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节  三藏圣典的结集

    (一)第一次结集

    结集二字包含有编辑的意思:而古来翻译法师使用‘结集’的词语,是指大家聚集在一起会诵佛说过的遗教,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古印度还没有文字记录,只能用语言把回忆的知识,通过师承传诵保存下来。

    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许多佛的弟子请求摩诃迦叶尊者,把佛一生所说的教法,用会诵的方式,统统把它结集起来,以作后世人天眼目,大迦叶接受了请求,就派人到弥卢山顶上,撞钟集众,一下子就召集了四百九十九位罗汉圣众,无学长老。在摩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西边的大迦叶居住地方毕钵罗窟,也就是七叶窟,邀请阿阇世王为护法,在这里结集了经律论三藏的教法。先请阿难尊者结集经藏。当时阿难尊者,在修证上还是初果须陀洹有学的果位,大迦叶认为这次结集,参加法会的,全是罗汉、辟支佛,无学圣人,因此刚开始,就不让阿难参加大会。阿难尊者感到非常惭愧,就发愤图强的跑到山林中间,勇猛精进修习禅定,把烦恼残余结缚断尽,得证阿罗汉果位,就再来扣打毕钵罗窟的大门,要求参加大会。大迦叶说:阿难,你如果真正得到无学果位,那么你自己就由门缝进来吧!当时阿难就从门缝进来。向大众顶礼,要求参加大会。大迦叶请阿难尊者高升法座,结集经藏。正当阿难升座的时候,蒙佛加被,顷刻之间,居然与佛一样的相好庄严,与会全体大众,产生了三种怀疑。第一,难道是释迦牟尼佛复活了吗,第二或许是他方世界的古佛再来吧,第三是不是阿难尊者已经成了佛的果位?全体大众听到阿难尊者,根据佛临终最后的遗嘱,开口结集,首先就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与多少弟子等六种成就。使在会大众的三种怀疑,顿时得到消除。阿难既说如是之法是我阿难亲闻佛说,那么自然不是释迦再来说法,当然也不是他方佛来说法,更不是阿难已成佛了。阿难说的如是我闻这几句话,这就是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大迦叶尊者,他为什么一定要请阿难来口传结集经藏?因为阿难是佛的堂房弟弟,是多闻第一,他是十二月初八日佛得道那一天诞生出世的,能够对佛所说教法记忆不忘。他结集佛法,真是如瓶泻水一样,点滴不漏,丝毫不错。阿难尊者,还能够忆持十方诸佛所说的清净妙理,丝毫不忘,所以大迦叶非请他来结集经藏不可,也只有阿难,才能担当这一伟大而光荣的任务。

    其次,大迦叶又请了优婆离尊者,用口传方式来结集律藏。这位尊者,在未出家以前,在悉达多太子身边做理发师。他随佛出家以后,精进修行,特别是专精于佛所制定的许多戒律。佛在僧团中,所制定的清规戒律,一条条一篇篇都能记忆在心,不会忘记。他在佛弟子中,持戒第一。所以大迦叶尊者,就请他来结集律藏。

    摩诃迦叶,在佛弟子中头陀苦行第一。有一次,佛告诉大众说:我们佛法中,都像大迦叶那样,就能够使正法久住于世界之中。这就说明他所修的头陀苦行,真是我们佛教最最主要的根本行门。所以佛灭度以后,所说的三藏十二部教法,就靠大迦叶来发起,邀集了许多弟子,把它结集下来。使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直到今天,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仍旧传播于世界各国。特别中国和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许多国家的佛教,是非常兴盛。有很多的佛教信徒,虔诚恭敬的在那里研究佛学,依教修持。佛教之所以能够得到世界上许多人民大众的信仰和崇敬,自然是它闪光的真理,能够久经考验而不衰,屹立万古而常存。

    当时除了迦叶尊者、阿难尊者、优婆离尊者等阿罗汉在毕钵罗窟里结集三藏教法外,还有比丘长老在跋波尊者的带领下,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七叶窟外面不远的僧团里,进行会诵结集。这就出现窟内、窟外二个部分的结集。但是这两处所结集的三藏教法,都是属于小乘的范围。

