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研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节 法相宗

    世亲继承无著学系,造《唯识三十颂》等大乘论五百部,广博精深;弟子未能遍学,各取部分要理而研究之。传唯识学而作释论者甚众;著名十人,以护法论师为最。唐玄奘游学印度,吸收瑜伽法门要籍;而以护法之学为正宗,糅糅《成唯识论》十卷;堪称得意杰作。上足弟子窥基心领神会,撰《述记》三址卷以发挥之;于是建立唯识专宗。识之所缘,辄成法相;故常名法相宗。此宗专就凡夫杂染法相加以种种分析,以控求所依真如实性。及其相应,则一切法相无非清净。分纵横二方面研究之:

    (甲)五位唯识此从横面研究识之类别也;

    (1)主要识

    能变现法相诸“心王”属之,“眼”等八识皆是。教家名曰“自性唯识”,由此认识实性假相故。

    (2)辅助识

    能助心王引起法相诸“心所”属之,“思”等五十一法皆是。教家名曰“相应唯识”,假相得此配合乃能应现故(心所者心王所有之附属心法)。

    (3)变质识

    法相由凝集力变成假质之“色法”属之,“色”等诸尘“眼”等诸根皆是。教家名曰“所变唯识”,由主辅二识合共所变故。

    (4)衬托识

    心色二法显现时连带衬起之幻相属之,空间时间文义理路皆是。教家名曰“分位唯识”,藉此衬托前三类识之分位差别故。

    (5)归本识

    一切“无为法”属之,而以“真如”总相为最圆成。本来无相;以识会之,若有其法耳。教家谓之“实性惟识”,“遍计”“依他”(义见首章第四节)真实所依故。诸法现象无量无边,总不出五位范围,就境言之,衬托法最幻,色法较真,就心言之,心王为能缘;心所为助缘。一一观察分明而消归真如实性,是为法相宗瑜伽要旨。

    (乙)五重唯识 此从纵面研究识之归源也:

    (1)遣虚存实识

    遣心外诸境,存心内诸识也。六尘中之法相我相,皆心外境,只是虚影;亟须遣之。认识此等尘相者皆心内识,比较为实;暂须存之。是为初步观法。

    (2)舍滥留纯识

    舍诸识之“相分”,而留“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也。觉性入识,所觉部分变为“相分”;能觉部分变为“见分”;不落局部见分,唯显心王或心所自性者,名“自证分”(或名自性分)。觉性总体对此等自证分起一种微细净识,则名“证自证分”(或名证自性分)。相分有现于心内者,每与外境混滥,并须舍去。余三分纯属内心,则暂留之。是为第二步观法。

    (3)摄末归本识

    摄诸识见相二分归于识体也;诸识本体为“王”“所”合成;所开见相二分皆枝末也。逐末则忘本故,摄而归之。是为第三步观法。

    (4)隐辅显主识 隐诸识“心所”,显“心王”自性也。心王性每被心所掩盖;故须隐辅显主。是为第四步观法。

    (5)泯相证性识

    泯依他起诸相,证圆成实性也。心王自性虽清净,仍属“依他起性”摄;须并泯其相,乃能独证“真如实性”。是为第五步观法。五重之中,前四逐步除“遍计执性”,显“依他起性”:虽重重转胜,总不离相。后一乃圆成观法,得入瑜伽之道。若不依此入观;纵然理解甚丰,无裨实益。此宗由窥基传慧沼,慧沼传智周,道望渐逊;经武宗法难,典籍多佚,遂中断。明代虽有著述;义理不称,未堪传承。清季杨仁山居士向日本取回唐著多种,此宗乃告重兴。

    第二节 三论宗

    幼稚时代,中国佛教只事传译;少加研究。发达初期,道安法师始有注释之举;弟子慧远继于南;关中四杰兴于北;复行梵僧佛陀跋陀罗、鸠摩罗会什两位善知识领导其间,佛教乃成具有至理之学问;非普通宗教所能比拟。讫于盛唐,研究日众;专家辈出。教派绵延,有至今仍存者;有中途早失者。规模有大有小,大者为法相、三论、天台、华严四宗;小者为涅槃等六宗。

