼。

    于是严净梵王及其眷属、五百梵天。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礼维摩诘足已。忽然不见。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楞严经云:‘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

    佛告优波离:‘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长存誓愿,世世常作持律,故于今持律第一也。’

    优波离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来问我言:“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即为其如法解说。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佛性绝对,无有罪福,无有持戒及犯戒者,若能明心见性,则无量劫罪障,当下消陨,如汤沃雪,觅罪障了不可得,故曰‘当直除灭’,勿以罪福扰其心也。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未入绝对,故有罪福,已入绝对,则无罪福。

    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三处征心不得,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不出于如。

    一切皆是佛性,无能外者。‘如’者,佛性如如,本然是也。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心既解脱,罪垢何存?

    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因有无明妄想,故有净垢。净垢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净垢。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颠倒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颠倒。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取舍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无取舍。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

    一切法皆是相对者,故有生有灭,变幻如电。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起于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变幻莫测,故诸法亦变幻莫测,虚妄不实。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焰、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无明本无体性,故诸法亦无体性,皆由无明妄想而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能明白自性本来清净,方是真能奉律持戒之人,能知诸法相对,虚妄不实,皆由无始无明而生,无始无明一经打破,皆归消灭,罪福亦尔,方名善解,善解者,善解佛之真义也。

    于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优波离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说。”

    优波离虽名持律第一,尚未明心见性,故不能说此了义之法也。

    我答言:“自舍如来。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时二比丘疑悔即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证道歌云:‘有二比丘犯淫杀,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

    佛告罗侯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阿修罗食月时,名罗侯罗,罗侯罗,秦言覆障,谓障月明也。罗侯罗六年处母胎,母胎所障故,因以为名,声闻法中,密行第一。菩萨出家之日,诸相师言: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宝自至,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王即于其夜更增伎乐,以悦其心,于时,菩萨欲心内发,罗侯罗即时处胎。耶输陀罗其夜有身,于是净居诸天相与悲而言:菩萨为欲所缠,迷于女色,众生可愍,谁当度者?即时变诸妓女皆如死人,甚可怖畏,令菩萨心厌,即劝出家,车匿牵马,四天王接足,踰城而去。到菩提树下思惟,苦行六年已,夜成佛时,罗侯罗乃生。生已,佛乳母问言:悉达出家,于是六年,汝今何从有身?若六年怀妊,世所未闻,诸释闻之,相与议言:此是不祥,毁辱释门,必是私窃,欲依法杀之,耶输曰:愿见大王,尔乃就死,王于是隔幔与语,具与事诘问其所由,耶输如实自陈:我非私窃,是太子之胤耳,自太子出家,我尝愁毒,寝卧冷地,故此儿不时成就耳,语王言:自看此儿颜貌色相,为是孙子不?王即抱而观之,见其色相与太子相似,王乃流泪而言曰:真是吾孙子也。佛欲证明,化作梵志,来入王宫,见儿问言:汝名何等?答言:我名罗侯罗,梵志赞言:善哉,汝以业因缘故,处胎六年,所覆障故,应名此也,王问:何业因缘?答言:我知业因缘,不知何业。佛后还国,罗侯罗见佛身相庄严,敬心内发,愿欲出家,其母语言:此人出家,得成圣道,道非汝分,何用出家?罗侯罗言:若令一人得道,我要当得,使人剃发,发已垂尽,唯有顶上少许,复言:若发都尽,则与死人无异,决定汝心,无从后悔?答言:国位有珍宝无量妙乐,我能弃之,况惜少发耶?道心坚固,遂弃国出家,以舍利弗为和尚,罗侯罗因缘及出家事,以声闻法略说也。弟子中,密行第一。’

    罗侯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言:“唯。罗侯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

    有功德福利,皆小乘有为法也。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祖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罗侯罗。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出家。

