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说《周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能用刚阳之道也。王居中而又以柔而应刚,为得中道,其才如此,所以能元亨也。”[57]

    郑康成曰:“鼎,象也。卦有木火之用,互体乾兑,(兑乾)乾为金,兑为泽,泽钟金而含水,爨以木火,鼎烹熟物之象,鼎烹熟以养人,犹圣君兴仁义之道以教天下也。故谓之鼎矣。”[58]

    革卦:中国时间生命之象

    “革(上兑下离):已日乃孚(过了些日子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申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创造性之时间)。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朱子《本义》曰:“四时之变,革之大者。”)

    案:虞翻曰:“历象,谓日月星辰也……天地革而四时成,故君子以治历明时也。”崔氏憬[59]曰:“火就燥,泽资湿,二物不相得,终宜易之,故曰:泽中有火,革也。”苏嵩评曰:“四时之革,莫若于金火之交,此卦离(夏)南兑(秋)西,故传发明时之义,又历法顺天求合,久则必差,差则必革,此数理之自然,圣人作易,早知之矣。”丁寿昌案:“互乾为天,离为目,为明,君子仰以观于天文,所以治历明时也。”

    《杂卦传》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生生之谓易也。革与鼎,生命时空之谓象也。

    “革”有观于四时之变革,以治历时!“鼎”有观于空间鼎象之“正位”以凝命。[60]

    既济 革 鼎 未济

    革卦与既济合观。九四打破既济之僵局,革故生新,生命乃能创造。故《象》曰:“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传》曰:“改命之吉,信志也。”王注曰:“……九四处上卦之下,故能变也。无应,悔也。与水火相比,能变者也,是以悔亡,处水火之际(既济《象传》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居会变之始,能不固吝,不疑于下,信志改命,不失时愿,是以吉也。有孚则见信矣,见信以改命,则物安而无违,故曰:‘悔亡,有孚改命,吉’也。处上体之下,始宣命也。”信志者,“信志而行。”[61]

    程传曰:“九四,革之盛也。阳刚,革之才也。离下体而进上体,革之时也。居水火之际,革之势也。得近君之位,革之任也。以上无应,革之志也。以九居四,刚柔相际,革之用也。四既具此,可谓当革之时也。”

    革卦:以九四入据既济之六四,则成革命。

    鼎卦:以九三入据未济之六三,则成鼎新。

    未济鼎虞翻曰:“(君子以正位凝命)君子谓也。鼎五爻失正,独得位,故以正位。”故“鼎”为“未济”六爻失正之开始,以入于正位。既济之萌芽。“革”为“既济”之开始变动。穷则变,变则通也。

    (坎下离上)未济,为完全不正之象。不安不定,动乱不已(未济,君子以辨位居方)。

    (离下坎上)既济,为完全中正之象(初吉终乱),既安且定,凝固不动。“无易则乾坤几乎息矣。”

    (离下兑上)革,打破既济平衡之僵局。推陈出新,日进无已,自强不息。

    (巽下离上)鼎,于未济全部失正之中,独持其正,拨乱世反之正。定鼎制法以完成革命。革卦颠倒则鼎!“未济”颠倒即是“既济”。但易以未济终焉!永远在不正之中求正也![62]

    易之卦象:指示“人生”的“范型”

    易之卦象,则欲指示“人生”(示吉凶。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立。)在世界中之地位,状态及行动之规律、趋向。此其“范型”为适合于人生之行动的。而笛卡儿则为物质之运动立范型。[63]太史公曰:“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此即易象图卦所欲表显者也。

    几何,解析几何,皆循理以构形,依数以定量,皆为依他而立,永在关系中之形相,而“象”,则由中和之生命,直感直观之力,透入其核心(中),而体会其“完形的,和谐的机构”(和)。为柏拉图式的观念,超时空因果之机械的限制,而乃为直接欣赏体味(赏其意味)之意象。[64]子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由序秩数理中聆出其内在的节奏和谐,音乐,即能“知味”,即能“以情絜情。”以情体其意味。此时当暂时摆脱“饮食”之实用目的,实际关系,而以解放活跃之情绪抚摩体贴之,而意味出矣,音乐生矣,生命适悦矣!

    依“知味”以建立教育“成人”之完形。即希腊之Paide-ria。[65]故“中和序秩理数”之境,上升以“成人”之完形,孟子所谓“践形”。向下以制器,即“利用原生”之科学及物质文明。《礼》曰:“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践形,完形,而复得称为成人。

    象=是自足的,完形,无待的,超关系的。象征,代表着一个完备的全体!

    数=是依一秩序而确定的,在一序列中占一地点,而受其决定。故“象”能为万物生成中永恒之超绝“范型”,而“数”表示万化流转中之永恒秩序。易,日月也,象如日月,使万物睹!亚里斯多德之“形式”。“象”为建树标准(范型)之力量(天则),为万物创造之原型(道),亦如指示人们认识它之原理及动力。故“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66]

    象与理数,皆为先验的,象为情绪中之先验的。理数为纯理中的。“象”由仰观天象,反身而诚以得之生命范型。如音乐家静聆其胸中之乐奏。

    康德在他的《纯理性批判》(第二部《超越的方法论》Tran-scendentale Methodenlehre中)视数学之体质在“构形”。彼引例证:一三角中角度非由概念定义之分析而获得,乃借构三角形之助以观得。[67]

    Weyl《数学底哲学》中说:“那位主人,他的隐语在德尔斐的,他不显示,也不隐藏,他在符号里面告示着。”艺术非纯模仿自然,乃窥得自然各现象之自在的“完形底趋向”,而实现之于“象”中,完成自然之动向。“象”是法象,是“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是天则,懿德之完满底实现意境。

    象之构成原理,是生生条理。数之构成是概念之分析与肯定,是物形之永恒秩序底分析与确定。

    现象者在不完全的,零碎的现象中,观见其象之Masse,其完全的尺度(意象),其“中”与“和”,其“正”之境地。如观卦者于各卦象中具见实现中正之道,以“既济”为“正”,为最完满之象,最后之归趋。改过趋正。[68]

    人类一切概念皆当取自直观之经验与料。但此经验与料中之关系概念,序秩,理数,则本身非具体与料,而为范畴Principi-en, um das Konkretum ju bertimmen,为全体经验界之形式方面(条件),其Masse[69]与Order[70],其无所不贯之规矩![71]

    理性为自然之立法者。吾人构此理网罩于自然之形色境上,俾得以精神把握之。序秩理数把握现象界,中和之音乐直探其意味情趣与价值![72]

    了解世界底基本结构,序秩理数,为宇宙论,范畴论。

    了解世界底意趣(意味)价值为本体论,价值论。[73]

    革卦,鼎卦。

    量:充类至尽(内含度、数之境)皆属于形上学。

    规矩,方圆之至也!可以之量度矣!最高尺度!

    Masse量:最高尺度标准、容量、平衡。“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

    尺度,标准,度,量,衡之一。[74]

    Protagoras[75]曰:“人为万物之量。”(尺度)

    尼采曰:“哲学是万物之量,度,衡之立法者。”

    太史公曰:“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

    放之四海而皆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