    龙树造《中论》开中观法门;辅以《十二门论》;提婆承之,复有《百论》之作;合称三论。递传罗睺罗、青目皆有中观释论。译人中国者,青目释也。青目之下分二支;一传沙车王子,一传清辩论师。鸠摩罗什承沙车之学来中国建立三论宗(清辩——支由智光数传至日照,唐高宗时来华,授与法藏,但未开宗)会传关中四杰,道生一脉独能延续。四伟至法朗,开为二派,南派吉藏专弘三论,北派明胜加入《大智度》,称四论矣。然南传特盛,良由吉藏著作丰富也。

    中观法门,以绝无所得为宗。不名空观者,以如实之空,非乌有比。空尽幻影而真如本体现,允符“中道”实相;故特名中观。是知三论宗旨,空有皆非;乃至非非有,非非空,仍归俗谛;并此俗谛亦泯,方称最上真谛。后世略称空宗,学者容或误会厥旨也。吉藏广通《法华》、《华严》、《维摩》、《大品》、《智论》,于第一义中道必然洞彻,以之弘扬三论,宜无偏空之弊。

    吉藏之疏三论,于玄义中提出二大要领:一曰“破邪”,一曰“显正”。凡有见执,统归邪摄。外道之我执,小乘之法执、空执,大乘之有所得见,皆必破尽无余。邪尽破,正自显,别无他法。此纯直观法门,以理法界为宗趣;般若波罗蜜多为所依。

    法相宗根据《解深蜜经》之意,立三时教: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第三时“中道教”;以自宗属第三时,空宗属第二时;表示法相为究竟也。然此只对不了义空宗而言,不足压抑三论宗教义。吉藏则引罗什之说谓:“一代佛教育皆以毕竟空为极则,凡与毕竟空相应,不论何等教相,均称最上”,是有得于一乘妙旨之言也。

    三论宗既依般若波罗蜜多直显真如本体,宜与禅宗初级行法无别。然只偏重研究;不能克苦修正;故彼此分途。道生号称大哲(四杰之一),为此宗第二代祖师;且能预发“阐提成佛”之义;见地之高确非侪辈可及;而实相境界殊无证验;佛陀跋陀罗禅师试以“如意掷地”事;生公竟为“表色”所惑,与凡流等;其他盖可知矣。宗风能遍行中国者,方法尚简,便于宣传耳。

    此宗于隋末唐初盛极一时,然只明体大,未及相用;且教理过浑,成效甚鲜;思想家未免有所歉。法相宗崛起,分析精密,与近代科学方式相类;学者初感兴趣,多趋附之;研究三论者顿希。及曹溪宗风盛行,实效昭著;此宗几无人过问;唐武毁法,吉藏著作且荡然矣。日本至今犹保存之,但中国无有重兴之者。

    第三节 天台宗

    罗什学派遍及中国,北方学者于三论外兼喜《智论》;然向心部用功者尚少。北齐沙门慧文读《智论》二十七“一心顿证三智”之义,从而致力心观;更读《中论》观四谛品之偈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有契;遂以“一切智”配空观,“道种智”配假观,“一切种智”配中观,建立“一心三观”法门,原属四论教派。南岳慧思传其道以修禅,悟得《法华》大旨;转授天台智者,益取《法华》义理以融和之,著《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各二十卷,号天台三大部;成为中国新组之教派,名天台宗。大纲有二:

    (甲)三谛圆融

    三谛者,空谛、假谛、中道谛也;本出三论真俗二谛。俗谛者,世间法也;当体即假;真谛者,如实空也;空而兼中。台宗分二谛为三谛;开合不同,实义则一。所谓圆融者,三谛互相赅摄也。列表明之:

    (1)空谛

    (a)相对破有……根本空谛

    (b)相对立空……兼摄假谛

    (c)绝对破立……兼摄中谛

    (2)假谛

    (a)相对破立……兼摄空谛

    (b)相对立有……根本俗谛

    (c)绝对破立……兼摄中谛

    (3)中谛

    (a)双遮空有……兼摄空谛

    (b)双照空有……兼摄俗谛

    (c)绝对遮照……根本中谛

    依此作观,三谛分明;是得力于四论者。

    (乙)一念三千

    三千者,百界十如三世间之三数乘积也。以此三千法数代表一切法相,一念心中本来具足无遗;众生被无明盖障有能顿显耳。三谛圆融之极,此理自彰。三数细目则如下:

