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阐教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有此等执见也。

    善导施之是药。後人执之成病。

    辩云。支那僧大抵不学佛书。多见坐禅或头陀者。一念不生。诚为佛果。然至此一念不生之域。难矣。若诚至此域者。非是无想外道。

    判诚至一念不生者。非是无想外道。何其见之浅也。且不知无想定与灭尽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外道生无想天。自谓证大涅盘。不知报尽决定堕落也。

    辩云。名号之入众生心中。是为他力信也。得此信者。据宿善焉。宿善者恒值佛也。过去修习念佛也。阙此宿善。则不能得信。

    此言成就我宗。宿善是自力所作。尊意只许前生之自力。不许此生之自力。诚不解其何义也。

    辩云。观经之九品。系净土之化土。弥陀以方便之愿。成此九品之化土。以应九品自力之机。此机往生此化土。而後一转入一种真妙之报土也。

    经中实无此语。或贵国所传之本。与支那现行本不同欤。

    辩云。本宗释三辈菩提心有二门。一者以为圣道自力之菩提心。是可废也。第十八不许自力菩提心故也。二者以为他力之菩提心。第十八之三心是也。三辈之菩提心。即至心信乐所生也。

    四弘誓如锭子金。三心如叶子金。乃谆谆诲人曰。锭子金不可用。必须用叶子金。岂知锭子金与叶子金。体本无二。用亦无二也。

    辩云。本宗以第十八愿为真实愿。以十九愿为方便愿。十八愿不许诸行。是为真实。十九愿许诸行。是为方便。

    第十八愿既为真实。佛又何故要说第十九愿之方便。令人舍易而行难。既往生而更须转进。方入十八之真实也。若方便易而真实难。佛则令人从易进难。岂有从难进易以为方便乎。总之以立异为高。不立异不足以动人也。

    辩云。观经序正。开十九愿也。至流通而废诸行单属念佛。始与第十八同其归也。贵君之眼。未能彻其纸背。一片之婆心。促君反省。

    尊目力透纸背。所以能作反语。拙目不彻纸背。故只作正语。古人云。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彼此各坐一边病。若二边不着。则无病。

    辩云。十九愿许诸行。非弥陀本意也。

    既非本意。何得发此一愿。岂非违心之愿乎。此等判断。实属胆大。有识者决不敢出此语也。(谨按此条评本未录兹依手稾补入编者识)

    辩云。见真大师之开净土真宗。以法然上人为师。法然依善导立一宗。善导五部九卷并明观佛念佛。使初心不知其所归。法然探知其意之所在。笔之於文章。使天下万世知唯念佛之可依焉。

    此是不满善导之处。证知法然并非全宗善导。乃取善导之片言而文饰之耳。

    辩云。第十八愿之十念。诸师误为观念意念。善导楷定之为口称。法然依之。见真依之。

    小弥陀经专主持名。岂至二千年後。法然始指出哉。

    辩云。善导散善义。以别解别行。喻之羣贼。据其以诸行障往生之行也。

    经中以诸行资助往生。断无障往生之理。善导所说别解别行。退失往生之业者。喻之羣贼。若以菩提心及诸功德。喻之羣贼。则本疏中自语相违矣。

    尝忆十年前上海传教西人。引我至讲堂。有本国演教者大声宣言曰。基督教如杲日之光。儒释道等教。或如星月之光。或如流萤之光。杲日一出。诸光皆隐。君何不舍佛教而归我基督教乎。予笑而不答。知其不可与言也。孔子云。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尝见贵宗诸君子蔼然可亲。谓其可与言也。今阅辩答之辞。祗树自宗之门庭。不顾佛经之意旨。前此一番狼藉。岂非堕失言之过乎。