    关于大乘三藏教法的结集,据说是由文殊师利菩萨和弥勒菩萨,带领了许多菩萨和阿难尊者等,在铁围山中结集的。铁围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根据《法界安立图》:我们这个小世界,是一个大海。在大海中间屹立著一个须弥山。这个须弥山有十六万八千由旬高。每一个小由旬,有二十里的远;每一个中由旬,有四十里之远;每一个大由旬,有八十里之远。以须弥山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分有四大部洲。东方:东胜神洲。南方:南瞻部洲。西方:西牛贺洲。北方:北俱卢洲。在须弥山的外面,有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七金山:一、双持山,二、持轴山,三、担木山,四、善见山,五、马耳山,六、象鼻山,七、持地山。在七金山的外面是咸水海。咸水海边上,有一座山叫铁围山。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和阿难尊者等许多菩萨,就在这里结集了大乘教法。

    上面所讲的小乘三藏教法,与大乘三藏教法的结集,都是在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不久的一个时间里结集的。

    (二)三藏十二部

    一、三藏:这经律论,为什么称为三藏呢?因为藏字意义就是我们古时一种可以盛放东西使用的箧子,而佛教经、律、论三藏能够把佛一代所讲的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教法,统统把它收藏在三藏之中。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四十九年教法,总称为经、律、论三藏圣教。三藏里面所讲的就是戒、定、慧三种无漏学的道理,凡是佛弟子能发心修行戒定慧,就可以不漏落于生死轮回受诸苦恼,所以称为三无漏学。第一经藏:是记述定学的道理,它把世间禅定、出世间禅定、出世上上禅定的道理,统统都包括收集在经藏里面,这叫经传定学藏。第二律藏:律是记述戒学的道理,它把所有的小乘戒法,就是优婆塞、优婆夷的三皈五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式叉摩那学戒女的六禁法,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法《梵网经》的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的菩萨戒法,统统都收集在律藏里面这叫做律传戒学藏。第三论藏:论是记述慧学的道理,它把所有诸大菩萨,诸大论师所做论学的道理,统统都收集在论藏里面,这叫做论传慧学藏。将经、律、论三藏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是从正不从兼,从多份不从少份,虽然经藏中间,也说律学与论学,但主要是说定学。在律藏中间,也说经学与论学,但主要是说戒学。在论藏中间,也说经学与律学,但主要的说慧学。另外还有菩萨藏、声闻藏和戒律藏,叫做三藏。这个三藏教法是在印度都是用巴厘语和梵语结集的。

    二、十二部: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称,什么叫十二部呢?即是长行、重颂、授记、孤起、无问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每一部经,每一部律、每一部论里都具有几部、甚至十二部完全都具足。把三藏教法分门别类,划分为十二部类,使人一看,就容易提纲挈领,便于研究和探讨。

    十二部的内容,第一长行:就是每一部经、律、论的正文,从头到尾,都是一行一行的连续下去,故叫长行。第二重颂:分为二种,一是追颂,即经中道理,上面已经讲过,恐怕人们不注意,重新把它再来追颂一下,等于再听一次,使人更加清楚。二是超颂,就是经文中,没有讲过的道理,现在利用偈颂先来叙说一下。第三授记:即是《金刚经》中说的燃灯佛与释迦牟尼佛授记的道理。或者是佛与诸大弟子授记当来作佛:即《法华经》所讲的佛为许多弟子授记。第四孤起:这就是在经文突然间孤立提起某件事,像这种孤起情况,在经文中是经常看得到的。第五无问自说:在一般经文中,佛每次说法都有菩萨或罗汉等发起因缘。可是如《佛说阿弥陀经》没有人问法和请法,而是由佛大慈悲心中,说出来这个净土法门。第六因缘:有许多经典里面讲有因缘和因果的道理,如《贤愚因缘经》,《三世因果经》等。第七是譬喻:有些经文里面佛说了许多譬喻,因为有些道理高深,不容易听得懂,所以佛引用使人容易明白的事情来作譬喻。通过譬喻,就会了解。如《百喻经》等。第八本事:指佛说自己或其他古佛和弟子们过去生中的历史本事,如《法华经》说:‘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定当说法华’。又说,过去有十六王子,随妙光法师出家的故事。阿弥陀佛就是第十一个王子,释迦牟尼佛就是第十三个王子。第九本生:在经中也看到佛说他的本生的事情,《释迦谱》和《释迦如来应化事迹》里引用的许多故事。第十方广:如指经中讲的高深玄妙不可思议,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圆觉经》等。第十一未曾有:指经中说到未曾有的事情,如《金刚经》说的稀有世尊者。《楞严经》说的‘法筵清众,得未曾有’。第十二论议:指许多经中所说的论议,佛与弟子或菩萨的互相辩论玄妙的道理,也有自己提问题,自己解答问题。以上是简单介绍十二部经的内容。