    佛性绝对,故无利无功德,利害功德,皆是相对者。

    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有为是相对,无为是绝对,出家求见佛性,乃无为非有为。

    罗侯罗。出家者。无彼无此亦无中间。

    彼此中间,皆是相对者。

    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

    六十二见是相对,涅槃是绝对。

    智者所受。

    绝对妙理唯智者能领受。

    圣所行处。

    明心见性,乃圣者方能到此境界。

    降伏众魔。

    破二乘及外道一切相对道理。

    度五道。

    将五阴变为佛性。

    净五眼。

    将五眼变为佛性。

    得五力。立五根。

    五力及五根,皆佛性妙用。

    不恼于彼。

    烦恼菩提不二。

    离众杂恶。

    杂恶亦变为佛性。

    摧诸外道。

    外道建立于相对之上,一遇佛性绝对之理,即被摧毁无遗。

    超越假名。

    一切假名,皆是相对者,佛性绝对,故超越假名。

    出淤泥。无系著。

    变淤泥为净土,无系无著。

    无我所。无所受。

    无能无所,不受薰染。

    无扰乱。

    如如不动。

    内怀喜。

    佛性无苦无乐,故是真喜。

    护彼意。

    使念念皆同佛性。

    随禅定。

    行住坐卧,皆在定中。

    离众过。

    佛性中无过患。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若能如是,则见性成佛矣。

    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未能明心见性者,虽出家而实未出家,能明心见性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在家同于出家,因佛性本来是具足,非因出家而得、在家而失也。

    尔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阿难:‘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肇曰:‘阿难,秦言欢喜,弟子中,总持第一。’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我即持钵。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难。何为晨朝持钵住此?”

    生曰:‘晨非乞食时,必有以也。’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言。如来身者。金刚之体。

    法身无病,法身不坏,故名‘金刚’。

    诸恶已断。

    无始无明已破。

    众善普会。

    一切皆变为佛性。

    当有何疾?当有何恼?

    佛性中无疾无恼,疾恼皆变为佛性。

    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

    未见性之言也。

    无令大威德诸天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得闻斯语。阿难。转轮圣王以少福故。尚得无病。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

    什曰:‘有罗汉名薄拘罗,往昔为卖药师,语夏安居僧言:若有须药,就我取之,众竟无所须,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诃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人天中,受无量快乐,但闻病名而身无微患,于此生年已九十,亦未曾有病,况佛积善无量,病何由生?问曰:善恶相对,报应宜同,五逆重罪,亿劫受苦,云何一果之善,受福无量耶?答曰:罪事重而力微,善事轻而势强,譬若恶蛇将取人食,先吐毒沫在地,人践其上,即时昏熟,不能起去,然后以气吸之,三宝中作功德,亦复如是,初作功德时,其事虽微,冥益已深,然后方便引入佛道,究竟涅槃,其福乃尽。’

    冰曰:‘修小乘者,尚可得灭尽定清净之乐,除世间疾。况如来金刚法身,圆满无缺者哉。’

    行矣。阿难。勿使我等受斯耻也。外道梵志若闻此语。当作是念:“何名为师?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闻。

    勿与外道以口实,因佛自称大医王,倘有疾不能救,安能救人。

    当知。阿难。诸如来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

    法身无漏,思欲身有漏。

    佛为世尊。过于三界。

    超越时间空间。

    佛身无漏。诸漏已尽。

    一切相对皆变为绝对。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

    佛性绝对,一切相对皆不能立足。

    如此之身。当有何疾?”

    佛法身实无疾患可言。

    时我。世尊。实怀惭愧。得无近佛而谬听耶?即闻空中声曰:“阿难。如居士言。但为佛出五浊恶世。现行斯法。度脱众生。

    维摩所言乃自佛性发挥,一切诸佛皆以此法度脱众生,故不可疑。

    行矣。阿难。取乳勿惭。”世尊。维摩诘智慧辩才。为若此也。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疏曰:‘此分阐明已明心见性者与未明心见性者境界之不同,维摩诘乃明心见性者,故所言不离法身,全自如来寂灭海中流出,究竟而无碍,以绝对道理,摧毁相对之道理,诸弟子未明心见性,故所言不离见闻觉知,全是脑筋妄想作用,不能究竟,故多沾滞,虚妄不实,故维摩诘以绝对之理诘之,如以石击卵,无不粉碎矣。’此品全用对照法描写,故显出二种境界之迥殊。