    评小粟栖念佛圆通

    原书云。源空上人。世以为大势至菩萨化身。故名此解以念佛圆通。

    势至自云我无选择。源空专主选择。势至念佛。都摄六根。源空专主口念。意根且不摄。遑及眼耳鼻身乎。以圆通目之。恐不称也。

    原书云。本宗以念佛为大乘无上之法。势不可降。乔入幽也。源空上人去天台入弘愿。是不守成法而能变者。

    阅至此处乃恍然曰。我过矣。我过矣。彼直欲驾佛经而上之。立义在三藏教典以外。而我方以遵崇佛语相期。岂不令人嗤笑哉。

    原书云。源空上人母秦氏。梦吞剃刀而有孕。

    梦吞剃刀。即是割断圣道之兆也。

    原书云。上人从黑谷移吉水。日称名六万徧。

    猛利念佛。亦恐涉於自力。

    原书云。摄政关白大政大臣兼实。乞上人作选择集。上人说法於月轮殿。其归。兼实拜之地。上人头现圆光。中有宝瓶。兼实惊喜。以知其势至之化。

    今而後方知释迦教外。别有势至之教。流传人间。深自愧其见闻之不广也。

    原书云。建久九年正月二日。水想观成矣。七日。瑠璃地现。二月。水想地想宝树宝池宫殿皆现。元久三年正月四日。弥陀观音势至现。余按非是入定而得之。称名念佛之力。自然感此好相也。

    余按下二十余字。恐其涉於杂修杂行。所以作此出脱之语。而称名念佛。仍不免自力也。

    原书云。建历二年正月。在大谷得疾。见佛菩萨化身。二十五日寂。紫云降焉。

    假如有佛现於空中。放光说法。倘不与修多罗合。亦不足信也。

    原书云。上人之阅一代时教。在以其所得之要路而自利利他耳。曰。真言止观三论法相之教。道幽理邃。利智聪明之者。可以行焉。方今暗於三密。而登徧照之位。乏於戒律。而居持律之职。是谓虚假。虚假非可以出离也。

    将来亲见势至。当问此事。若真势至化身。仍须切实辩论。过於此番之言百千万倍。请弥陀释迦并十方诸佛证明。

    原书引善导法事赞土云。弘事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念想佛佛知人。

    佛还念及专念想佛等语。可见善导以念字通於心口。贵宗判定属口称。亦不合善导意也。

    原书云。问。单曰十念。何以知其为口称哉。答。据善导观念法门。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往生礼赞。亦以十声称名。释乃至十念。十念之非心念意念者。皎如白日。

    称名本在念佛之内。若执定念佛必局於称名。则於经意不贯。

    此段愿文。须查考梵本。若原文仍属意业。即不得从善导改作口业。译师最为慎重。不许任意窜改也。

    若口称与心意无涉。则口称佛名。心念五欲。心口两歧。尚得入弥陀愿海乎。偏邪之见。至於此极。何足与辩。

    原书云。本宗以第十九愿为方便。以其取菩提心等行也。此十九之成就为三辈。三辈皆举菩提心。十九之菩提心自力。则三辈之菩提心亦自力也。开十九为观经。以十九为方便。则观经亦方便也。三辈九品。开合之异。三辈菩提心自力。则九品菩提心亦自力也。散善有二。一者三福。二者九品。此三福九品。亦开合之异。九品菩提心自力。则三福菩提心亦自力也。三福者。世戒行也。行福中有发菩提心。上下品有发无上道心。十九。三辈。三福。九品。一切属散善之行。非本愿之行。又云。自力菩提心有多种。末代凡夫岂得发此菩提心哉。弥陀因位舍之。据其难行也。

    谓观经之定散。大经之三辈。不顺佛愿。是谤释迦。谓弥陀因位舍菩提心。是谤弥陀。吾不知栖君是何等人也。

    弥陀因位舍之一语。不怕拔舌泥犂。何敢出此语。

    释迦教中实无此语。势至教中有之乎。吾不得而知也。

    弥陀因位舍之一语。不知栖君出於何心。鄙人返己自忖。假令刀锯在前。斧钺在後。以威力逼之。我亦情愿粉骨碎身。决不忍出此一言也。(谨按以上两条评本未录兹依手稾补入编者识)