    古人对十二部经曾经作了六句偈子:‘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具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对十二部予以高度概括。大迦叶就把佛对弟子们所讲的许多论议,对于佛教理论中一些重大课题,加以解释和研究的很多论说,完全结集起来,这叫做论藏。上面所讲的,就是阿难、优婆离、摩诃迦叶三位大德长老,在毕钵罗窟所结集的三藏圣教,这都是佛灭度之后,第一次开始所结集的情况。

    (三)第二次和以后几次结集

    在佛涅槃一百十年之后,有一位耶舍长老就召集了七百位德学兼优的比丘。在毗舍离城一个僧团寺庙之中,对于佛教戒律上的许多有争议的论点,进行了一次评定。这就是对十事问题,究竟是否非法,进行评定。这是第二次的结集。

    根据南传佛教记载:佛逝世后二百三十五年,在印度阿育王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长老为首的,有一千比丘在波叱利弗城,会诵了三藏的教义。这是第三次结集。

    在佛涅槃四百年左右,以世友菩萨为首的五百比丘,在大月氏国,大家共同来造论,解释经律论。其中有一部就是《大毗婆沙论》。这是论藏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这是第四次结集。

    乃至在九十多年前。缅甸的明顿王邀集了许多比丘,校勘了一部巴厘文的三藏,今人称之为第六次结集。

    第二节  部派佛教的分裂

    (一)窟内、窟外结集和上座部、大众部

    一、窟内、窟外结集:在佛灭度后一百年里,把佛所说教义和弟子们所传承的教义,作为遗教,依教修行。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根据佛所制定戒律,一丝不苟地如律行持,严禁勿犯。一是有一小部份弟子,对于戒条细则方面,产生了不同看法,例如富楼那尊者和迦叶尊者,他们在讨论戒律时,对于僧人住宿地方、留藏食物的问题等戒条,产生了不同见解。一方面认为要坚定如法行持,丝毫不能变改。一方面认为因时、因事、因地可以融通随缘。同时在结集背诵三藏教法方面,迦叶尊者与五比丘之一的跋波尊者,也存在著不同意见。特别在戒律问题上面,意见分岐,无法统一。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就发生了窟内、窟外两处分别结集,会诵三藏圣教的大会。当时在印度的摩竭陀国、阿输迦王遵奉小乘佛教。因此全国教徒都要信崇小乘教法,这种情况持续了相当长久时间。印度佛教在这一阶段表面上可以说是和合一味,基本一致的大好时代。也正是小乘教义十分兴盛时代,实际上这就是含蓄了彼此见解不同的分裂因素。

    二、上座部与大众部:到了佛圆寂一百年以后至第一个四百年中间,从原始佛教逐渐就形成了部派分裂时代。由根本分裂又发展到枝末分裂,所以才有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部派。引起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在戒条方面发生了严重争执。印度西方的波利族比丘耶舍尊者等和印度东方毗舍离城的跋只族比丘等为了有关戒律十事,发生意见分岐。耶舍斥责跋只比丘十事非法,遭到跋只僧团许多比丘的反对。因此波利族耶舍尊者就到各地去邀请了七百位大德长老,在毗舍离城举行了第二次结集传颂大会,对这十件事,宣布为非法。所以波利族长老就叫做上座部;而上座部遵循的戒律是依据《十诵律》《四分律》它的内容就是细节繁多,保守不变。但是在当时却赞成这十事戒条是合法的,正确的规律。跋只族大德比丘,他们也在大规模地召集了一万比丘,在另外一个地方,进行集结传诵大会,就叫做大众部。而大众部所依据的戒律是《摩诃僧祇律》《梵网经》,它的内容就是精要简略,融通随缘。另一方面,根据北传佛教的《大毗婆沙论》和《异部宗轮论》等的记载。在佛灭度以后一百年左右,有一位大天比丘,非常聪明智慧,深得阿育王的崇敬。他创立了五条新的教义,叫做五事。在当地也受到佛教僧团许多长老比丘们的反对。这时凡是支持和同意大天比丘所创立五事的就是大众部。反对这五事的长老比丘们就是上座部。不仅如此,当时对于教义方面,也只是四阿含经,四谛、三法印、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理论。从此以后,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二派。就叫做根本的分裂。

    经过一个时期,大约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以后第一个四百年中。在各个僧团里面,由于他们所承受和传统的见解不同,所以又进一步加深了上座部与大众部二大派的分裂。