    菩萨品第四

    于是佛告弥勒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什曰:‘弥勒既绍尊位,又当于此土而成佛,众情所宗,故先命之。弥勒、维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云维摩虽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云弥勒虽大,将有为而故辞行,或此是分身弥勒非其正体,以此三缘,故有致屈之迹也。弥勒不堪,便应召命文殊,而兼命余人者,将以一虽不堪,众不可抑,故推众求能,广命之也,亦欲令各称所闻,以尽维摩之美也。’

    肇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复命菩萨者,将备显净名难酬德也。’

    弥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为兜率天王及其眷属。

    什曰:‘是人中说法也。此天以弥勒将上为天师,豫怀宗敬,故常来听法也。’

    说不退转地之行。

    什曰:‘即无生法忍也。维摩诘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记者,良由诸天见弥勒受记,故有补处之尊,遂系心成佛、希想受记,故先明无受记,受记必由心生,故寻生以求记,生坏则记亡,故推世以去生也。’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用何生得受记乎?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此问欲破时间空间之见也,佛性超过时间空间,无有三界,方名绝对,若有现在过去未来者,则尚在三界中,未入绝对也。故明心见性者,无证无修,亦无授记。

    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即时亦生亦老亦灭。

    生灭循环相对,当其生时,则已有灭之种子存其中,故生者灭者乃同时。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明心见性,无有生灭,本来成佛,无佛道可成,无记可授矣。

    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

    故知尚隔一层。

    为从如生得受记耶?为从如灭得受记耶?若以如生得受记者。如无有生。若以如灭得受记者。如无有灭。

    生灭是两头话,轮回变迁,安能受记耶?

    一切众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众生诸法,贤愚凡圣,皆本来成佛。

    若弥勒得受记者。一切众生亦应受记。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异。

    凡圣一如,佛性不二。

    若弥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所以者何?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皆是佛性。

    若弥勒得灭度者。一切众生亦当灭度。所以者何?诸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

    金刚经云:‘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因众生本来成佛。

    是故弥勒。无以此法诱诸天子。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

    佛性不增不减,故无发心及退者。

    弥勒。当令此诸天子。舍于分别菩提之见。

    有修有证有授记,皆未明心见性,乃以思惟心测度佛性。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佛性本来现成,无得无失,故不可以感觉思想测度之。

    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性能转一切形相名字,使归如来大寂灭海。

    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十二因缘已变为佛性,故无须观,亦无可观。僧问子湖神禅师曰:‘什么是一心三观?’师曰:‘我尚无一心,而说什么是三观。’

    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念念不离佛性,故念同无念,行同无行。

    断是菩提。舍诸见故。

    诸见皆变为佛性,见同无见,不断即断,故是真断。

    离是菩提。离诸妄想故。

    佛性不受薰染,故妄想自离,更无离者。

    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理事二障,皆变为佛性,故无障无愿。

    不入是菩提。无贪著故。

    贪著已变为佛性,故无受无入。

    顺是菩提。顺于如故。

    转万物为佛性。

    住是菩提。住法性故。

    念念但住于佛性,故住同无住。

    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进入绝对究竟本体。

    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非思想所及,故绝对不二。

    等是菩提。等虚空故。

    佛性绝对平等,比若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无为是菩提。无生住灭故。

    生住灭皆变为佛性,故为同无为。

    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明心见性者,能知众生种种心性。

    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内外六入皆变为佛性,故不会。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烦恼即菩提,故无须求背尘合觉,本自觉故。

    无处是菩提。无形色故。

    一切形色皆变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名字皆变为佛性。

    如化是菩提。无取舍故。

    取舍是相对,佛性绝对,故无取舍。

    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动静皆是佛性,故无乱,穿衣食饭,一切酬应,皆在定中。

    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自性本来清净。

    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佛性不受薰染,离于攀缘,故无取无舍。

    无异是菩提。诸法等故。

    佛性平等不二,一味一相,故无异无同。

    无比是菩提。无可喻故。

    佛性绝对,故无一物可比喻,可比喻者,即是相对。

    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佛性非思想所及。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法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光严童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光严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出毗耶离大城。时维摩诘方入城。我即为作礼而问言:“居士从何所来?”答我言:“吾从道场来。”