    (1)百界

    依《法华经》立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十种法界;而一界之中能摄其他九界(如人界可以感见佛菩萨乃至地狱,余界类推)连本界自成十界,十种法界既各自具十界,故合成百界。

    (2)十如

    依《法华经》立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十种法界;同归如如实际,故有十如之名。

    (3)三世间依《智度论》(七四)立三种世间法:一曰五蕴世间(色受想行识所幻成世间法),二曰众生世间(众生种性各别精神之世间法),三曰器世间(众生共业构成假质之世间法)。三种世间法本通染净,故不妨一一与百界相和合。三千法数皆假名摄(其中多数兼具有形假相);汇归实际,一念具足;开为境界,随缘现相;是默契“理事无碍法界”之旨者。

    台宗钦慕《法华》一乘之说,有大部疏释;故或称法华宗。然采入宗要者。不过十如略义;所得法华三昧,只见“灵山一会宛然未散”而已。陈隋以前最上教法多未传译;台宗根据少数要籍而立新派,可称四论宗之较胜者。

    台宗以判教著名,原非创作;其前既有十家(南立三家北方七家),不过加以修改以适己意耳。隋以后,复增若干家;简当可取者,厥惟初唐法敏、玄奘二派。法敏分教法为两大类:一曰释迦教,二曰毗卢教。前为应化身或等流身所说;后为自性身或受用身年说。此依教主分类,至符正理。玄奘承印度戒论师之传,更分释迦教为三轮;一曰有教,二曰空教,三曰中道教。此依释尊逢说为根据(见《解深密经》),亦合教量。其余诸家大都各凭一己思想而判之,皆非定论,台宗以《法华经》为最上,在释迦教三轮中未尝不是;而混毗卢教于内,斯与诸家同病矣。

    毗卢遮那如来教法在大别三类:

    (一)《大日经》,自性身说;

    (二)《金刚顶经》,自受用身说。

    (三)《华严经》,他受用身说。

    释迦牟尼如来法大别二类:

    (一)释尊亲宣者皆应化身说;

    (二)诸菩萨等所宣者皆等流身说。实证“理事无碍法界”,则应机涉世无不自在;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一切对治法门均用不著;释尊本怀至此略遂;是谓一乘正教。台宗见地及此,宜其卓然成一家派也。

    此宗盛于隋,有凌驾三论之势。至唐初浸衰,不敌法相宗之号召力也。百年后,有湛然出,振刷精神与诸宗抗;因华严宗取资《起信论》,则亦加研《起信》以对之;著述颇丰,大都宣扬祖意;其时大教东流较备,理宜更求深造以窥佛法究竟;而故步自封,依然拘于不圆满之教判;惜已。会昌法难以后,教籍丧失;此宗若断若续。五代末,吴越王钱叔求遗籍于高丽,渐复旧观;累传至今不息。

    第四节 华严宗

    释尊原为毗卢遮那如来之化身,菩提树下示迹成道时,称此方机宜思维应说之法,顿依毗卢力用,缘起他受用身;大开华严法会,普摄界外(三界之外)利根菩萨。阎浮提人局于界内(三界之内)者,惟见释尊趺坐菩提座上思维;或有言说,惟随类得解,非直传华严教义。亘释尊之世,毗卢说法未尝中断;三乘根机一向不见不闻;《华严经》之得流布人间,初由文殊菩萨住持;后由龙树菩萨发现。相传《华严经》有广中略三种;龙树只诵出略本十万颂;义理既汪洋无际,读者甚难领会,于是复作《大不思议论》十万偈以释之。惜未传东土,不知其道如何?印度诸师亦未闻祖述其义,当时或无传承之者。

    《华严经》传入中国者,前后三译,具缺不同;皆从十万偈摘出(东晋译三万二千偈,初唐译四万五千偈,盛唐惟译末会入法界品特详)。自晋以来,诸师颇有讲解;宗旨迄未详明。隋唐之际,终南山杜顺和尚悟得法界妙义,始见华严眉目...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