    (二)十八部派与二十部派

    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是从佛灭度以后一百年到二百年之间。印度佛教由二大部派逐渐地形成了十八部派。又从佛灭之后二百年到三百年之间又扩大到二十部派之多。部派的源流,简介如下。

    大众部分出之部派:

    一、一说部:《文殊问经》译为‘执一语言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鞞婆诃部’。依真谛的《部执异论疏》和慈恩的述记,此部是主张世出世法都无实体,唯有假名(说)的学派,故名为一说部。然则《文殊问经》的译者僧伽婆罗,注释执一语言部为‘所执僧祇(大众部)同故名一’。这种作为一般名词的看法,似与他那难陀的解释同。据西藏佛哈威耶所传,一说部得名的由来是:此派学僧视佛陀的教法必以‘一’之无上灵智方能了解的缘故。不管如何,此部确是主张诸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的学派,所以较之大众部的过未无体论,更接近了大乘法空的思想。

    二、说出世部:《文殊问经》译为‘出世间语言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庐迦尉多罗部’;秦译为‘出世间说部’;陈译为‘出世说部’。依真谛疏,此部是主张世间法唯假名无实体,而出世间法则是实有非假名的,故得名为说出世部。近世的学者有的主张此部原为鸡胤部的异名。

    三、是鸡胤部:其原名至今仍不大明确,也许是《文殊问经》音译的‘高拘梨柯部’,或《舍利弗问经》音译的‘拘拘罗部’秦译的‘窟居部’。至于陈译‘灰山住部’的原名,至今无法得知,仅能从真谛附录的音表:高俱梨柯部(亦作高俱胝柯部)中推测而已。此部唐译为‘鸡胤部’,述记称其‘憍矩尼(编者按:此尼字有待求证)部’。依南传和西藏传,此部的原名为‘高苦利伽’,关于得名的由来,据《文殊问经》夹注,高拘梨柯为律主的姓氏;述记亦以憍矩尼为婆罗门姓。真谛疏解释灰山住部为‘此部从处作名,山堪作灰故,此部住灰山故’。这即是从所在地得来的名称。现在印度的地名确有多处与此同名的地方,例如yamuna河畔,就是最著名的一个。据南传学派中有一热灰论的学派,主张一切无不是热灰。这在觉音注中,认为其代表者就是鸡胤部。果如此,此派即以宗义得名的了。总之,对于此部得名的由来共有三说:一从地名,二从宗义,三从主名。

    四、多闻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婆收娄多柯部’,陈译‘得多闻部’。秦译在叙分裂的一段,虽然缺漏,但于最后段名此部为‘多闻部’。关于此部的分出,共有三说:一从大众部,二从鸡胤部,三从有部,依述记此部得名,是约部主博学多闻而来。此部与根本分裂时的多闻部(四众随一)是否有关?那就不大明确了。据真谛疏,佛在世时有一名叫祠皮衣的阿罗汉,他坐禅于雪山,直到佛灭后二百年间始出世到了央崛多罗国。当时他看到大众部所弘传的三藏唯有浅义而无深义,因此诵出深义以利弘传。其时信其说的部众,另成一派,名为多闻部。传说,该词皮衣罗汉,就是奥义书最著名的哲人夜柔那落迦仙。这若是事实,那么多闻部就为夜柔那落迦仙的门徒结成的一派,而不仅弘传佛教,同时也弘传奥书了。总之,此部确由广学多闻得名,这与当时誉广学的部主为多闻圣者的习惯,并无不合。

    五、说假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钵蜡若帝婆耶那’,秦译为‘施设论’,陈译为‘分别说部’。关于此部的源流,有二说:一从大众部,二从鸡胤部。据清辩说,此部是主张苦从诸法假合而得名。依真谛疏,佛在世时著论分别解说的大迦旃延尊者,曾于佛灭后二百年间,到了摩诃陀国的大众部中,指出何为假名,何为真实,而分别批判法义。当时从他的一派叫做分别说部。真谛所说的大迦旃延论,也许是指现今的《施设足论》,但此论是有部七论中最著名的一部,因此可能这是真谛误把说假部和分别说部混同为一,钵蜡若帝为假说、施设的意思,故译为分别是极不当的。真谛的这一误译,致使后世的慈恩亦在《成唯识论述记》中误判分别论者为说假部了。按此二部,根本是毫不关联的学派。