    原书云。选择集废菩提心据善导。善导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选择集之废据此。

    善导实无废菩提心之语。真宗强指其废菩提心。借疏末一句用之。费尽无限心力。亦可哀也。

    原书引善导观经疏序分义曰。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忻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唯愿我身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性我以身业恭敬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赞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身而度。无一不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所不徧。行流无尽。彻穷後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提心也。

    此是善导所说。何得判其舍菩提心。

    原书云。如是菩提心。乱想凡夫岂能发得哉。

    此言辟善导。

    凡夫定是凡夫。摄归净土。如何化导。盖凡夫之本心。与诸佛无二无别。所以蒙佛接引。即脱轮回之苦也。

    原书云。十九愿自力菩提心。生乎化土。深自悔责。转入真土。故为横出。十八之信乐。顺次往生。证大涅盘。故为横超。

    此判大违经意。经文第十八愿。普摄羣机也。如法华之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者是也。第十九愿。别摄上品机也。今抑十九为化土。扬十八为直证涅盘。一切经内。皆无此义。

    原书云。均是观经也。天台以之为心观为宗。实相为体。善导以之为念佛观佛为宗。往生净土为体。本宗依善导。谁以善导为违教乎。

    以疏辅经。不以疏掩经。慎之慎之。

    原书云。此舍一字。所以开净土宗於圣道各宗之外也。以此一字。使天下万世知标准之所在也。

    暗藏灭法之机。

    原书云。圣道难行。不可行也。故断断乎舍之。

    既不能行。又何必言舍。

    原书云。安乐集曰。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乃至大集月藏经曰。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此等语句。均是活机。策励後学之言也。

    原书云。欲开一宗风动天下者。必须鲜明其旗帜。而令知其方鍼。

    不顾经意之所在。只图动人之观听。欲出新奇。其途甚多。支那境内。且有数十种而未已也。

    原书云。此土入圣为圣道。他土得证为净土。

    栖君实未尝知圣道净土同别之源。语语以此土入圣为圣道。他土得证为净土。所知尽於此矣。岂知圣道者。十方三世同行之道。娑婆极乐。均如是修证。佛说净土门。是防退之法。仗弥陀愿力。往生西方。永无退缘。必至成佛也。是以专修净土。即得圆成圣道门。若唱舍圣道。即是舍净土。盖净土由弥陀修圣道而成也。如来善巧方便。或说自身。或说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而以世俗情见。固执不解。欲入佛界。不亦难哉。

    原书云。居士曰。纵令一生造恶。经文中无此六字。解曰。余以居士为信道绰。今则以道绰为违道。余不知居士之意在何处。

    道绰於愿文内加此六字。开後人放肆之门。不可不辩。岂有刻其书而不检其过耶。即如南岳大乘止观引起信论之语。添一恶字。莲池已举其错。敝处刻藕益书甚多。亦时时论其错处。不能为之回护也。

    原书云。道绰以观经下下品释大经第十八愿也。大经十方众生之言。不知何等众生。道绰以为下下品之机。是道绰之为天下後世彰弥陀愿王之本意也。

    第十八愿末。明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道绰加六字於愿文之中。显违经意。遵经乎。遵道绰乎。

    原书云。善导曰。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心常念佛之语。与口常称佛。一耶二耶。

    原书云。居士以善导为比量。为依他。以集主为非量为徧计。居士以唯识视净土门乎。徧计空。依圆有。居士以集主之言为龟毛兔角乎。

    此中微细分别。心麤气暴者。何足以知之。

    净土若缺唯识。则弥陀佛法为有欠矣。

    集主翻对之语。全是凡夫情谓。妙觉位中。决无此理。非龟毛兔角而何。

    原书云。居士曰。佛以无缘大慈摄化众生。平等普徧。无亲疏之别。而言亲疏者。属众生边事。若佛因众生而有亲疏。则亦众生而已矣。乌得称为佛耶。解曰。居士单知有平等门。而不知有差别门也。无缘大悲。平等普徧。是为平等门。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以三心十念为往生之因。是为差别门。据此差别门。开净土之一门。弥陀偈经曰。发愿踰诸佛。誓二十四章。是弥陀本愿之所以超诸佛也。顺其本愿为亲行。不顺其本愿为疏行也。以水为能感。以月为所感。月岂不照外物哉。然非水则不能感月影也。亲疏之行。可以知矣。