    什曰:‘以光严心乐道场,故言从道场来,以发悟其心也。光严虽欲得道场,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为广说万行。万行是道场因,而言道场者,是因中说果也。复次,佛所坐处,于中成道,故名道场。善心道场,亦复如是。广积众善,故佛道得成,是以万善为一切智地,乃真道场也。’

    我问:“道场者。何所是?”答曰:“真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真心是绝对,虚假是相对。

    发行是道场。能办事故。

    修大乘行,能荷担如来大法。

    深心是道场。增益功德故。

    修大乘行,能明心见性,故功德无量。

    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佛性绝对,故无错谬。

    布施是道场。不望报故。

    不住相布施,佛性本来平等,故无施者报施。

    持戒是道场。得愿具故。

    自性本源清净,故无持犯。

    忍辱是道场。于诸众生心无碍故。

    自性平等,故忍同无忍。

    精进是道场。不懈退故。

    自性不退转。

    禅定是道场。心调柔故。

    真心自在无碍。

    智慧是道场。现见诸法故。

    见诸法皆是佛性。

    慈是道场。等众生故。

    发同体大慈悲心,以度众生。

    悲是道场。忍疲苦故。

    不辞疲苦以度众生。

    喜是道场。悦乐法故。

    真性中无苦无乐,故是真悦。

    舍是道场。憎爱断故。

    无憎爱,故无不可舍。

    神通是道场。成就六通故。

    明心见性后,具足六通,六通皆佛性妙用。

    六通者,一天眼通,见佛性,洞彻本地风光。二天耳通,能懂最上乘法,证与证者,言语互相了解,旁人不知。三他心通,悟与悟者,心得相同。四宿命通,无量劫生死种子,和盘托出。五神足通,佛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如旭日当空。六漏尽通,证无余涅槃,不受后有。

    解脱是道场。能背舍故。

    得八解脱,楞严经云:‘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明心见性后,以种种方便,开示众生。

    四摄是道场。摄众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种施,下人以财施,上人以法施。二、爱语,爱语复有二种,于下人则以软言将悦,于上人则以法语慰谕,皆以爱心作爱语也。三、利语,利语亦有二种,下人则为设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则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种,同恶人则诱以善法,同善人则令增善根,随类而入,事与彼同,故名同事也。’

    多闻是道场。如闻行故。

    六祖坛经云:‘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闻而能行。

    伏心是道场。正观诸法故。

    求伏心者,必用般若打破无始无明见佛性,是为正观。

    三十七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

    舍小乘有为法,学大乘无为法。

    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什曰:‘小乘中说四谛,大乘中说一谛。今言谛,是则一谛,一谛,实相也。俗数法虚妄,谓言有而更无,谓言无而有更,是诳人也。见余谛,谓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诳也。今一谛无此众过,故不诳人也。从一谛乃至诸法无我,是诸法实相,即一谛中异句异味也。由此一谛,故佛道得成,一谛即是佛因,故名道场也。’

    冰曰:‘涅槃经中有圣谛,大乘法也。明心见性后,圣谛变为佛性。’

    缘起是道场。无明乃至老死皆无尽故。

    十二因缘变为佛性。

    诸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

    烦恼亦变为佛性。

    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

    佛性无我、人、众生、寿者。

    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

    诸法变为佛性,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一义空名为佛性。

    降魔是道场。不倾动故。

    佛性绝对,故能克服一切相对之魔。

    三界是道场。无所趣故。

    佛性绝对,超越三界,故无趣向。

    师子吼是道场。无所畏故。

    说大乘法如师子吼,使百兽皆慑服。

    力无畏不共法是道场。无诸过故。

    佛性无过患,力无畏不共法皆变为佛性。

    三明是道场。无余碍故。

    三明即是佛性,故无余碍。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场。成就一切智故。

    起心动念无非佛性,一切圆满。

    如是。善男子。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住于佛法矣。”