    六、制多山部:《文殊问经》音译为‘只底柯部’。秦译为‘支提加部’,陈译为‘支底与世罗部’。《舍利弗问经》译为‘摩诃提婆部’的理由,也许是由部主取名而来。盖当时大天曾居于制多山(现今之基斯丹)河南岸,阿马拉瓦底东南地方,故称为制多山部。此部的源流,除清辩认为由鸡胤部分出之外,其余的传说,均认为是大众部的直接的分派。其分派的起因,就是那有名的大天五事的论诤。

    七、西山住部:秦译为‘佛婆罗部’,这恐怕是阿婆罗部之误。陈译对此部缺传,《述记》认为此部的居住地在制多山西故得此名。对此,玄奘在《西域记》卷十中说:‘城西据山有阿伐罗势罗,唐云西山僧伽罗。’若据此,西山确为西边的山之意。关于此部分派的因缘,《述记》指为:‘计五事虽同大众,因议此五,别诤余事故分部’;‘既与大天不和,因此别住’按此部和北山住部分裂的情形,诸传缺漏的多,这也许是起因于居住地偏僻,或分裂的时间较迟的缘故,不然就是把它概括于案达罗派所致。

    八、北山住部:秦译为郁多罗施罗部。《述记》认为此部居住于制多山北而得名。此部除《文殊问经》和《宗轮论》有记载之外,其余均失传。若把《舍利弗问经》所说的质多罗,视为郁多罗的误写,那么,就是指此部无疑了。

    上述的八部派是见于《宗轮论》中的大众部的末派,除此之外,大众部的末流,似另有东山住部、王山部、西王山部、义成部、质多罗部、末多利部等。

    上座部分出之部派:

    一、说一切有部:《文殊问经》译为‘一切语言部’,《舍利弗问经》和《十八部论》,音译为‘萨婆多部’。依真谛疏及清辩第一说,此部是主张一切法(三有为、三世与三无为)皆是实有故,名说一切有部。《文殊问经》的译者,对一切语言部的译名特夹注为:‘律主执三世有故,一切可借语言也。’此部一名‘说因部’,《十八部论》之‘因论’和《部执异论》所说的‘说因’,都是此部的译名。也许此部有较偏重论部的倾向,故每于论法时,必先究明因由,因此得名为说因部。有人认为此部与有部是毫无关系的。在诸传中,虽然也有认为此部早于根本分裂时存在,但这与史实并不相符,故不赘言。

    二、雪山部:陈译为‘雪山住部’,或‘上座弟子部’。依真谛疏说一切有部自上座部别立后,曾有多人不欲与上座部共处,因此逃到了雪山地方另成雪山部。据《述记》的记载,此部因圣贤少,宗义微弱宛若风雪的惨澹,故得此名。这当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解释,是毫不足取的。关于此部的源流,有人认为就是原先的上座部本身,但亦有人认为系大众部中的一派。也许此部与大众部同样,赞许大天五事故,而有此看法。《文殊问经》和秦译总计部派时,仍将上座和雪山分开为二部。

    三、犊子部:陈译为‘可住子弟子部’。依真谛疏,可住是仙人名,因部主的母亲,属此仙人的种族,故名为可住子。就是说,此部为仙人族的弟子所创立故,得名为可住子弟子部。对此,慈恩虽然认为‘此理难解’,但其看法仍不出此,还是把犊子(可住)视为婆罗门的通名。《文殊问经》的夹注亦同此。依真谛传,部主不知何许人,但《述记》以为是佛在世时的人,而且引证了《涅槃经》。《杂阿含经》卷二九(大二、二一二)中,有跋耆子尊者问佛陀述及不堪持二百五十戒,请准许唯依戒定慧三学记载。跋耆子尊者的这种精神,当然足够代表大众部于根本分裂时的跋耆族精神。虽然跋耆子尊者并非十事非法的倡导者,但他的这种勇气,确系继承族性的传统而来的。经十事非法的纠纷后,分出犊子部,而以此部主为佛在世时的跋耆子尊者(犊子尊者),我想乃无不当吧!清辩第一说,对部名的起因,似有牵强附会之嫌,至其分派的因缘则无明文记载了。依宗轮论所言,此部系说一切有部的分流。综观诸传,对此部的分派共有三种看法:一、从正量部出,二、从上座部出。三、早于根本分裂时出。