    以三心十念之因为差别门。正属众生边事。下文水月喻恰成就我宗。如因众生而佛有亲疏。则佛应无边之机。应有无边亲疏之别。有心则不普。无心则不差。请细思之。观经云。光明徧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云。以无缘慈摄诸众生。此两句须善融会。若执定一边。则互相违矣。

    水清则月明。水浊则月暗。明暗在水而不在月。是以亲疏属众生边事。

    原书云。居士以十念为至浅之行。何其破法之甚。

    前引道绰释十方众生以为下下之机。则道绰亦破法矣。

    原书云。善导曰。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以此观之。序正之定散。非弥陀本愿。流通之持名。是为本愿也。

    诚如此言。则善导疏观经数万字。大可不必。即佛说三部经法。亦属虚设。单说第十八愿一条足矣。

    原书云。集主以大阿弥陀经之选择。释大经之摄取。是以异译释本经。谁敢非之。

    汉译吴译。皆用选择。魏译唐译。皆用摄取。因古之二译。字句未能妥洽。是以重复译之。俾成善本。若後译不能胜於前译。当时亦毋庸费此笔舌矣。细味摄取二字。义理深长。请以梵文证之。

    原书云。居士之所嫌。唯在选择二字。集主之开一宗。唯在取选择二字。取者与嫌者相反。不必望居士之随我也。唯祈居士舍弥陀所舍之行。取弥陀所取之行。而往生真实报土。

    弥陀所舍者。无明烦恼也。我亦舍之。弥陀所取者。菩提涅盘也。我亦取之。弥陀以三辈九品摄受众生。我亦愿往生焉。

    原书云。大经曰。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麤妙。既有善恶。须舍恶取其善。既有麤妙。须舍麤取其妙。五劫思惟。在舍其麤恶。而取其善妙。永劫修行之後。其精妙之物。集而成弥陀净土。是弥陀净土之所以超出诸佛净土也。

    法藏比丘见果知因。思惟修行。因圆果满。自然显现净妙国土。岂以精妙之物集而成土。如世俗造作之相耶。

    原书云。春蚕吐丝之譬。亦不外於风流人之假想也。八功德水。七宝树林。岂一色蚕丝之可拟者耶。

    春蚕喻以为不确。复以作文喻之。譬如聪慧之士。读尽古今书籍。欲作一篇大文章。必由自己胸中流出。绝不蹈袭陈言。方成妙文。若一一采自他书。纵将一切佳句采尽。祗成一片碎锦。岂得称为妙文。弥陀净土。亦复如是。

    原书云。集主之言般若者。信第一义也。是因行而非般若现时也。六度中般若波罗蜜是也。

    不现何得名般若。(谨按此句评本未录兹依手稾补入编者识)

    以六度中般若波罗蜜为浅。是全不知般若。亦并不知波罗蜜。非般若现前。不名六度。以其不到彼岸也。支那禅宗。专学般若。其造诣之深。岂门外汉所能知耶。

    原书云。此集菩提心者。因行也。非佛果也。

    无因如何得果。以菩提心之正因。方能契无上妙果。句义且不能通。何能论佛法。

    原书云。下下品不能念彼佛者之念。心念也。应称无量寿佛。口称也。具足十念之念。亦口称也。

    何不曰具足十称。而曰十念耶。盖猛利称名之时。心亦随之。以口摄心也。必欲扫除心念。是障往生之路矣。

    原书云。居士以着衣吃饭便利睡眠为杂行。佛者之口气。须禁此不祥语矣。

    宗门参禅者。每云除吃饭便利是杂用心。律中在着衣吃饭睡眠上。制戒数十条。何谓佛者不应说。岂不闻麤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乎。