    明心见性之后,一举一动、一言一默,皆出自佛性,与佛无别。

    说是法时。五百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持世菩萨:‘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住于静室。时魔波旬从万二千天女。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诣我所。与其眷属。稽首我足。合掌恭敬。于一面立。我意谓是帝释。

    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亦名恶中恶。恶有三种,一曰恶,二曰大恶,三曰恶中恶。若以恶加己,还以恶报,是名为恶。若人不侵己,无故加恶,是名大恶。若人来供养恭敬,不念报恩,而反害之,是名恶中恶。恶中恶,魔王最甚也。诸佛尝欲令诸众生安隐,而反坏乱,故言甚也。’肇曰:‘魔以持世宴静,欲乱其心,若现本形,恐不与言,故变为释相,时持世不以通观,故谓是帝释也。’

    而语之言:“善来憍尸迦。虽福应有。不当自恣。

    什曰:‘憍尸,姓也,字摩伽陀。’肇曰:‘憍尸迦,帝释姓也。’生曰:‘以供养而来,故善之也。从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复为罪之根也。’

    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

    观此语可见尚未明心见性,佛性不可求,五欲不须断,明心见性后变为佛性。

    于身命财。而修坚法。”

    佛性非修而得,此语未见性。

    即语我言:“正士。受是万二千天女。可备扫洒。”我言:“憍尸迦。无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门释子。此非我宜。”

    亦未见性语,明心见性人,转万有为佛性,无所不宜。

    所言未讫。时维摩诘来谓我言:“非帝释也。是为魔来。娆固汝耳。”即语魔言:“是诸女等。可以与我。如我应受。”

    明心见性者,能转万物为佛性,故无不可受。

    魔即惊惧。

    邪不敌正。

    念:“维摩诘将无恼我。”欲隐形去而不能隐。尽其神力亦不得去。

    佛眼之下,无能避者。

    即闻空中声曰:“波旬。以女与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与。尔时。维摩诘语诸女言:“魔以汝等与我。今汝皆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转众魔为佛性。

    即随所应而为说法。令发道意。复言:“汝等已发道意。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言:“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观内入如空聚。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广菩提心。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成就相好故。修诸功德。乐庄严道场。乐闻深法不畏。

    乐大乘法而不畏惧。

    乐三脱门。不乐非时。

    明心见性,得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二乘误认无始无明境界为三解脱门。未至真涅槃时,而自谓已得涅槃,故曰‘非时’。

    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

    自觉大乘而不憎二乘人,故无恚碍,始能近而诱之。

    乐将护恶知识。

    对外道二乘恶知识,生慈悲心而度之。

    乐亲近善知识。

    亲近明眼善知识。

    乐心喜清净。乐修无量道品之法。是为菩萨法乐。”于是波旬告诸女言:“我欲与汝俱还天宫。”诸女言:“以我等与此居士有法乐。我等甚乐。不复乐五欲乐也。”

    不退转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于彼者。是为菩萨。”维摩诘言:“我已舍矣。汝便将去。令一切众生得法愿具足。”

    已自度,则须入魔宫度众生,始名菩萨道。

    于是诸女问维摩诘:“我等云何止于魔宫?”维摩诘言:“诸姊。有法门名无尽灯。汝等当学。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如是诸姊。夫一菩萨开导百千众生。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灭尽。随所说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无尽灯也。汝等虽住魔宫。以是无尽灯。令无数天子天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为报佛恩。亦大饶益一切众生。”

    报恩经云:‘知恩者,发无上菩提心。报恩者,教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尔时。天女头面礼维摩诘足。随魔还宫。忽然不现。

    消归佛性本体。

    世尊。维摩诘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辩才。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长者子善德:‘汝行诣维摩诘问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

    冰曰:‘即无遮法会。’

    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异学能大议论者,名外道也。乞人有三种:一、沙门,二、贵人,三、下贱,随其所求,皆名为乞人也。’