    四、法上部:《文殊问经》译为‘法胜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昙摩尉多利迦部’,秦译为‘达摩郁多梨部’,《三论玄义》作‘法尚部’。此部得名的由来,《文殊问经》的夹注、《述记》以及清辩第一说均同,统为由部主名而来。至于法上,究竟是何等人物,那就不得而知了。依秦译,经量部祖为郁多罗,依藏译即为法上。此部分出的因缘,真谛疏认为:在释《舍利弗阿毗昙论》时,由于见解不同而分出。当时分派的共有四部,即:本部和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不过,《宗轮论》和《部执异论》,并不认为如此,而说是由于解释《已解脱颂》的见解不同而分裂的。《宗轮论》所说的《已解脱颂》,在现今的《舍利弗毗昙》中无该文,或许这是另一异本。关于此部的源流,诸传均认为是犊子的分派。但也有认为系上座部的直接分派;如清辩第三说,即认此部出自大山部。嘉祥在《三论玄义》认法尚部系‘旧之昙无德部’,这大概是一种误传,盖昙无德部乃为法藏部的异译名故。

    五、贤胄部:《文殊问经》译为贤部,《舍利弗问经》和秦译为‘跋陀罗耶尼部’,陈译为‘贤乘部’。依《述记》,此部主是名叫贤之阿罗汉的后裔,故得名为贤部,此部的原名,若如陈译所传为‘跋陀罗耶与尼与’,即应译为‘贤胄部’,若系跋陀罗耶尼即应译为‘贤乘部’清辩第一说,认为跋陀罗耶尼的弟子叫做跋陀罗与尼与,若依此,部主应为跋陀罗耶尼无疑,则该译为‘贤’了。关于此部的分派因缘,已如上述。

    六、正量部:《文殊问经》译为‘一切所贵族’,《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沙摩帝部’。秦译的‘三弥底’,陈译的‘正量弟子部’,唐译的‘正量部’,大概都是根据同一原音————三弥底耶而来。至于秦译的异名————‘弥离’的原音则不明。据《文殊问经》译音的夹注:‘律主为通人所重故’,则此部名应是‘三摩帝’,而该义译为‘所贵部’。依清辩第一说,此部的部主叫做沙摩他。嘉祥的《三论玄义》对部名的由来,虽然和诸传的看法相同,亦以为得自部主的名字由来,但他却称此部为‘正量弟子部’,而称部主为‘大正量罗汉’。嘉祥的这种看法,也许依据真谛疏而来。真谛所译的‘正量’,为陈译所说的‘三眉底耶部’。慈恩的述记仍把部名叫做‘正量部’,但至其起因,看法就不同了。他认为‘正量’是誉此部知见正确,没有邪谬,因为此部所立的法义皆为正量。此部的源流,依清辩第一说,为上座部的分派。依他拉难陀有部传和比丘宇尔沙俱罗问论,即为根本分裂的四部之一————为正量部的分出,其他诸传均为犊子部分出。

    七、密林山部:《文殊问经》译为‘住山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沙那利迦部’,秦译为‘六城部’,陈译为‘密林住部’。《述记》解说得名的由来:‘近山林木,蓊郁繁密’,故以为部名。《文殊问经》的译者,夹注该山为‘律主所居处’,《三论玄义》亦同此看法。有关此部的源流,诸传均视为‘犊子部’所分出,唯有清辩第三说,认系大山部的支流,或正量部的一派。其分出因缘已如上述。

    八、化地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弥沙塞部’,秦译为‘弥沙部’,陈译为‘正地部’。依真谛疏说,有一名叫‘正地’的婆罗门,出家后得了罗汉果,他曾以韦陀论和毗伽罗论,补充到佛法中。‘正地’,是因为部主居俗时,为国师匡正了国境,故被誉为正地。彼于佛法中,仍以韦陀论匡正佛法的不足,故亦称正地。依慈恩的述记,部主居俗时,曾为国王化益庶民,出家后,从他的一派,便叫做化地部。慈恩虽责《文殊问经》把此部视为‘不可弃部’,但这怕是他的误会,因为《文殊问经》所指的并非化地部,而是Avantaka部。此部的源流。《宗轮论》以为出自有部,南传则认系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清辩第二说,即以为‘分别说部’所分出。

    九、法藏部:《文殊问经》及陈译,均称为‘法护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昙无屈多迦部’,秦译为‘昙无德部’。在诸传中所说的‘法密部’、‘达摩□多部’,即指此部。关于部名的起因,《文殊问经》的译者,夹注为:‘律主名也’。依真谛疏,部主法护(法藏)是目连的弟子,而于目连灭后主张五藏说(经、律、论、咒、菩萨),故别成一派。慈恩的述记和清辩第一说,均视部名系由部主得来,关于部主法藏的身世,学者间均推定为:‘阿育王时派至孟买传教的昙无德。这种推定与《文殊问经》所说的:目犍罗优婆提舍、昙无屈多迦(法藏)部,起苏婆利师(善岁)’相符故,谅足可采信吧!至于源流,有认为出自‘化地部’,有以为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更有认为出自分别说部或有部的。