    不祥之语。莫大於违经意。

    原书云。居士曰。五逆以下三行解说。若约忏罪猛钝。修证浅深。可以九品互通。此中说解第一义。发菩提心。通上下者。除非中途退堕。作诸恶逆。临终回心。如经文下品中说。解曰。居士已许修证浅深矣。解第一义。发菩提心。岂无浅深差别乎。

    发菩提心。解第一义。亦通上下之语。拙评已说明。除非中途退堕。方落下下。以其退菩提心。失第一义故也。十恶五逆亦通上上者。除非作实相忏。彻证罪性本空。方能超昇上上也。故此互通之义。皆须转机。转则失上而趣下。失下而趣上。若不失仍不互。当以经文为正也。台教後人说横说竖。说逆说顺。祗逞铺排之富丽。往往语中有病而不自知耳。

    杂评

    久知真宗之名而未知其实。自小粟栖君力辩之後。始知真宗之所以为真宗矣。彼此答覆。意在言外。

    观此番辩论之言。贵宗之骨髓见矣。

    佛经且任意废弃。何况凡位学者之言而不肆口诋诃。率意陈言。可谓不度德不量力也。

    我辈笃信他力。仍不废自力。诸经之公义也。公等单说他力。不许稍涉自力。黑谷之私见也。欲树一家之门庭。尽废千佛之正轨。吾不知其可也。

    君谓他力信。以为属他力。我谓信他力。仍从自力起。必欲强分自他。则自他亦假名而已。

    佛教众生。必以破我执为先。盖人我对待。则生佛悬隔。如空有云。水中不能见月也。

    经言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贵君之病。祗在处处执着也。

    贵宗不能合於经义。即此固执之病也。以凡夫情量。判如来圣教。远之远矣。

    将佛法妙用。作凡夫见解。十万亿佛刹。何时得到。

    不达佛教开合之妙。所以触途成滞也。

    观经有九品。大经有三辈。而说净土无九品。请於三经内指出明显之文。

    如是之教。不但娑婆世界有一无二。即十方世界。亦恐无有。何以故。不费功力。速得成佛。迥出思议之表。若在四十年以前闻之。我亦乐从也。

    睁开眼。放平心。将净土三经。挨次阅竟。必须前後文义相贯。知一经终始。绝无矛盾之说。自然不为成见所囿矣。

    贵宗所别於通途者。摘其大纲。一曰取一愿废诸愿。贵宗以第十八愿为宗本。判十九愿为非佛本意。则佛有违心之语。故取一愿令人专修可也。贬诸愿谓非佛意不可也。二曰专他力而尽废自己力。考经中佛说云云。平心论之。虽以他力为所信。仍以自力为能信也。三曰贬经中所说三辈九品之相为不足贵。而另立一往生之相。驾於九品之上。云往生即成佛。是修行者生品反低。而不修者生品反高也。四曰判圣道为此土成佛之教。夫圣道为十方三世成佛之教。极乐世界亦在其内。所胜者无退缘。常与诸上人同会一处耳。然在净土得忍以後。度生愿切者。必回入娑婆。或往他方世界行大悲利生。净土菩萨若阙大悲。弥陀亦应诃斥也。

    近年见贵宗贤士好学不倦。试一言之。冀有少年英俊突围而出。佛法不其昌明乎。往者选择集入手。偶一翻阅。置於架上。今因属刻。不得不阅。即进言之机也。非但黑谷之书。评其瑕疵。即道绰善导之书。亦有检点处。如安乐集下卷□□□□□□支那见之。皆以为不足训。而刻板已成。无可如何。善导观经疏以三福九品判作散善。夫三福乃修观之前方便。九品系所观之境。元照已辩其错。故不赘言。至於南岳思禅师大乘止观引起信论中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於善字下加一恶字。莲池屡指其错。大凡违经之语。有识不能默然。从古如是也。唐信行禅师。人皆称其菩萨应化。而所作之书大违经意。当时即禁止流传。

    佛由菩提心成。犹之饭由米成。今欲吃饭而不准用米。试问可得饭乎。今欲念佛而不准发菩提心。试问可见佛乎。佛者。究竟菩提也。舍菩提心。则无由得佛。犹之舍米。无由得饭也。此论如金刚。十方三世无能破坏。请细思之。