    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

    以财为施,乃人天小果,若能以明心见性法门教人,方是法施。

    我言:“居士。何谓法施之会?”答曰:“法施会者。无前无后。

    超越时间空间,出三界之外。

    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

    明心见性时,悟入绝对本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真功德。

    曰:“何谓也?”“谓以菩提。起于慈心。

    由绝对本体,发挥同体大悲之心,度众生。

    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

    续佛慧命。

    以摄智慧。行于舍心。

    佛性无取舍,故以舍心摄众生智慧,使无失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乃发自佛性本体,摄归佛性本体。

    以摄悭贪。起檀波罗蜜。

    使众生悭贪之心变为佛性。

    以化犯戒。起尸罗波罗蜜。

    使众生明心见性,则无犯戒者。

    以无我法。起羼提波罗蜜。

    以忍辱破我执法执。

    以离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罗蜜。

    以精进再破空执。

    以菩提相。起禅波罗蜜。

    以参禅而明心见性。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罗蜜。

    明心见性后,得一切智,故能度众生。

    教化众生。而起于空。

    ‘空’者,第一义空,佛性也。由佛性发挥一切智,以度众生。

    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

    使一切有为法,皆变为佛性,而变为度生工具。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

    在生死中而无生死,入世度生,而常处涅槃。

    护持正法。起方便力。

    以佛乘为主体,而以二乘为度生方便。

    以度众生。起四摄法。

    四摄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于身命财。起三坚法。于六念中。起思念法。于六和敬。起质直心。

    什曰:‘欲令众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业。二、以慈心起口业。三、以慈心起意业。四、若得食时,减钵中饭,供养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净。六、漏尽智慧。若行此六法,则众常和顺,无有乖诤,昔有二众共行诤,佛因是说六和敬也。’

    正行善法。起于净命。心净欢喜。起近贤圣。

    自佛性本体发挥方便,对二乘果不厌弃。

    不憎恶人。起调伏心。

    不憎外道,而起诲诱之心。

    以出家法。起于深心。

    发大乘心。

    以如说行。起于多闻。

    使一切学说,皆消归佛如实之说。

    以无诤法。起空闲处。

    离言诠,故分纷竞。

    趣向佛慧。起于宴坐。

    行住坐卧,不离佛慧。

    解众生缚。起修行地。

    修行不但为自度,且为度人。

    以具相好及净佛土。起福德业。

    明心见性,是真功德。

    知一切众堂心念。如应说法。起于智业。

    明心见性后,则能知众生种种根性,而随其程度,加以诲导。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

    佛性绝对,无取无舍。

    入一相门。起于慧业。

    一相门者,定也。以定为体,以慧为用。

    断一切烦恼。

    破我执。

    一切障碍。

    破法执。

    一切不善法。

    外道二乘见解。

    起一切善业。

    明心见性,进入绝对。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于一切助佛道法。

    修大乘法,然后能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则得一切智慧。

    如是。善男子。是为法施之会。

    明心见性,不住四相,是真法施。

    若菩萨住是法施会者。为大施主。亦为一切世间福田。”

    达磨祖师对梁武帝,问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

    世尊。维摩诘说是法时。婆罗门众中二百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时心得清净。叹未曾有。稽首礼维摩诘足。即解璎珞。价值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愿必纳受。随意所与。”维摩诘乃受璎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会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难胜如来。一切众会。皆见光明国土难胜如来。又见珠璎在彼佛上。变成四柱宝台。四面严饰。不相障蔽。

    表示佛性平等,生佛平等,尊卑平等,一切皆变为绝对之佛性。

    时维摩诘现神变已。又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犹如如来福田之相。无所分别。等于大悲。不求果报。是则名曰具足法施。”

    明心见性,一切皆由圆觉海中流出,不住于相,故无不具足。

    城中一最下乞人。见是神力、闻其所说。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如是诸菩萨。各各向佛说其本缘。称述维摩诘所言。皆曰:‘不任诣彼问疾。’

    疏曰:‘菩萨品中,诸大菩萨虽登十地,尚本证等觉、妙觉、圆觉,故仍有滞碍,涅槃经云:“十住菩萨闻见佛性,故不了了。”即此谓也。维摩诘法身说法,横说竖说,不离法身妙用,故无法酬对。’

    维摩诘所说经注疏卷上 终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