    十、饮光部:《文殊问经》音译为‘迦叶比部’,《舍利弗问经》和秦译均为‘迦叶维部’,陈译为‘饮光弟子部’,尚有一名‘善岁部’。《舍利弗问经》的‘苏婆利师部’,秦译为‘优梨沙部’,即指此部。不过,《舍利弗问经》以为‘苏婆利师部’,与‘迦叶维部’不同。关于部名的由来,真谛疏解释为‘饮光为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金色,饮蔽余光,故呼彼饮光。’就是说,部主为彼之后裔,故名为饮光;部主少岁因其性贤有德,所以叫做‘善岁’。依慈恩的《述记》,饮光是佛弟子迦留陀夷的氏姓,彼幼年时皈佛出家受道故,名为善岁。《文殊问经》的看法,乃以迦叶比丘为律主名,唯有清辩第一说,认为‘善降法雨故,名为正法雨部’。如上节所说,若把苏婆利师(善岁)部主视同阿育王时的目犍连帝须,那么,上述的推定就无立足之地了。就是说,目犍连帝须与饮光之间,假定有师弟,或因有什么因缘,则其部名应为饮光一名了。《舍利弗问经》视此部主为目犍连帝须的理由即在此。不过,《舍利弗问经》到底是把苏婆利师(善岁)部和迦叶维部分开的,所以可能是一派二名的误传,或的确有二派的存在。关于此部的分派因缘,嘉祥在《三论玄义》中说,部主善岁为迦留陀夷子而‘撰集佛语,次第相对,破外道为一类,对治众生烦恼者复为一类,时人有信其说者,故别为一部也。’此部的源流,有人认为出自有部,有人认为是上座部直接的分派,更有人认系分别说部所分出。依《舍利弗问经》苏婆利师部,为萨婆多所分出,而迦叶维部,为他卑罗(上座)部所分出。

    十一、经量部:《文殊问经》音译为‘修妒路句部’,《舍利弗问经》音译为‘修多兰提那部’。秦译的‘修多罗论’,及陈译的‘说经部’,即指此部。此部一名说转部。依真谛疏,此部之得名,是‘唯有一经藏的缘故’。依慈恩的《述记》,此部是以经为正量。而不依律、论的一派,所以得名为正量部,《文殊问经》的夹注,亦同此意。此部的源流,诸传均为出自有部,唯有《舍利弗问经》指由上座部所分出,南传则认系说转部所分出。后世虽有以鸠摩罗多(童受)为部主之流,但这恐与事实不符;盖鸠摩罗多是与龙树、提婆同时代的人故。一般虽把经量部视同譬喻者,但据《婆沙论》卷三八(六二七、一九八下)的记载,譬喻者与经量部截然不同。他拉难陀第四十二章说:‘譬喻部为红衣部分裂的诸经部,十八部中不别列举’。

    十二、说转部:《舍利弗问经》译为‘僧伽兰提迦部’,秦译为‘僧伽兰多部’(又为相续部),陈译为‘说度部’《宗轮论》的三译均为‘经量部’。关于部名的起因,《宗轮论》说:‘诸蕴由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依真谛疏:‘此部明五阴,自此世度至后世,未得其道者,则五阴不灭,故名说度。’依慈恩的《述记》:‘此师说有种子,唯有种子现在相续,转至后世,故名说转。’这些说法,若以《舍利弗问经》(僧迦兰提迦————说转部和修多兰婆提那————经量部是别派)和南传(说转部与经部是别派)来说,就大有问题了,因为南传明指经量部出自说转部,同时清辩、他拉难陀的上座部传和大众部传,亦都只列一名(不是说转部,就是经量部)。如上述此部是主张五阴(或种子)流传相续的一派,当然要与有部别立了。依清辩第一说和他拉难陀第四十二章,说转部一名无上部。依清辩的看法,部名是起因于部主郁多罗而来,秦译亦有‘大师郁多罗’的记载,故说转部也许确由郁多罗论师分出。至于此部的源流,《舍利弗问经》和清辩第一说,认为出自上座部,南传认为出自饮光部,清辩第三说和他拉难陀正量部认为出自有部。上述的十二部派,是见于《宗轮论》中的上座部的分派。’