    黑谷语录释经道灭尽持留此经之文。举净影以後劝今之语。遂欲将万年来灯焰欲灭之象。提至今时用之。是释迦教本有万年住世。而黑谷直欲促而短之。是何意也。且净影之旨。重在劝人笃信净土。非欲尽废一切经教。而作万年後之行也。黑谷章末云。若有片言契合佛意。於菩提果得不退转等语。此公先将菩提因废尽。焉能得菩提果耶。又云。若於文理有所错谬。愿仰後贤校正。可惜六百年来无人校正。不知误却几许人矣。

    黑谷以菩提心及六度等。皆判为杂行。悉应废舍。诚如彼言。则不发菩提心者。是为正行。废布施则悭贪者为正行。废持戒则恣纵者为正行。由此推之。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者。皆为正行。颠倒说法。至於此极。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故知佛法非外人所能破也。众生违於法性。则乐着生死。悭贪恣纵瞋恚懈怠散乱愚痴。如来愍之。教令发菩提心。修六度行。逆生死流。顺涅盘道。求生净土。无非为此而已。必欲废之。不知求生净土为何事也。

    或曰。求生净土。必须发菩提心。修六度行。不亦难乎。答曰。无难也。凡信净土法门者。发愿自度度人。同证佛果。即是菩提心矣。专修念佛。见得世间财物无一可乐。不起悭贪想念。即与施度相应矣。专修念佛。逆境现前。不生瞋恚之心。即与忍度相应矣。专修念佛。心不散乱。即与禅度相应矣。专修念佛。不受世俗愚迷。即与智度相应矣。初行之。即是日用寻常。渐次增进。便成菩萨妙行。何必立意埽除。定将出世善法。歧而二之。不几作释教中之罪人哉。且此七法。惟布施一门。就名相言之。似有施作。其余六门皆无施作。不过就治习上立此名目耳。奈何判为杂行。谓念佛人必不可修耶。

    三辈九品所发菩提心。皆是四弘誓。即不知发此誓者。亦隐含三心。若必指无上菩提之心。是在十信满时。一发此心。即入圆住。便能现八相成道。上品上生者。见佛之时。即发此心。然凡夫发四弘誓。亦彻於究竟。必至究竟位。弘誓方满也。所以为因果交彻之心。三辈九品以外。别有一类。是修观者往生之相。十六观以第九为绝顶。可分为九品。然观成之人。胜於上品上生。以其现生受记也。後之七观。推而广之。以尽圣凡之际。

    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一语。须善会通。盖法藏比丘见果知因。其所修菩萨道。皆是庄严净土之因。若舍圣道。何得有净土耶。

    此中是非。当在弥陀会下证明。然恐往生後亦不得见面。盖我辈所生。是经中已说之土。三辈九品种种庄严。即同居而谈实报寂光之土也。公等所生。是经中未说之土。贵论所谓一种真妙。往即成佛之土也。

    圆融不妨差别。差别不妨圆融是也。小粟栖君祗许差别。不许圆融。所以差别与圆融相妨矣。

    圆融妙理。皆以果法目之。此台教後人之语。贤首尝云果位不可说。所可说者皆因妨耳。盖诸佛妙用。即在凡夫日用中。儒书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弟於佛法。最为慎重。与人接纳。不轻谈论。虽有新学问道。亦不收作门徒。南条北方诸君。往返二十年。未尝讲论佛法。兹因机缘触发。不惜一番话堕。引出无限是非。然愈辩而愈明。彼此均有利益。幸承详细开示。得见贵宗之底蕴。自此次答复後。决不再参末议矣。除非好学之士夙根发现。负笈前来。虚心请益。仍当善言开导。拚取双眉拖地也。

    阐教编终

    三归优婆塞显湛为 父敬刻愿仗此胜因心契菩提身获安隐

    癸亥仲秋月北京西城卧佛寺佛经流通处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