    如果依据十八个部派来说,大众部中除了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之外,只有六部派。上座部就有十二个部派。以上这些部派都是逐渐形成起来,这叫做枝末分裂。这就是部派分裂时期。到了佛灭度之后四百多年,健陀罗国有一位国王名叫迦腻色迦王在位时期,他对于小乘教法,更加信奉尊崇。因而使大乘佛教又受到严重的影响。到了道德高超的一位协尊者出现于世以后,为了大宏正法,纠正异说,他就召集了五百个罗汉,再一次来结集三藏教法。又編著一部《大毗婆沙论》,进一步来解释佛典。从这个时候开始,由小乘佛教就发展到大乘佛教的兴旺时代。

    第三节  龙树学派的兴盛

    (一)龙树的师承和著作

    在佛灭度之后的第二个四百年时代:也正是佛灭六百年中,有一位大乘菩萨出现于世,他的名字叫做马鸣。因为这位菩萨降生时刻,听到许多马在那里叫鸣,所以称为马鸣。他是协尊者衣钵真传的入室弟子。一生力弘大乘佛教,著有《大乘起信论》等许多论著。教化众生,到了佛灭度后七百年时期,又有一位龙树论师出世。

    龙树。约在西元一五○————二五○年代的人。他出生于南印度毗达婆国。先学外道,通达医方,隐身之术。后入佛教,学习小乘,再转大乘,精通当时一切经典,统一诸经思想,而确立了大乘佛教义学。龙树活动的地方,以大憍萨罗国为主,得沙达婆诃那王朝之皈依,晚年住于黑蜂山。他大成大乘佛学,故被尊仰为第二释迦。又他对于后来各宗派。给予很大影响,故被列为八宗之祖。

    龙树的著作很多,收藏于汉译及西藏译经而其真伪未定者亦有。现被认为龙树真撰之作,约有如下各种论颂:

    (1)《中论颂》:

    (2)《十二门论》(一卷)罗什译(无梵、藏本);

    (3)《七十空性论》(唯有西藏译);

    (4)《回诤论》(一卷)毗目智仙、瞿昙流支共译。(有梵、藏二译);

    (5)《六十颂如理论》(一卷)施护译(有西藏译);

    (6)《广破经、广破论》(唯有西藏译);

    (7)《大智度论》(百卷)罗什译(大品般若之释论)(无梵、藏译);

    (8)《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罗什译(十地经第一、第二地之释论)(无梵、藏本);

    (9)《大乘二十颂论》施护译(亦有西藏译);

    (10)《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一卷)失译。(无梵文本、而有西藏译);

    (11)《菩提资粮论颂》(六卷)‘自在作’之译、达磨笈多译;

    (12)《宝行王正论》(一卷)真谛译(有梵文‘尘鬘论’的一部分及西藏译的全部);

    (13)《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义净译。其他有异译二种,无梵文本而有西藏译。

    上列之中,(1)————(3)是一面破小乘而另一方面乃阐明龙树自己的根本立场的作品,(4)————(6)是破正理派为主的作品,(7)————(8)是大品、十地二经的释论,(9)是阐明三界唯心的短论,(10)是敦煌发现的小论(西藏译以此为龙树作),(11)————(13)是谈实际问题或佛教政治思想之作品。

    (二)龙树的思想提要

    (1)八不中道:龙树的八不中道,是以破八为破一切,而由破一切以显第一义。八不: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和不去。证此八不,即能明一切不,明一切不,即能达到毕竟空,达毕竟空就能知宛然有之中道,这是八不中道的功用。

    (2)事理二证:论证中道,有‘事’‘理’二证。事证是从现象实事来看,《中论》乃举出谷喻,以示八不中道的境界。本来,所谓‘生’,是曾‘无’而今‘新生’的意思,可是,离前谷种,即无今‘新生’之谷,故此谷种,从前已有,非今新生,是故不生。虽云不生,谷之存在,古往今来,永存不灭,是故不灭。又以前的谷,并不是现在的谷,后后非前前,故曰不常。虽说不常,谷之相续,年年不断,连绵相续,故云不断。又谷芽非谷花,谷花非谷芽,果实花芽各不相同,故云不一。虽说不一,离开谷种,即无芽茎花实,其中应有不异的性质。又谷之芽茎花果,系由谷自己所变现,非从外而来,故云不来。如从谷中,欲觅出芽茎花果,终于不可得,不出即不去。以上是八不的事证。

    再由‘理证’方面看,《中论》说有四不生偈,即:‘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是也。万法非自生,亦非‘他生’。‘自有’不得谓‘生’,‘生’者不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